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厕所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经历,但是这么多年,你蹲对厕所了吗?,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如厕训练小秘诀?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如厕训练小秘诀(有效的如厕姿势)

如厕训练小秘诀

上厕所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经历,但是这么多年,你蹲对厕所了吗?

很多人在蹲厕所的时候都会把双脚尖向两侧打开,然后,背部特别舒服自然地拱在双腿之间。像这样↓↓↓

但是久而久之,就有人发现每次蹲厕所都腰酸背痛,甚至还会腿麻。这都是因为我们在错误的下蹲的时候,双脚过度外八,并伴有下背部过分拱起,膝关节不稳定,而且腰椎过分凸起。如果在蹲厕时再来个手机,恩好嘛,半个小时以后你还能起得来吗?

虽然说上厕所这个事,怎么舒服怎么来,但要是给身体带来伤害那可就不好了。腰酸腿麻其实都可以通过正确的如厕姿势来缓解和根治。

首先,在下蹲的过程中要避免脚趾过度的外八,持续的保持大腿的内旋和发力,臀肌收塑,维持脊椎的伸展。

然后在蹲下之后,也要保持脚趾向前指正,脊椎向上延展,挺直腰背。当然,你还是少蹲着厕所玩手机,速战速决。

如果出现因为如厕导致的连续性腰酸的情况,那可以尝试练习下犬式。

在下犬式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是:

1. 确保你的双手和双脚与胯同宽, 让脚跟压向地板, 延伸双臂向前, 远离身体。

2. 脖子放松, 头部自然垂悬, 眼睛看向大腿之间。

另外,如果在怀孕后期, 或是后背, 胯部, 肩膀, 手腕有病症、腹泻、血压异常或患有眩晕病的人群请避开此体式。生理期的女性可抬头看双掌间,不要低头。

关于蹲厕就说这么多,那现在我们家家户户都在用马桶,我们就再来探讨下“坐式”如厕应该采取什么姿势吧。

一般来说,如厕时上身建议挺胸直腰并略带前倾,然后根据自己的舒适程度,调整细节姿势;如果你觉得可能过程不太顺畅,可以尝试踩个小板凳。减少大腿与躯干的夹角角度,模拟出和蹲姿排便一样的效果,给力又不累。

这个时候还能来个牛面式伸展一下肩背,那感觉不要太惬意。但是如果如果发生便秘、排便困难怎么办?

首先,不要死命用力,这样不仅不利于排便,反而可能给你的心脑血管增加不必要的压力,特别是有相关基础病的患者大忌!要知道,许多心脏病患者都是在厕所突然发作的,就是因为用力不当,便便没排下来,血管先爆了。在排便不畅的时候,适当提肛其实更有效。另外上厕所时间不宜过长,压力不要过大,做到有规律排便即可。

蹲厕or马桶,哪种更卫生?

从卫生角度看,上厕所后水冲马桶,会将粪便中的大肠杆菌等细菌飞扬起来,污染空气和马桶坐垫,所以厕所采取蹲式更有利于干净卫生,每人一位,安全卫生,人与人之间哪怕是间接的接触都不会发生,故不存在相互间传染疾病的问题。更何况,它使用便捷,比较节约宝贵的水资源。虽然在家如厕大部分人更愿意选择坐式的,但出门在外,恐怕大部分人都喜欢蹲式的,这也是从卫生角度考虑。

可是话又说回来,采用何种姿势排便,更多是个人习惯而已,很难讲哪种姿势更为健康。但是对一些特殊人群来说,还是推荐坐马桶。

虽然蹲姿理论上有助于排便,对一些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也未必有优势。因为蹲式腹压增大,再加上排便用力,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事件。老年人体力比较弱,蹲的时间过久,如果快速站起来,也容易诱发改变体位所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从而就会发生头晕、眼花、摔倒,发生骨折等意外事件。

如厕时间多久合适

无论是蹲还是坐,正常情况下都不会有害健康,说蹲姿有利于减少便秘、大肠炎、阑尾炎、结肠癌等疾病的发病率,是说得有点过了。

但需要提醒的是,大便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要控制在5分钟以内。另外,老年人要特别注意的是,应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以预防便秘,同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也不要用力太猛。

“那我要很努力了,就是不顺利,怎么办”,请看下条。

如何避免“占着茅坑不拉屎”?

1、 顺时针按摩腹部

围着肚脐顺时针打圈按摩,顺应了肠道蠕动的规律,有利于刺激肠道,增加便意。

2、 轻轻拍打骶尾骨

直肠紧挨骶尾骨后方,轻轻拍打骶尾骨,有利于将力量传递到直肠,通过振动刺激肠道,利于排便。

3、 从上往下按摩腰部脊柱

有利于刺激马尾神经,中医中这一区域有刺激排便的穴位,能刺激排便。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啦,看完后知道上厕所什么最重要了吧?

没错,就是带纸!!

文章来源于瑜伽品牌“Wake”,查看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wake-yo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