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以来,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进入了干燥多风的季节,防范山火再次被联邦政府提上了议事议程。澳大利亚年年防火年年“火”,这也让人不禁质疑:四面环海为何却“野火烧不尽”?究竟是哪些因素在作祟以致灭火成了“不可完成的使命”?

澳大利亚山火是什么时间(四面环海却遭干旱炎热)(1)

生不逢“地”:四面环海却沦为世界最“烫”大陆

澳大利亚山火是什么时间(四面环海却遭干旱炎热)(2)

一般人也许无法想象,除南极外,四面环海的澳大利亚竟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陆,2019-2020年甚至数次超越非洲跃升为世界最“烫”的大陆:热浪横扫,高温炙烤,多地气温超过了摄氏50度。澳大利亚数百万年来“干烧不退”,完全是位置、形状、地形等先天因素所定。

就位置而言,澳大利亚位于南纬10°41'-43°39'之间,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除了面积较小的南部塔斯马尼亚州外,澳大利亚基本上都在热带(南北回归线以内)和亚热带(南回归线至南纬40°)范围,全年气温暖热实属常态。

澳大利亚山火是什么时间(四面环海却遭干旱炎热)(3)

就形状而言,澳大利亚轮廓整齐,没有大的海湾深入腹地。这对国防无疑非常有利,但却增加了内陆到海的距离(最远达1,500公里),也使海洋气流无法深入内陆。整个轮廓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窄(约3700公里),扩大了干热的东南信风带所控面积。内陆无大河、大湖等水面调节,大部地区变得愈发干热。

澳大利亚山火是什么时间(四面环海却遭干旱炎热)(4)

就地形而言,澳大利亚就更为不幸。在东部,海拔约800-1000米的大分水岭由北向南绵延约3000公里,如同一座天然屏障挡住了太平洋吹来的暖湿空气,缩小了东部多雨区的面积,扩大了西部内陆干旱区的范围。在西部,印度洋沿岸盛吹离岸风,使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无法深入陆地;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沿岸时又起到了降温减湿作用,从而导致大陆中心形成了34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半荒漠。其中,155万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亚沙漠系世界第四大沙漠,面积几乎是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5倍。

澳大利亚山火是什么时间(四面环海却遭干旱炎热)(5)

国际上,一般将年平均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称为干旱地区、250-500毫米的地区为半干旱地区。在澳大利亚,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共有52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68.3%。2017年以来,百年一遇的干旱扩大了上述范围,也提升了整个国家的“热度”。如,2019年1月份至11月份,全澳平均气温比1961年至1990年间的年平均气温高出1.36摄氏度,是史上第二高温年份。干旱与高温又产生“协同效应”,大大增加了山火发生的概率和烈度。

澳大利亚山火是什么时间(四面环海却遭干旱炎热)(6)

除了干旱与高温,大风也扮演了助纣为虐的角色。澳大利亚春夏季风大且易变向。大风刮起时能快速把火种吹到数公里之外。

真正意义上的“凤凰树”:浴火重生,越烧越旺

在如此干旱高温大风的环境下,澳大利亚很多树木容易自燃, “星火”很快可蔓延为“燎原”之势。其中,最“烧”的是随处可见的国树——桉树。

澳大利亚山火是什么时间(四面环海却遭干旱炎热)(7)

有人戏言,澳大利亚只有两种树:一种是桉树,另一种是桉树之外的树。全世界桉树共有800多种,仅有5种不在澳大利亚。作为地球上的三大速生树之一,桉树成长快,树皮无法裹住树干而爆裂脱落。

与树皮一样,桉树的树叶也富含易燃的油脂,含量超过我国东北的兴安落叶松。树皮、树叶脱落后堆积在树下,风吹日晒,气温达到40摄氏度时就会自燃,极易引发山林大火。其中别称“脱皮树”的白千层,简直就是树干绑上了数十层火纸,自身就是超级助燃剂。应该说,澳大利亚很多毁灭性大火的猝然发生、迅速蔓延、难于扑救以酿成灾难性后果,与桉树的易燃性有很大关系。

澳大利亚山火是什么时间(四面环海却遭干旱炎热)(8)

