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隆为什么打不过刘宋(刘义隆挑起第三次南北大战)(1)

太武帝写给刘义隆的第二封信充满了挑衅意味,这深深刺激了刘义隆的敏感神经,他愤怒了。

太武帝的挑衅激起了刘义隆北伐复仇的决心,他在心里盘算着一个庞大的北伐计划,虽然仍有大臣反对北伐,但固执己见的刘义隆充耳不闻,执意发动北伐。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宋元嘉二十七年)七月十二日,宋文帝刘义隆下诏出兵北伐。

这标志着南北朝之间的第三次大战正式爆发。

刘义隆为什么打不过刘宋(刘义隆挑起第三次南北大战)(2)

这次大战刘义隆高度重视筹备工作,下决心一雪前耻,为此他一口气下发了一连串诏令,要求各地官员立即行动起来,进入战前准备状态。

不管是古代的冷兵器时代,还是现代的高科技战争时代,任何时代打仗都是打钱,没钱的你就打不过有钱的,这就是残酷的事实。

为了支持这场大战,刘义隆下诏削减了朝廷百官三分之一的工资,要求百官勒起裤腰带支援国家的北伐大业。另外,他又下诏全国动员,要求各地的皇亲国戚、地方官吏、豪强地主甚至富裕农民都要捐钱捐物,支援军需。

除了缺钱这个难题外,刘义隆还面临另一个难题,就是缺兵。

经过前两次南北大战,刘宋损失惨重,不但丧失了大片土地,还折损了大量精锐部队,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减员严重,能打的将领也很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义隆要求各州郡官员积极组织当地的青年男子入伍服役。在古代,盛行家族聚居,人丁兴旺,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好几个男孩。刘义隆据此规定“三五发丁”,意思就是家里有三个男孩,就抽一个人出来当兵;家里有五个男孩,就抽两个人出来当兵。

如果家里确实只有一根独苗,一个男孩的话,可以花钱雇人代替自己去。

同时,刘宋各地都在大肆征召弓箭手、骑手以及其他能人异士,看得出刘义隆对这次北伐下了血本,不可谓不上心。

然而,事情并没有刘义隆想象的那么乐观,由于事情仓促,来不及全盘谋划,各地都出现了很多纰漏。财力和兵力都准备不到位,说白了此时并不是最佳的北伐时机,但这都挡不住刘义隆北伐的热情。

刘义隆为什么打不过刘宋(刘义隆挑起第三次南北大战)(3)

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视,刘义隆亲自部署这次北伐,从东到西兵分三路,分派诸将同时北伐,具体安排如下:

东路军:遣宁朔将军王玄谟率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镇军谘议参军申坦等人带水军自彭城北上进入黄河;

中路军:太子左卫率臧质、骁骑将军王方回领兵从寿阳直指许昌、洛阳;

徐兖州刺史、武陵王刘骏,豫州刺史、南平王刘烁率部东西出击;

西路军:梁、南北秦三州刺史刘秀之奔关陇;

为了协调三军,刘义隆命太尉、江夏王刘义恭进驻彭城,节制诸军,命司空刘义宣负责西路军作战。

刘义隆的打法是以东中路为主攻,西路为策应,先命东路军拿下山东南部的魏军,然后挥师西进策应中路军的河南战役。而西路军的目标也很明确,那就是拿下长安,控制关中。

王玄谟大军一马当先,直扑滑台,那里是他们的第一个目标,不拿下滑台,将始终受制于人。太武帝闻报刘宋几路并进,大举北伐,那颗冷却多年的心瞬间心潮澎湃,看来该朕上场了。

刘义隆为什么打不过刘宋(刘义隆挑起第三次南北大战)(4)

他于九月率军离京南下,再次亲征。与此同时为了提防老熟人柔然在背后捅他刀子,特意派太子拓跋晃北伐,驻军漠南严阵以待。父子二人同时离京,平城交由小儿子吴王拓跋余留守。

