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原材料疯涨,让采购的进货价格不涨的方法,有吗?

B:非常好的问题!

C:关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搞清楚采购部门在公司的定位:1、保证供应;2、控制采购成本,这两个主要目的有先后顺序,要保证1的前提下完成2。

A:培训机构那些所谓的方法论,其实解决不了实质问题,倒是可以帮助采购规避自身风险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嘿嘿

A:采购控制成本,无外乎对外控制价格,对内控制需求。

C:还可以提高效率!

A:这谁都知道。

市场价格普涨的情况下,对外的价格基本无法控制(短期价格不变有可能),谁也不会赔钱做买卖;对内一是控制需求量,二是降低产品要求,这个需要老板和品质还有生产共同协调才行。

内控的减少的成本,一般不会算在采购的业绩上。

C:这就要发挥你的表达能力了,你不表达没人觉得这事和采购有关。

A:要看老板,而且要看别的部门配不配合了,明明可以降维替代,非说影响品质,不然替代。

B:这位C朋友,您说的是成本降低的方法,是全供应链,但是朋友A的问题是采购的进货价格不涨的方法,您的回答不准确啊。

D:对于市场原材料普涨,采购要求供应商不涨价,这个要求本身是否合理呢?我觉得与其讨论一个违背市场规律的问题,不如讨论一下如何在市场规律下做到利益最大化。

A:肯定是不合理的。但是老板、总经理,还有财务要求不涨价,说这到了采购体现能力和价值的时刻了。

C:提出降本建议,比如质量标准适当调低,当然你这个建议要站得住脚。

A:肯定站得住脚,但是采购只有建议权,决定权在品质和生产手上。

D:原材料涨价,采购价格不涨,那就要付出其他代价了,比方说账期、付款方式、品质、长期合同等等。

E:这个问题,如果之前的合作模式采购价格是合理的,则这个问题就接近于做梦了。

B:原材料涨价导致的供应商提价,是最近最火的问题,常规答案是分析价格构成,看看其他项有没有降低空间。

A:供应商的账期,也是他给上级供应商的账期,还有利润来考量的。

E:冒昧问一下朋友A,您是什么行业?

A:快消品。

E:我是电子行业。已经有不少老板吃到涨价的苦头了。

C:但市场处于涨价阶段,在分析价格组成也没用的!

A:是的,如果市场价格涨5-10%,可能还能分析价格组成,如果涨幅达到30%,而且还不断在上涨,分析组成就没有意义了。

E:讲讲刚发生的一件事情:浙江一家民营上市公司,做电子产品,12月给供应商下单100万片芯片,而且是谈好供货价格的。今年3月,在交付了40万片后,供应商提出涨价20%,然后这个企业的老板不同意,还说要惩罚供应商。

E:现在呢,主动提出加价购买,货都没有。当时还有货。所以现在主力产品全线停产。

E:是否涨价,策略和供应链情报非常重要。不能因为KPI而乱来。能不能压价,取决于资源丰富度。关键点是调整供需关系。

A:种什么因,可能会结什么果。对供应商太苛刻,相对风险就大。

A:有些时候物资是买方市场,有时候有可能变成是卖方市场,不能一概而论。

E:主动涨价,抢占资源也是一种策略,现在事后反过来看,这些供应商老板也很智慧。

E:朋友A,回到你说提出的问题,建议如下:

方案一:审视资源,看你们能否调整供需关系,也就是替代或者不用他。供应商既然敢涨价,就说明供需关系变化了。例如沙漠里面的一瓶水,你可以用天价去换,因为没水你会死。

方案二:参与感很重要,带着你的老板跑一圈供应商,让他感受下:上飞机前拿到的条件单是价格X,下飞机后还没到供应商那边,就变成X 20%,这样老板就不说啥了。

E:另一家浙江民营企业,他们采购就是这样做的,重大谈判带着老板一起,让老板深深体会到采购的难处,后面直接打电话给销售,叫他们今年接单价格提升,把涨价向下游传导。

B:向下游涨价,不就是供应商提价的翻版吗?我们怎么对供应商,客户就可能怎么对我们。

D:我这边也有一家公司情况一模一样。签名供应商提出涨价,老板不同意,直接更换了供应商,结果现在新供应商的产品稳定性达不到公司要求。回头去求原供应商,对方以产能已满为由直接拒绝。目前这家公司因为该产品停产和处理质量问题已经损失了几百万了。

B:客户的采购也是我们的同行,学的都是一样的套路。

E:关键就是情报,供需关系的了解,很多都是不了解情况盲目的经验主义。这轮涨价,比2008年的时候更加凶狠,叠加了疫情。

E:核心在于 美元无限量化宽松,大宗商品以美元定价,所以导致价格水涨船高。叠加疫情导致的产能不稳定。

原材料价格走势怎么看 原材料疯涨引发的采购同行大讨论(1)

E:现在需要注意的一点,人民币逐渐强势起来,汇率的调整可能会导致未来大宗商品折算成人民币,会有所稳定甚至价格下滑。——但是核心仍然是取决于供需关系。市场上的需求和市场上的总产出,这个数据如果掌握了,就很容易做决策了。但是几家能做到?拿到这些数据,做好这些调研?以芯片半导体行业来说,就在重复这些,牛鞭效应逐步聚集,到时候又一地鸡毛。

A:涨价之前可以适当多备一些库存。

B:涨价了还要多备库存吗?

D:这个和股票一样,股票涨得多了还能不能买?

A:我说的是预测到涨价之前,要涨没涨的时候。

F:VEVA跨部门协同降本。(备注:VE是指价值工程,VA是指价值分析)

A:@F,有什么用!人家一句话我就要这种,不然出了问题都是你的!

B:赞同。VAVE技术性比较强,这种一般都是公司从上到下推动,采购部门很难单方面推动,诚如A所言。

A:采购工作的方法就那几方面,无非要把这几方面都要兼顾好,有得就有失,还要看老板当时关注的是什么。

一片赞同,纷纷表示同感。

D:VAVE很难推动,关键还是要看研发,还有公司对采购的重视程度。

A:如果采购是老板自己亲戚,可能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原材料价格走势怎么看 原材料疯涨引发的采购同行大讨论(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