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高考成绩也公布出来了,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是在开篇之际,笔者还是要说,高考是人生路上的一个过程,不是决定你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有志者,事竟成。

今天,主要是想聊一聊,高考到底是干什么的?有的人肯定要说,废话,肯定要看看是否能考个好的大学,将来能有个好的发展。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从一个国家层面来说,主要是选拔和培养人才。这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和为谁培养人才,我就不再加以赘述了。

我们先来看看历朝历代是怎么通过“高考”选拔人才的。

先来看看历朝历代的选举制度,客观地说都是时代的产物,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都有时代的局限性。

夏、商、周时期

世官制,又称世卿世禄制。这个时期主要是通过血缘关系来确定王朝部门官员任命。因此,官职都是在其贵族的范围内,子子代代世袭祖上权位。是不是有点像现在的家族企业模式哈,肥水不流外人田。

西汉时期和东汉时期

察举制,这个是在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是以“德、才”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以孝廉为重要考察科目,所以人们也常说“举孝廉”。主要选拔方式有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方式。采取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方式,是这个时期的主要选拔人才方式。

但是,到了东汉时期,随着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选官制度日趋腐朽,出现了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腐朽局面。

高考的发展历史(聊聊高考的前世今生)(1)

魏晋南北朝时期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三国时开始实行,隋朝时被废除。九品中正制到了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由于中正官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等级森严的局面。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度,其形式都是在官宦的操控之中,普通老百姓根本无法参与。通俗地说,就是在搞权术的专制和形式主义。

隋朝到清末时期

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拔官吏制度。

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开始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朝继承和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北宋初年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并成为定制。

高考的发展历史(聊聊高考的前世今生)(2)

明清科举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明朝的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制度,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僵化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是造成我国社会发展缓慢、近代科技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清末,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下诏“废八股改试策论”,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自此,在我国实行达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终结了。

在科举制度时期有没有文、理科之分呢

古代科举考试没分文理科,因为在封建的农业社会,分工并不复杂,社会的运行、发展,主要靠朝廷的文治武功,农业发展比较好,国家就能有效运行,不需要多少理工科知识。

在古代,农业对工商类技术的需要不多,要求相对简单,大多通过师带徒或继承就能学成,不需专门培养选拔,这些行业仅是农业的补充,不被重视。

科举考试以文取士为主,是因为朝廷主要选拔治国理政人才。封建社会都是文士治天下,也只有他们能谋略天下,治理国家。

但是,那时还是有理工学科的存在,这主要集中在和当时生活关系很密切的领域,如医学、数学、地理、水利、农业,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周髀算经》《水经注》《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专业类书籍。有些也只在封建社会中后期才出现,例如明代的《农政全书》《几何原本》《考工记解》,它是社会分工趋于复杂,并受到西方科学影响的结果。

在重文轻技、追求统治权术的理念支配下,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可能在自然科学和哲学上有什么大的进步,最终导致落后挨打。

新中国成立后的高考

1949年,高等学校开始单独招生。1950年,同一地区高校联合招生。1951年,以全国大行政区范围统一招生。1952年,全国统一招生。1966年, “文化大革命 ”开始,废除高考,高校停止招生。1971年, 高等学校逐步举办试办班,恢复招生。招收的新生初中毕业即可,但须经过两年以上劳动锻炼,废除招生考试,改为“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 学校复审”。工农兵大学生由此出现。1977年10月12日邓小平恢复高考。

1949年后,急需专业人才,因此开始了文理分化的步伐,并在50年代开始了对高校的合并。1977年,恢复高考制后,为分类选拔人才,高中文理分科才开始。

高考的发展历史(聊聊高考的前世今生)(3)

什么是985院校和211院校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985工程,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2019年11月2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声明: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

#2022高考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