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式太极拳简介(武氏太极拳拳架的发展和演变)(1)

武禹襄祖师

武氏太极拳拳架的发展和演变

李永章

武氏太极拳在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创拳与发展、传承和传播过程中,因受时代变革及环境变化的影响,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变化和发展需求,几代传承人呕心沥血,在拳架套路和功法理论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断地深化改进和体悟总结,形成了从武禹襄祖师始创的 52式拳架,发展为 87 式、96 式和目前定型的 108 式传统拳架套路。

一、武禹襄祖师始创52势拳架

武禹襄自幼习练洪拳等拳术,拳技精湛。道光十三年始,与同郡杨露禅一起研习陈家沟长拳。咸丰二年因公赴豫,绕道温县赵堡镇访陈青平,与其探求拳术月余,始得奥妙。又获《王宗岳拳论》,如虎添翼。自此放弃科考,潜心钻研拳技,结合所得拳论,由心知、到体悟,融会贯通,再到大胆创新,创编出一套遵循太极拳原理、每势以起、承、转、合贯穿的全新技击方式。他常用新创拳术与精于拳技的壮汉相搏击,对拳架印证改进,并将心得体会写成了多篇文章。

以《老三本·自藏本》拳谱的记载,武禹襄祖师始创的52势拳架名称顺序为:懒扎衣、单鞭、提手上势、白鹅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式、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式、上步搬拦捶、六封四闭、抱虎推山、单鞭、肘底看捶、倒撵猴、白鹅亮翅、搂膝拗步、三甬背、单鞭、云手、下势、更鸡独立、倒撵猴、白鹅亮翅、搂膝拗步、三甬背、单鞭、云手、高探马、左右起脚、转身踢一脚、践步打捶、翻身二起、披身、踢一脚、蹬一脚、上步搬拦捶、六封四闭、抱虎推山、斜单鞭、野马分鬃、单鞭、玉女穿梭、单鞭、云手、高探马、十字摆莲、上步指裆捶、单鞭、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转脚摆莲、弯弓射虎。

二、李亦畬宗师修订87势拳架

武式太极拳简介(武氏太极拳拳架的发展和演变)(2)

李亦畬宗师

李亦畲(1832-1892),名经纶,自幼喜爱读书习武,博学多才,文、武、医兼修。21岁随舅舅武禹襄习拳,20多年未离左右,深得舅父喜爱,尽得其传。他嗜拳如命,酷于钻研,一举一动,皆在修炼揣摩之中。每有所得,即写纸条贴于墙上,朝夕揣摩,觉有不妥,即撕下改写,直至满意。因此,他的拳技炉火纯青,他的理论登峰造极。光绪七年,他将王宗岳、武禹襄拳论及自身体会,以《太极拳论·后附小序并五字诀》为名,手书三册,俗称“老三本”。一本自存,一本前交胞弟启轩,一本交弟子郝为真。“老三本”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太极拳理论著作,被各太极流派奉为经典。

李亦畲以毕生精力精心潜心修炼拳艺,直到晚年还在订武氏拳架。为便于理解掌握,在实用的基础上,对个别拳势加以了明确或改动。首先,把原来不明确的、有些重复的单式加以明确,如将“懒扎衣”和“更鸡独立”, 分别明确为左右两势,定名为“左懒扎衣”“右懒扎衣”和“左更鸡独立”“右更鸡独立”;把云手、三甬背明确为重复三下;把“倒撵侯”明确为重复四下:把“玉女穿梭”明确为四下,打四个角。其次,把原有拳势之间的转合过渡动作,定为新名。如把原87式套路中的第8式“手挥琵琶”后的过渡动作定名为“迎面掌”,再接下式“搬揽捶”。这样定名,既突出了过渡动作的技击含义,又使动作过渡流畅,易学好记。再将如“三甬背”前的两个过渡动作定名为“按式”和“青龙出水”。把“十字摆莲”前过渡动作定名为“对心掌”,把“转脚摆莲”后的过渡动作定名为“海底捞月”等。