看到这里不知有没有人看出一个严重的问题,太武帝离京南征,把太子派到北方驻守,却选了一个普通皇子留守平城,这个诡异的操作不但严重违背当时的规矩,而且还透露出一个信号——太子出问题了。

太武帝父子之间是否出现了裂痕呢?这个问题我们后面还会讲到。

滑台(今河南滑县)是北魏黄河沿岸的重要堡垒,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它位于华北重镇邺城和刘宋的北伐前哨徐州之间,不管是北魏还是刘宋,要想进攻对方,必须先拿下滑台,这是双方的共识。

前两次大战,围绕滑台都爆发过激烈的争夺战,这一次也不例外。

刘义隆为什么打不过刘宋(刘义隆挑起第三次南北大战)(5)

听说王玄谟重兵围攻滑台,城中岌岌可危,太武帝坐不住了,决定亲自南下参战。

此时中路军已经推进到虎牢关下,西路军进展更加顺利,刘宋雍州刺史、随王刘诞的部下,建威将军、中兵参军柳元景等诸将自南阳北上,攻克陕州(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区),进逼潼关。

另一支军队从汉中北上,扫平了仇池、陇南等地后向东进发,和柳元景等人合攻长安。

面对刘宋三路大军咄咄逼人的攻势,太武帝也感到不小的压力,看来这次刘义隆那小子是铁了心跟我玩命来了,绝不可掉以轻心。

为此太武帝紧急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经过研判分析,太武帝认为宋军虽然来势汹汹,不过进展速度并不快。东路军困于滑台城下,中路军也为虎牢关所阻隔,西路军虽然进展很迅速,但起不到决定作用,只是策应主战场而已。

太武帝认为西路军不足虑,需要对付的主要是东路军,只要击溃东路军,中路和西路自然不战而溃。

十月,太武帝抵达枋头(今河南浚县),派殿中尚书长孙真率五千骑兵从石济渡黄河,包抄王玄谟后路。随后,太武帝领兵渡黄河,正面对阵王玄谟,而王玄谟此时正坐困滑台城下,毫无进展。滑台打不下来,太武帝又大兵压境,宋军无心恋战,不战自乱,王玄谟带头逃命,魏军追击大破宋军,斩首万余级,器械堆积如山,太武帝一口气杀到东平。

王玄谟是个草包将军,贪财好利,刚愎自用,由他指挥进攻滑台是刘义隆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错误。

刘义隆为什么打不过刘宋(刘义隆挑起第三次南北大战)(6)

王玄谟兵败滑台撕开了东路军防线的口子,太武帝乘虚而入,直逼徐州。

徐州是东路军总指挥青冀二州刺史萧斌的驻地,也是东路军的大本营,滑台兵败,徐州直接受到了威胁。萧斌气得要杀王玄谟,被沈庆之拦了下来,只得让他戴罪立功。

渡过黄河后,太武帝经过分析,决定剑走偏锋,玩一把大的,绕过徐州不打,直奔南方而去。

临走前,他做出了战略部署如下:

征西大将军、永昌王拓拔仁自洛阳奔寿春(今安徽寿县);

尚书长孙真奔马头(今安徽寿县西北);

楚王拓跋建奔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

高凉王拓跋那自青州奔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

太武帝自率中军抵达邹山,刘宋鲁郡太守投降,这里是孔子故里,太武帝进城后遣人以太牢祭祀孔子,向天下人表明北魏才是华夏正统所在。

离开鲁郡后,太武帝马不停蹄经彭城、盱眙抵达淮河北岸,命令大军制木筏渡河。

身在建康的刘义隆一看地图,血压又高了,我去,拓跋焘这小子这是来找我玩命啊。

淮河到建康中间只剩下张八岭和长江这一山一水两道防线,不行,必须拦住他!

刘义隆为什么打不过刘宋(刘义隆挑起第三次南北大战)(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