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帮义文

足够地用什么填空(完成了填空)(1)

今天是比较忙碌的一天,早上开了3场会,吃中午饭已经是1点多,想着吃完午饭在办公室休息一会,毕竟这是我多年的习惯,可能是习惯在晚上熬夜写点狗屁不是文章。

正想扑在办公桌上睡午觉,突然电话响了起来,一看是领导打来的,不敢怠慢,一个重要的任务安排下来,下午4点必须完成一篇2000字网评文章。说实话,我写过各种题材的文章,但网评这类型的文章我很少写,因为,这要查阅很多政策性的资料,还要有独特的见解,毕竟这是政策性很强的评论。

我本来可以交给年轻人写,但又怕年轻人把握不住关键点。就赶鸭子上架吧,打开电脑,查阅相关资料后开始拟定题目,都说好的标题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可写了好多个标题都觉得没有新意,删除键不知道按了多少回,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好的词语,眼看马上要到上班的时候,这让我更加着急,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也有了“书到读时方恨少”的悲鸣。我的习惯就是写东西时怕被别人打扰,就算有昆虫在窗外鸣叫,都会打断我的思路。很想放弃不写,但这是行政命令,你没有懒惰的理由。喝上几口茶,使劲掐了几下昏沉沉的头皮,清醒中一个典故从我的脑海里闪过,我连忙把他写出来,就用这个标题。

有了标题,我摆出轮点,开始用很平凡的小时作为论句,想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完成,按思路防控地敲打着键盘,不到1小时完成,可在修改中总不满意,可能是大家上班的缘故,我的思绪被打乱,如果是不急的稿子我在晚上安静地修改后,可能会让我满意,但没办法这要规定时间内完成,我边读边修改,这样重复了不知多少遍,还是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无奈只好停下来,按我的想法我给同事看看,让她帮忙修改,因为同事是学中文专业的,可同事说她没写过评论,尤其是政策性比较强的评论,我鼓励她,年轻人就不要怕,大胆地修改,可能是被逼,同事从开始只敢改标点符号到放开手脚,知识储备很好,她改了三四遍,我看后很满意,让她署名,她说自己只是修改修改,署名就不用,我亲自把她的名字署了上去,看看时间刚好4点,还没等上传,催促的电话再次响起,我以网速慢为借口快速点了发送键。写文章最怕退回来重新写,我的心提到了嗓门,结果回复说收到没修改意见,我这才轻松下来。

本想交稿后可以舒心地和同事们吹吹鸡毛蒜皮的壳子,话题才刚刚开始,领导的秘书又来电话,我想不会再要我写什么吧,真的怕什么来什么,让我必须在6点前完成一个讲话稿,这么重的任务,领导讲话稿,我写过,但那次经历让我对写这类材料有点心悸,原因是没有对领导的胃口,一个材料让我写了两天才勉强通过。

今天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办。我搜遍百度,还是没有想找到想要的内容,过去我的强项是写新闻,只要拿到讲话稿,再难写都能轻松搞定,现在换了新岗位一切都要从头学起。还好这些年通过审稿我结识了政府系统很多秘书,他们个个是高手,拨通要好在政府专门写材料朋友电话请教,朋友先是嘲笑我说“大记者也会被难倒的时候”我说别取笑我了,真的没办法才求你。他让我找电脑里过去领导讲话稿,那些客套话不要删,按这次会议精神填空,我豁然开朗,连忙道谢。

我不断地填空,终于在5点40分完成,交给秘书,秘书看了看,只修改了几处提法,就算通过。我爱写文章,写的都很随意,但写公文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那必须是按要求规规矩矩地写,它有固定的模板,把握政策的精髓,你才能按要求完成。虽说今天有点忙,但我学到很多,我现在才真正理解“隔行如隔山”这句话真含义。一切从零开始,认真虚心地学习。填空,让我填补了自己的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