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番红请允许我先长长地呼出一口气,顺一顺~,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法考a证和c证?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法考a证和c证(法本时隔三年在职二战)

法考a证和c证

作者:番红

请允许我先长长地呼出一口气,顺一顺~

真的算是就业后第一次真正的将自己从纷繁复杂的工作和生活中成功地抽离出来了一次~

我是法本(2018年毕业),在职(上班时间工作密度很大,只能利用每天下班和节假日休息时间,也加了不少班),第二次考,客观181(卷一93、卷二88) ,主观132(A组,选做题选的行政法)。

第一次考是2017年参加的司考,当时在校只拿到C证,那时大三大四了,课也基本上没有了,宿舍、图书馆、食堂三点一线,比这次投入时间多,精力多。

大三第一学期寒假结束我是宿舍第一个返校的,那时就直接开始调整好作息备战司考了。可以说早出晚归、披星戴月,非常努力了。但是,方向不对,走得再远也没有用。这中间间隔了三年,期间真的一个字都没有看,然后年年报名客观题裸考,成绩没记错的话大概是:169、162、160,每一次考完都觉得如果自己复习了,绝对能过!现在想来也不见得,毕竟每一次考试都是“玄学”。

有的时候真的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同时也发现之前所学知识真的是一直在从自己的大脑中溜走。感觉岁月不饶人啊!不能继续耗下去了!再不捡起来,真的是啥也不知道了。再者说了,修了改了很多……

从同事那里了解到私人定制客观题复习计划相关情况,她是2020年拿到了A证。所以我果断报名了,2000 嘛,只要过了,绝对值了,市面上多的是大几万的各种班儿。

我买的是资料全包的,可以选不含教材的,自己买对应老师的教材。主客观11个月下来,我认为这个私人定制的特点是资料齐全,学习计划细化到天,群组学习,有监督(交流、鼓励)群,有老师答疑。尤其是到考前(主客观都是)那段时间的备考素材收集的很全~

先说说老师选择这块儿吧。2017年第一次考我直接买的瑞达学习包(大概899RMB吧),所以老师之前就跟过刑法刘凤科、民法钟秀勇、刑诉杨雄、民诉韩心怡、行政法徐金桂、三国杨帆、法理宋光明、商经李晗。老师其实讲的都不错的,是我自己在复习计划和进度上缺乏合理安排的能力。

私人定制班班主任每科会给两个老师以上,供学员选择。根据我这一次的经验,我推荐我认为好的几位老师,其他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进行选择:

刑法柏浪涛,话说我客观181真的是他的考前三页纸救得一点儿也不夸张,咱就说牛奶投毒那道题,就题干变化了一点儿,个别选项换了,是不是几乎原题上。当然并不是因为柏神押题准,因为我确实跟了他的精讲音频,讲得很好。

民法跟的孟献贵,之前也关注了微博,有一段时间每天跟着微博做每日一题。这个老师也可以跟。

刑诉左宁,这个大舅跟着就很安全,就听课给人一种安全感。

民诉这次听了戴鹏的,也可以跟。

三国杨帆没有错。

行政法李佳,讲得也是干脆利落。有幸在佳佳老师的直播课堂中进行提问并得到老师回答与鼓励~

商经后期听过郄鹏恩,但是又听了李晗的考前聚焦,觉得也不错。李晗讲得快,郄鹏恩语调柔和,大家根据自己喜好选择。

综上所述,但是无论跟谁,只要跟住,别跟丢了,不要掉队,都是妥妥的。

总结一下2017只拿到C证的主要原因:没有进行同步刷题训练,卷四几乎没有练过。真是我活该,能拿到C证估计都是老天看我学的太傻了可怜我的。

再说下客观题备考吧。从客观题成绩出后一次班主任推过来的推文中我看到了自己收到第一批资料时(2021年1月3日)写的评价,其实当时是给自己立的flag,还用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鼓励自己!(短短三行字,还有错别字……)才记起来自己是元旦前后收到书开始的。现在回头看一下,还真是感慨万千……

我记得我那一批客观计划是一月份左右开始,当然前面还有几批学员。第一轮安排是先学习上一年精讲,配套同步进行的有现成的整理好的笔记和每一章节的真题练习。每周班主任都会单独发学习计划表,明细到天的那种。

第二轮是当年精讲。最后是刷题背诵冲刺。我客观备考总体上说是没有完全跟上计划。我是从年初开始民法,后面断断续续各科均过了一遍,有些(还是在职要背锅呀)日子是十二点睡五点半起。

所以,延期那段时间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尽可能抓住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中午快快吃完饭,回会议室学到一点半休息20分钟左右、晚上回家吃完饭稍微休息一下就开始,每天任务完成不了不睡,反正每天十二点以后。

那段时间真的很困,每天早晨是计划五点半起来多学一阵的,但是真的是起不来,就每天六点半大概起床,最多学一小时就得收拾收拾去上班了。有时候就随便带点吃的,到了单位还有时间就去会议室再看一阵。最后也是殊死一搏,猛攻了一段时间,到了最后一周是集中时间每科选择一位老师听考前聚焦的课,因为时间紧张,大多都是2倍速。所有科目考前聚力均听了,个别科目对考前几页纸进行了记忆。