这样,武禹襄52式拳架增加到87式,其实际内容与武禹襄拳架无明显差别。具体拳架名称见《太极拳走架白话歌》。

三、郝为真宗师改创96势拳架

武式太极拳简介(武氏太极拳拳架的发展和演变)(3)

第三代宗师郝为真

郝为真(1849-1920),名和。自幼习练洪拳、二郎拳,23 岁师从李亦畬学太极拳艺,专心致志二十余载,尽得真传,拳艺精湛。与人交手,制人而不伤人,令人心悦诚服。他常年奔走于广府城和顺德府(今邢台),还远赴京城,求学者众多。

民国三年秋(1914年),受聘为广平府中学堂(即后来的直隶省立第十三中学)武术教员,为方便集体教学太极拳,适合一至四呼发口令,他在武禹襄所推“起、承、转、合”拳架的基础上,结合李亦畬《五字诀》中对开合的论述,将拳架中“懒扎衣”“搂膝拗步”等拳势动作分为“起、承、开、合”,四个动作为一个节序,或几个动作合为一个节序,并加大了开、合的动作幅度,拳势动作也有不少增益与调整。 1963 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郝少如编著《武式太极拳》一书中,拳势为96势。

四、李逊之宗师定型108势拳架

武式太极拳简介(武氏太极拳拳架的发展和演变)(4)

第三代宗师李逊之

李宝让(1882-1944),字逊之,李亦畬次子。他天资聪颖,嗜文喜武,不满6岁就在父亲指导下学练太极拳,闻一知十,尽悟其道,深受父亲喜爱器重,李亦畲手书《太极拳论》传其收藏,著作遗稿多存其手。李逊之一生工书爱读,性情和蔼,闭门修炼,怀艺不矜,虽拳技如神,却秉承家风,从不张扬,精准继承家传之拳技精髓。他拳技精妙,善器械,更善打手,与人较技,无招无形,即挨即打,置人丈外而不觉其动,制人而不伤人,被拳界所推崇。民国十三年开始经商,在广府东街开设新华印刷局,为习练太极拳的主要聚集交流场所,仰慕其拳技者,常至此向其请教。永年国术馆成立后,力邀其坐馆授拳,李逊之婉言推辞;常受邀至国术馆谈坐,论及拳技句句中肯、揭示要端。“七七事变”后停业居家,以读书、习字、教家族子侄习拳而明志。1940年,经其挚友赵俊臣“胁迫”,正式收其子赵蕴圆及刘梦笔、魏佩林、姚继祖四人为徒。他讲述拳义言简意赅,无一浮词。教导推手重接劲打劲,不重用着击身。还不断总结新的内容和练功方法,比如与人接手,他用绳子系成圈,把自己的双手和脖子固定在圈内,不用手臂伸缩,只靠腰腿转换,人自弹跳出丈外,以此证明用腰腿打人,给学者指出一条近捷的道路。著述有《李逊之谈拳小记》、《初学太极拳练法述要》、《不丢不顶浅识》等多篇著作,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名师。

李逊之在习练和传授过程中,为了便于学记,一是把重复拳势分别计算,如把原来没有明确的单式“野马分鬃”明确分为三势;二是把一些拳势过渡动作明确定名,如把“玉女穿梭”后的过渡动作,分别定名为“手挥琵琶”和“右懒扎衣”,然后接“单鞭”,这样衔接过渡委婉圆活,顺畅自然。如此,又增拳势 19 式,连同起势、收势,加上李亦畲的87式,合为108 式。经过这样细致的加工,收势动作恰好落到起势位置,归位精准,使整个拳架更加圆满缜密。传给魏佩林、姚继祖等人的拳架均为108式。

拳架特点:立身中正,虚实清楚,姿势紧凑圆活,圈小劲捷,轻灵实用,以“起、承、转、合”贯穿,松静中“开、合”隐现,动作舒缓柔和,拳架半高,步法自然顺畅,外柔内刚,有纵跳、腾跃的高难度动作。

武式太极拳简介(武氏太极拳拳架的发展和演变)(5)

河北永年县,太极拳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