桉树虽易燃,但不易毁灭,否则山火就不可能年复一年地出现。亿万年来,在澳大利亚这块干燥高温的大陆上,桉树进化出了适应火灾的特性,种子和树桩能在浴火后迅速重生,堪称名副其实的“凤凰树”。借助这一绝活,桉树越烧越旺,数百万年后终成今日之大气象:占地达1.01亿公顷,为澳大利亚森林总面积的77%。这个面积,作为国家也足以跻身世界前30名。

澳大利亚山火是什么时间(四面环海却遭干旱炎热)(9)

既然桉树容易导致山火,将其砍光伐尽而改植其他树种岂不一劳永逸?这个想法显然太过幼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普通树种难以适应澳大利亚的干旱环境,即使成活也会在一场大火后消失殆尽。一个没有树木的国家,如何生存下去?!

更为重要的是,桉树综合利用效益极高,功远大于过,在防风固碳、涵养水源、美化环境方面厥功至伟。桉材、桉皮、桉花、桉叶、桉果、桉油等在造纸、家具、建筑、医药、保健等领域有数十种用途。举两个“甜美”的例子,即可见一斑。

桉花是良好的蜜源,尤其是红柳桉两年才开一次花,红柳桉蜂蜜已成为公认的蜜中极品。而桉叶,更是傲居“世界十大最可爱动物”之首的考拉的最爱。考拉胃口独特,非桉叶不吃,如同凤凰“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一样。

澳大利亚山火是什么时间(四面环海却遭干旱炎热)(10)

在异常干热的澳大利亚,容易燃烧的不仅仅是桉树。作为澳大利亚的特有植物,斑克木(也称佛塔树)地上部分很容易在火灾中烧毁。但经过了5000万年的进化,斑克木练就了一身逆境淬砺的生存本领:在火灾中种子可快速生根发芽,地下根系重新滋生出枝干。每年夏季的山火期,就是班克木“激情燃烧的岁月”。

澳大利亚山火是什么时间(四面环海却遭干旱炎热)(11)

澳大利亚独有的草树更是一种“外死内活”的神奇植物。这种既不是草也不是树的植物,与百合是“远房亲戚”,学名禾木胶树。

草树叶子细长蓬松,高度易燃,但在森林大火中,这些紧密堆积的叶子却可以保护茎部不受热,让禾木胶树在大火中存活。大火过后,漆黑、烧焦的主干上又萌生出细长簇状的草叶。

至于一点就着的数不清种类的草,山火过后几天时间即可冒出新芽。总之,拥有这么多易燃烧且“春风吹又生”的草木,澳大利亚的“野火”自然就“烧不尽”。

“火欲灭而鸟不止”:猛禽实施高智商犯罪

澳大利亚大火频仍、难以扑灭还有一个匪夷所思的原因:鸟类纵火。

上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北部卡卡杜国家公园附近的一个矿山起火。着火点被消防员迪克·尤森彻底控制后,居然又有新火点冒出!困惑不已的尤森在用望远镜观察时突然看到,20米外的空中掠过一只中型猛禽啸鸢,爪子里抓着根冒烟的树枝。它不慌不忙地将树枝一丢,点起新火,展翅高飞。尤森恼火地发现,那只啸鸢一天至少点了7处火。

澳大利亚山火是什么时间(四面环海却遭干旱炎热)(12)

这样的事情并非偶然。鸟类学家罗伯特·戈斯福德2011年以来年连续进行了6年的实地采访和民族志研究,记录了20多件猛禽纵火目击报告,目击者包括牧民、消防队员、研究人员和原住民。

铁的事实证明,猛禽的这种行为绝不是被火惊吓后的慌乱之举,而是精心谋划的狩猎之道——火中取“肉”。这种情况在稀树草原上更容易发生。

澳大利亚北部有约19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稀树草原,每年都有近20%遭受火灾。大火燃起,许多蝗虫、老鼠、兔子、青蛙、蜥蜴仓皇逃走。

