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三雅”吗?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1)

曾经的大地震,让众人认识了这个偏安一隅的幽静城市--雅安,其实地震前我就在那里采风过。

雅安是青衣羌国的故地,东临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距成都仅130公里,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更是“茶马古道”川藏线的起点。原为西康省省会,1953年随西康撤省并入四川,设雅安地区,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

在雅安,问及当地人“雅鱼、雅雨、雅女”这“雅安三绝”无人不知,因为这已经成为了雅安的城市符号。

“雅鱼”的民间传说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2)

周公河,其水清澈见底,环周公山缠缠绵绵上百里。河里石缝,岩壁之下,藏匿着一个传奇——这就是三雅之一的雅鱼,雅鱼是雅安青衣江中特有的鱼类,鱼身青黑修长、肉嫩味美。

关于雅鱼,在民间有许多传说:传说一,雅鱼头骨暗藏一柄“宝剑”,为战国时苏秦离间诸国后,车裂生亡,其佩剑滑落江中,为雅鱼收藏,以至于成为日后鉴赏雅鱼的“防伪标记”:有剑则真,无剑则假。

传说二,更广泛地为人所知——相传女娲在补天时,将一把宝剑落入江中,化作雅鱼,所以鱼头中会有一枚酷似宝剑的骨刺,剑柄、剑把、剑刃概概如生。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3)

雅鱼,又名丙穴鱼、嘉鱼、丙穴嘉鱼,学名裂腹鱼,分为重口裂腹鱼、齐口裂腹鱼、隐鳞裂腹鱼、异唇裂腹鱼四个品,裂腹红尾,形似鲤而鳞如鳟,只产于雅安的周公河。

雅鱼肉质细嫩鲜美而深受人们喜爱,成为历代贡品,唐朝诗人杜甫咏诗赞曰:“鱼知丙穴尤为美”。因雅鱼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生理构造、绝佳的鲜美口味而久负盛名。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4)

据当地陈老师介绍,宝兴还有当年阿尔芒·戴维发现的宝兴裸裂尻鱼。今天,在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中还保存着这一鱼类的完好标本。

由于雅鱼繁育生长环境要求独特,自然繁殖成活率低,再加之人为因素的影响,雅鱼数量越来越少,已被列为四川省二级保护鱼类。

因鱼而建镇,因镇而望鱼

在雅安朝南35公里左右有一个长约80米、宽约30米、厚约10米的大石头,石头一侧有一棵古树,枝叶茂密,自古以来人们路过这里都要在此歇息,站在这个大石上且能看见成群的雅鱼在水中游弋,故而取名为“望鱼石”。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5)

据介绍,当年茶马贩运兴旺,有些背儿哥就从雅安开辟一条道路到达望鱼,再翻过马耳山过荥经到达康定。

到了明末清初,人们在此聚居,兴修房屋庙宇,“因鱼而建镇,因镇而望鱼”,它是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穿镇而过,更是这一古道上的重要驿站,逐渐形成望鱼古镇。

我采风的雅安民歌主要是在望鱼古镇,此镇还被誉为“茶马古道上最美的古镇”,地处深山,四周山水环绕,古驿道穿越其间,蜿蜒而行;周公河横贯其旁,山水相宜,还不太为人所知。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6)

雅安因处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地带,因而汉文化与藏文化长期兼容,从而使得雅安的女人多会引昂高歌,加上雨水的滋润,所以这里的女人普遍漂亮。

陈老师告诉我,雅安的民歌,尤其是宝兴硗碛多声部原生态民歌天全山歌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或演绎爱情悠扬婉转,或描写劳作铿锵粗犷,或传唱友情质朴豪放,或戏说趣事诙谐幽默。

小曲“对门对户对条街,十朵梅花九朵开,有心讨朵头上戴,人生不熟口难开”不仅在川内小有名气,还曾几次荣登央视、央广。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7)

老街整体形态呈狭长形,建筑由长街串连布成,且多采用下店上宅以天井分割前后不同功能,具有复合型的特点。

房屋门面多为门板、滑槽和门枢孔构成。房屋的地坪有一定高差,有的门口还设有若干级石阶,台阶与街面有各种花疑义式样的孔洞相连,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8)

