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T码是一种常用于描述业余无线电接收质量的方法,最早由Arthur W. Braaten于1934年提出,经修改后于1938年被写入国际电信联盟(ITU)《无线电规则》R、S、T三个字母分别代表可辨度(Readability)、信号强度(Strength)和音调(Tone),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rsds信号详解?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rsds信号详解(无线电中的RST码)

rsds信号详解

RST码是一种常用于描述业余无线电接收质量的方法,最早由Arthur W. Braaten于1934年提出,经修改后于1938年被写入国际电信联盟(ITU)《无线电规则》。R、S、T三个字母分别代表可辨度(Readability)、信号强度(Strength)和音调(Tone)。

可辨度“R”(Readability)指信号的清晰程度,分为五级,具体描述如下

R

说明

1

信号不可辨

2

不容易分辨

3

能辨别,但困难

4

能辨别,没什么困难

5

非常清楚

信号强度“S”(Strength)指信号大小,分为九级,具体描述如下

S

说明

1

刚有些知觉、极弱

2

很弱

3

4

强度尚可

5

信号还好

6

好信号

7

有一定强度的信号

8

强信号

9

特别强的信号

音调“T”(Tone)用于描述信号质量,每一级差代表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相差6dB。该项只用于电报和电传,语音通联不使用。具体描述如下:

T

说明

1

严重的交流声

2

音调粗糙,有严重的交流声

3

音调较粗糙,有交流声,音质略悦耳

4

音调略粗糙,有少许交流声,音质较为悦耳

5

音质较悦耳

6

调制声音,略有啸叫

7

接近直流声音,略有波动

8

较好的直流声音,极少有波动

9

完美的直流声音

使用示例

在语音通联中经常听到信号为“59”,表示信号清晰且极强;在等幅电报(CW)通联中,描述一个极强且清晰悦耳的信号,可用“599”描述。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无线电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