01、为什么东郊的地名都以“王”命名?

如果有心的朋友,不妨驾车从南三环过东三环,最后进绕城,最后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有很多立交桥都以“王”字命名,比如说穆将王、香王、谢王等。我们今天来陆续给大家解读一下这个很有意思的地名现象。

西安有什么值得看的演出(盘点你不知道的)(1)

香王立交

从地理位置来看,香王立交连接了福银高速与绕城高速。谢王立交连接京昆高速与绕城高速、东三环、北三环、港务大道等,从西安出城往东去,必须路过谢王立交;穆将王立交连接东三环与咸宁东路,属于三环重要的枢纽。

那么,为什么东郊有如此多以“王”结尾的路名呢?我起初以为是此地有众多王侯将相的原因,后来看到有个较为靠谱的解释说,这是因为西安东郊姓“王”得比较多而已。

比如说香王,相传唐永昌年间,这里的村民以制香为生,而且姓王,所以就叫香王了。

还有著名的西安城中村田王,明朝时,这里来了姓王的七兄弟,后来又来了姓田的,两边相处得很和谐,最后世代繁衍,后人融合组成了一个村子,叫田王村。

西安有什么值得看的演出(盘点你不知道的)(2)

田王

而关于穆将王的传说,则更有意思。据说这村子以前有个姓王的木匠,一家人在此居住,“木匠”慢慢雅化成了“穆将”,就此称为“穆将王”;还有一个说法来源于杨家女将穆桂英,她曾经在这里打过胜仗,在凯旋途中心情大悦,于是就把木匠王改成了穆将王。总之,不管“穆将“怎么来的,后面这个“王”主要是因为这里很多人姓王。

西安有什么值得看的演出(盘点你不知道的)(3)

穆将王立交

东郊席王,据说在古代的时候,有个叫王福的人在这里安家,一代代生息繁衍,这里又靠近灞河,有很多芦苇,当地人就就用来编席,并以此为业,形成了时代传承的产业链,最后这个村子就被称为席王村了。

除此之外,西安东郊因为和姓王有关地名还有很多,如贵王、许王、麦王、小王等等。但是关于谢王的来历,我们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解释,大概率可能与那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关吧!

02、除了韦曲和杜曲,西安还有多少个“曲”?

在通俗的解释里,“曲”指的是百姓生活聚集地,类似于“庄”“里”,起初由于街巷大都弯曲狭窄,比不上城中街市的宽畅方正,所以谓之“曲”,曲原本是平民居住地,后来由于诸多王公贵族及其后嗣居此,才逐渐显出贵族气,而到了现在,更已是寻常百姓家了。

在西安的地名中,有关“曲”的称号,最耳熟能详的就是韦曲,长安当地人可能还熟悉杜曲、王曲。实际上古长安有“五曲”之说。

西安有什么值得看的演出(盘点你不知道的)(4)

长安韦曲老街

韦曲、杜曲历史久远,皆盛于唐代,分别是贵族韦氏、杜氏世居之地,故而得名。而王曲是汉唐以来著名的帝王游猎苑,因曲水环绕,宋称之为“王渠”,清设“王曲镇”,后演化为“王曲”。

“章曲”在今长安区大兆街道办,唐朝既有此地,原为唐朝权宦鱼朝恩的庄园,后舍宅为寺,名曰“章敬寺”,后来随着历史的流转,章曲逐渐得名。

有关长安的另外两个曲,一说是指宣曲,主要位置在沣河西岸、马王镇客省庄村北一带,东边是昆明池遗址,也就是现在的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地块。

西安有什么值得看的演出(盘点你不知道的)(5)

西安曲江夜景

另外还有一说指的是曲江,曲江自古就是文人达官消遣之所,因此绝对够得上“曲”的名号。但又有学者认为,“曲江”是池,说到底是散心地,没有百姓聚集生活的意思,因此不符合民间刚开始对“曲”的定义!

总之,不管是“王”“兆”“爻”还是“曲”,通过西安的地名文化,足可以管窥这座千年古都的神奇魅力,值得我们去细细探究和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