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蛇灰线,伏笔千里的写法,令读者云里雾里,如痴如醉,至今未能识得红楼真面目。红学家一大堆,你不服我我不尿你,各执一词,都觉得自己手里握的是密钥,可接着接着又迷路了,所以至今仍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恰如《红楼梦》第一回:真事隐梦幻,假语存风尘,一团浆糊扑面而来。

谁的红楼梦解析最值得看(歪读红楼三红楼梦背后究竟是哪段历史)(1)

未解红楼人先醉

开篇第一句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开卷第一回也”。这明明是旁注的口气,却偏偏着落在正文的开头,是几个意思?所谓开宗明义,作者在这里大概要交代红楼主旨,可偏偏一会儿真事隐,一会儿假语村言,一会儿不知何年何月何日之事,一会儿又“本自历历有人”,所言“梦”“幻”又都是在提醒读者耳目,要看真切了……好一个“真做假时真亦假”。

有了这别出心裁的开篇,必然引出读者千奇百怪的解读。在作者如此高调滴谜面下,破解谜底真相成了读者们迫不及待却又有心无力滴等待,等待一个不可争议的译码来参透这满纸荒唐言,品尝其中味?

谁的红楼梦解析最值得看(歪读红楼三红楼梦背后究竟是哪段历史)(2)

我特么等了几百年,还是没人懂

第一个要解的谜,作者在第四句就提出来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事实上只有确定了一个正确的时空和一群准确的故事原型,我们才可能有机会还原作者风华雪月背后的忧国忧民哀鸿遍野。

俺在夹生饭读红楼法和道听途说的mix作用下,弱弱滴以为:贾府红楼之倒,影射大明崇祯朝之亡:“我之罪固不可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自不肖,自己护短, 一并使其泯灭也”——像不像崇祯自杀前的遗诏里的口气?作者著述《红楼梦》的真实用意:明之亡,我们罪不容赦,但我们真的尽力了,可惜空有补天之心却无补天之力(《石头记》),把这段历史如实记录下来,功过留待后人评说,是非可资后人鉴别(红楼又名《风月宝鉴》)。

谁的红楼梦解析最值得看(歪读红楼三红楼梦背后究竟是哪段历史)(3)

石兄,你这一段故事,究竟要说什么?

空空道人与石头的一段对话,虽然绕来绕去,作者无非要告诉读者的是:我这段故事,不是诗书子集、野史演义、才子佳人、市井故事……那么剩下的也就只有真人真事了。真人真事?看官莫急,且顺着空空道人的眼神往那石头上瞧去,只见那石上第一句写到:“当日地陷东南……”。

地陷东南:东南大地塌陷下沉。古代神话中,共工与颛顼(zhuān xū)争帝,怒而触不周山,折天柱,绝地维,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见《淮南子·天文训》。这个《淮南子》里面的故事最起码给了我们明确提示:这个故事发生在天顷西北,地不满东南之时,那个时候有人在争帝。红楼中的“金玉良缘”,除了解读为薛宝钗和贾宝玉的结合,是否也是暗指满清夺取大明政权这一史实呢?薛宝钗,雪薛同音,钗者金也,雪地里的金,满清又称后金,地处雪乡东北,薛宝钗暗喻雪乡之后金也,而贾宝玉自然是传国玉玺了。金玉良缘,是不是可以解读为满清夺得皇权呢?天倾西北,李自成从西北发难打进北京城,崇祯因此而自杀;地陷东南,朱由崧在南京扑腾了近20年,最终还是塌了。南京,与故事的发生地,甄士隐家所在地姑苏阊门势利街人情巷,就很近,很近了。

谁的红楼梦解析最值得看(歪读红楼三红楼梦背后究竟是哪段历史)(4)

读着读着,又欠神思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