对于正在附近狩猎的猛禽而言,这些慌不择路的小动物们不啻于一份饕餮烧烤大餐。由于放火存在一定的风险,猛禽通常是在火遇到难以跨越的障碍时才“火中送柴”。事实上,猛禽纵火已升为高智商犯罪:它们不仅直接拿走燃着的树枝,也会自带树枝丢进火里,等烧着了再捡走;不仅单干,也会“团伙作案”。

澳大利亚山火是什么时间(四面环海却遭干旱炎热)(13)

猛禽纵火的做法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呢?研究人员收集了西非、巴布亚新几内亚、巴西、美国等地的火灾信息后发现,蓄意纵火行为似乎是黑肩鸢、啸鸢、褐隼等澳大利亚猛禽的“专利”,其他地方的同类尚未掌握这种本领。

澳大利亚山火是什么时间(四面环海却遭干旱炎热)(14)

这一事实也充分标明:澳大利亚山火频仍且历史悠久,以致聪明的猛禽掌握了觅食的“独门绝技”,进化为生存的“适者”和“强者”。猛禽纵火也让我们对澳大利亚这块“孤独的大陆”有了更加辩证的认识:这里的动物并非全是进化缓慢、人畜无害的呆萌有袋类,也有狡黠歹毒的“害人鸟”。

人类用火的记载尚不足40万年,但猛禽已存在了数百万年。普罗米修斯能从天上盗火给人间,智商不比乌鸦低的猛禽为自己的生存而“盗火”就不足为奇。事实上,澳大利亚原住民4万多年前就已发现这一现象。他们深信这些“火鹰”教会了人类用火,并创造了一种模仿“火鹰”放火的神圣仪式“亚巴德瓦”。

“火鹰”纵火极大地增加了火灾的变数和灭火的难度。虽然其危害难以精准估算,但认清这一残酷现实并将其纳入消防管理预案,与最初认清鸟撞飞机的现实并随后采取防范措施一样,对于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大有益处。

澳大利亚山火是什么时间(四面环海却遭干旱炎热)(15)

干旱炎热、树木易燃、猛禽纵火这三大助燃因素决定了山火的来势汹汹、“高烧”不退和愈演愈烈。更可怕的是,山火大到一定程度时自身会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正如气生根让榕树得以“独木成林”一样。其原理是:山火造成的热空气团直冲云霄进入大气层,高达10多公里,形成了云、雷雨和闪电。雷电击中树木并酿成“二次火灾”,导致山火此起彼伏甚至彻底失控。

澳大利亚大型山火有多可怕?专家估算,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的“超级疯狂大火”的威力,相当于50多枚二战末期投掷于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当量。澳大利亚地广人稀,每平方公里只有3.3人,人口密度不足中国的2.3%。山火遍及全境且方向不定、跳跃前行,即使全民皆兵也是无济于事。

澳大利亚山火是什么时间(四面环海却遭干旱炎热)(16)

事实上,持续到2月份的大火,是一场期盼已久、“知时节”的“好雨”才将其扑灭。因此,澳大利亚对待山火的哲学是:只要不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就重点在人烟密集的区域设防。这也是澳大利亚各地设立乡村消防局而不统一部署的原因。从另一方面来看,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又决定了普通山火对人类生命安全危害不大,持续5个月的“超级疯狂大火”也只导致30多人死亡,其中包括意外死亡的消防员和有些留恋家园、拒不撤离的老人。对比世界其他地方森林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澳大利亚的“佛系”即不言自明。

澳大利亚山火是什么时间(四面环海却遭干旱炎热)(17)

撇开澳大利亚不论,人类对待火灾的态度也颇有些另类。“你想过灭掉火山、海啸和飓风吗?”记者去年底赴任之初询问一位澳大利亚专家缘何不倾举国之力灭火时,被其反问得一头雾水。的确,山火与火山、海啸、飓风一样同属大型天灾。在后三者面前,人类所能做的就是提前预警、望“风”而逃,但对于山火,则似乎铁了心要“胜天”、必除之而后快。

这也许是火与人类生活关系更加密切有关。从做饭到取暖再到抽烟,火可大可小,可生可灭,似乎一切尽在掌控之中。但此火非彼火。澳大利亚的山火与其他地方的森林火灾很是不同。彻底消灭它,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