当时考完客观还挺绝望的,发了条微博:

确实如一些考友所说,整个考场带来了心理和生理的极度不适。但是,我认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是没有错的!不确定的点确实是知识遗漏点或模糊点,只不过卷二科目侧重点调整幅度挺大的。我相信一遍两遍听课,经过题目系统训练的伙伴180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我确实有点儿问题。

反正努力过不遗憾,稍事休整,还得继续努力生活。

客观擦边球实属幸运,感谢眷顾。真的万分感激被捞!客观我的知识掌握并不是很扎实,感谢自己最后没有放弃。自己当时觉得属于抱有一丝希望但很可能不过,但是181!!!五味杂陈,虽然种种原因没有完全跟上(一定要自律,坚持跟!),没做到两三轮。但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是没有错的!我相信跟着学习计划走,一遍两遍听课,经过题目系统训练的伙伴180绝对没有问题。

因为我客观复习知识点掌握并不扎实,所以主观备考心情相当复杂。个人态度上是比较主动积极的,几乎投入了所有休息时间。成绩出到考试20来天的时间,首先是花了半天时间搞清楚老师给的总体规划,然后下定决心,无论如何,每天任务必须完成,不管几点结束。

主观我A组,没听课!!!每天早晚背诵(后面只做到了坚持早晨背诵巩固,但是做题任务必须完成),两天完成一套题计时做和对答案,全部机做,杜绝手写,毕竟机考也是对电脑答题能力的一种考察,当然可以报纸质考试,我选的机考。

前面做了几套模拟题,后面从2010年真题开始按时间往后在竹马系统上做。这样有一个好处是可以看到自己的做题记录,交卷后也有解析,可以可以对着纠错。

刚开始挺难的,因为基础不扎实直接就得做题,速度慢而且感觉自己在造法。但是就是得硬着头皮来,练习答题模式和方法,养成一敲键盘就是法言法语的好习惯,然后第二天一道道对着纠正。

考后经常翻微博法考超话(焦虑呀),看到B组同学考完,一度存在互撕的局面,我还劝了劝:大家都不容易,盆友们我们A组也是战战兢兢,你们B组也很煎熬,还有个C组……这个锅得新冠肺炎疫情背→_→总归,但是咱们,希望咱们都能108

没成想,真的坚持出了“胜利”~

132!!!真的是让人脸红心跳~

嗨,其实就在出成绩前一天晚上我已经练习好了第二天没过,有人问起来出成绩没,就回答:明年继续!

说起来也是个“玄学”!法治理论背诵的资料挺多也挺全的,就老师给的至少做到了过两遍,不能保证完全记住。后面根据自己前前后后看的资料和做真题、模拟题的情况,我自己认为十一个坚持必考,即便是不单独考,但是无论考什么,套进去答都能用得上。

还记得考完和同事聊天儿,她说考前我和她讲,法治理论把十一个坚持背会,再结合着写就阔以了。主要当时复习到那个程度,我认为法治理论出啥题都是换汤不换药,怎么滴都逃不出这个。哈哈哈,我可针不戳,可以说是我这个敏锐度一级高呀~

所以,我十一个坚持后面几天每天都要巩固下记忆。得,一上考场就被给整懵了,粗暴到直接上十一个坚持的那种。肯定还是要结合写一写。就可能这道题也挺拉分的。

关于检索法条想特别强调一下。主观题备考要学习一下如何检索,竹马系统免费的,练几题,大概就了解了。我是真的没有背过任何法条,就左宁左大舅那个法条检索课我也是没听过,但是我把他那个108 的图打印出来了,就贴在自己面前天天看两眼~

关于选做题,我选的行政法那道题,当时也是瞄了一眼商经的。本身我商经就弱一些,而且行政这题也没有像大家考后微博讨论的难度那么大。当然,在备考过程中,一直都是在练得 ,没有放弃过任何一门。所以这块儿建议还是要全面备考,考场上挑自己强项做。同时,要先大致把题目都看看,我们的目的是108 ,哪个能拿分多就选做哪个。

说在后面,这次只不过是终于把自己三年前就该做的事到现在才做好,给自己一个交代,给这一年来11个月的努力和坚持一个交代,同时也是对家人的辛苦付出的一种反馈。

就像一位大哥所说:“确实不容易,坚持就是胜利,回报是我们一步一步一直前行的新动力。”过了法考又能怎样,但是可以给自己一点信心,终于放下这个包袱,背起其他行囊,继续前进!

为什么说是包袱,因为我们一部分法学人不愿直接撇下自己的专业,作为“法学人”的“初心”依旧。记得同一天看到一位校友的朋友圈文案是这样的:“知道我这五年是怎么过来的吗!?五年了,年年都要买书,年年都要复习,终于我再也不用考法考了。”

我们都是从“司考”考到了“法考”的人,终于,我也不用再考了。

最后,祝愿诸位都能心想事成,健康顺遂~

也希望新冠肺炎疫情早日结束,我们都可以尽早完全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星光终不负赶路人~

不在今天,就在明天!

不在今年,就在明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