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永”在书法中式最具代表性的汉字,基本涵盖了了书法楷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因此有了“用字八法”说。

毛笔书法的正确姿势和手法(书法不等同于写毛笔字)(1)

其中永字的点称作侧点,如鸟翻身侧下,又如高山坠石。欣赏书法和自然里的现象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我们队自然里的一些现象比较熟悉,只是做一个形象的比喻,这样就更好理解了,更有助于欣赏书法。

毛笔书法的正确姿势和手法(书法不等同于写毛笔字)(2)

高山坠石

中国书法的书体分为真、草、隶、篆、行,真书就是楷书,楷书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在人的印象中楷书就是横平竖直,四平八稳,其实不是这样的,比如唐楷。

唐楷是楷书发展的最高峰,在唐楷书法大家中很多位都形成的自己的特色,因此有了唐初四大家,唐楷四大家,每一位书法家的书体形成了了不同的叫法。

唐楷有初唐四家—薛稷、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楷书四大家——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赵孟頫(“赵体”)。

从书法艺术层面说楷书并非方方正正,四平八稳,有的整个字看上去平稳,但点画讲灵动、险绝。在用字八法中, 侧点比喻为“高山坠石”,那么如何理解高山坠石呢?

现在以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为例,谈谈书法的欣赏。

毛笔书法的正确姿势和手法(书法不等同于写毛笔字)(3)

唐楷四大家之一欧阳询

欧阳询丨(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毛笔书法的正确姿势和手法(书法不等同于写毛笔字)(4)

唐楷大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中“”字

毛笔书法的正确姿势和手法(书法不等同于写毛笔字)(5)

乍看这个甘字没有特别的地方,显得很平稳,符合楷书特色,那我们来与其他书法家的“甘”做个对比,就知道了特点在哪,也就明白为什么当代一些书法家的字的诟病在哪。

毛笔书法的正确姿势和手法(书法不等同于写毛笔字)(6)

左:欧阳询 中:柳公权 右:当代楷书书法家田氏

毛笔书法的正确姿势和手法(书法不等同于写毛笔字)(7)

欧体、柳体,田体

通过划线,我们看到欧体、柳体横画、竖画并不都是完全平行的,有不同的角度,田体的无论是横画、竖画基本是平行的。

毛笔书法的正确姿势和手法(书法不等同于写毛笔字)(8)

还有,欧阳询把“甘”字中间的横写成了斜点,通过空间分割比较看出奥妙了吧,明显丰富了许多。

再看“上”字

毛笔书法的正确姿势和手法(书法不等同于写毛笔字)(9)

欧阳询:上

一般是是一个短横,欧阳询写成了向上挑起的斜点,即追求点画的灵动性。

再举例《九成宫》其它一些字如:九、成

毛笔书法的正确姿势和手法(书法不等同于写毛笔字)(10)

先看第一个字“九”

毛笔书法的正确姿势和手法(书法不等同于写毛笔字)(11)

舒服史上几位名家写的“成”字,清姚孟起临写的“成”字比

毛笔书法的正确姿势和手法(书法不等同于写毛笔字)(12)

大石头似要滚动,但又很稳定的在那里,九字就如同这个大石头。

欧体《九成宫》的“九”字明显倾斜,似倒非倒,这就是险绝,似高山坠石!

第二个字“成”

毛笔书法的正确姿势和手法(书法不等同于写毛笔字)(13)

史上几位名家和当代书家写的“成”字比较。

毛笔书法的正确姿势和手法(书法不等同于写毛笔字)(14)

欧体、颜体、赵体、田体比较

欧体“成”字的横折钩依次下沉,错落有致,划平行线看有三个梯层次。

再看第三个字——“宫”

毛笔书法的正确姿势和手法(书法不等同于写毛笔字)(15)

欧体、柳体、赵体、田体比较

舒服史上几位名家和当代书家写的“宫”字比较。

欧体“”字的两个口一个东倒一个西歪,但是字整体看起来还是稳的。

毛笔书法的正确姿势和手法(书法不等同于写毛笔字)(16)

这个宫字,就如同杂技,椅子是倾斜的,但最终是要平稳的,否则人就不稳,就危险了!

学书法临摹,讲究先读贴,目的也就是充分理解字的特色,在下笔书写。我们临摹《九成宫》的时候,要认真读帖,仔细揣摩,理解每一个的结构,千万不要忽略这些细节,这就是著名碑帖的精妙之处。

所以,学书法不只是写毛笔字,还是要讲究书法的艺术性,尤其是行书、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