雅安因为雨水较多,天无三日晴,古称“天漏”,因此住宅多用四合头式,又称“四水归池”式,四面屋檐相连,落雨时行人可从檐下走通各处。

从老街朝山上走,可见一些人家的宅院建在山坡上,相比老街的居住建筑,院落的规模更加宏大,并留存有大量精美的木雕与石雕。

望鱼古镇后来还成为电影《被告山杠爷》的外景拍摄地。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9)

像其它古村落一样,这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去了,只留下一些老人和孩子,生活悠闲,与世无争,显得宁静而安详,完全没有了当年茶马古道驿站的热闹,更没有现代都市的喧器。

正是这淳朴的民风和古旧的老街融为一体,成为望鱼的一大亮点。

大熊猫发现地和命名地

雅安是中国大熊猫的保护中心,据统计:中国一半左右的熊猫分布在雅安境内的山区。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10)

多年来,雅安向国家提供大熊猫127只,其中16只以和平友好使者身份安居异国他乡。

而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蜂桶寨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75年,1994年被确认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全国第二个大熊猫科研繁育基地碧峰峡基地2003年12月建成开园。

目前,雅安野生大熊猫活体存量和密度名列全国前茅。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雅安成为卧龙保护区大熊猫的主要转移地。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11)

大熊猫怎么会在这里发现和命名的呢?

1869年法国传教士戴维在雅安宝兴县发现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并制作了第一具模式标本,由此雅安才成为大熊猫的发现地和命名地。

景点

1.碧峰峡:(国家AAAA级旅游区),距市区16公里。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12)

2.蒙山与百丈湖:(省级风景名胜区),蒙山以夏禹治水踪迹所至而名列经史,因蒙顶仙茶自唐入贡而久负盛名。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13)

3.夹金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在宝兴县境内,又名大雪山,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14)

4.二郎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在天全县境内,为四川盆地向高山高原的过渡带。二郎山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岭,为自然地理的分界线。风景区具有雄伟、险峻、神奇、韶秀、清幽的原始风貌和独特的藏汉文化交融的历史内涵。其山因一曲《歌唱二郎山》传唱全国而闻名于世。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15)

5.灵鹫山--大雪峰:(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芦山县境内,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革命老根据地,又有"汉代文物之乡"之誉。东汉石刻馆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樊敏阙及石刻"等东汉石刻艺术珍品二十余件(组);王辉石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芦山县博物馆收藏汉姜候洞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雪峰原始森林景区距县城50公里,面积300平方公里,是距成都较近的一片可供游览观光的雪山。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16)

6.蜂桶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也是珙桐、连香树等模式种植物的植根之地,邓池沟天主教堂是1869年法国传教士兼生物学家戴维发现大熊猫的地方,并从这里把中国大熊猫介绍到国外,成为重要的景点。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17)

7.龙苍沟:国家级森林公园龙苍沟在荥经县东南30公里处,总面积7573.8公顷。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18)

8.周公山:省级森林公园,素有"顶雾有雨、雾散天睛"的气候征兆,故称"雅安晴雨表",山麓周公河中特产"丙穴鱼",又名"雅鱼",古今驰名,唐代诗圣杜甫吟有"鱼知丙穴由来美"的诗句。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19)

9.金凤山公园:金凤寺始建于唐初,重建和扩建于明清,寺庙掩映在葱葱苍翠之中,环境幽雅,天王、弥勒、大雄、观音四殿和罗汉堂建筑规模宏大,是千年古刹。寺庙藏有经书500多卷,罗汉堂内500罗汉雕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高颐墓阙建于东汉建安14年(公元209年),占地2000平方米,是汉代益州太守高颐及弟高实的墓阙,属国家重点文物,墓阙及石兽均体现了汉代文化和建筑的丰富内涵,集建筑雕刻书法艺术于一体,是全国汉墓阙中保存最完整最精美的珍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美学价值。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20)

10.安顺场渡口与翼王亭:安顺场原名紫打地,清代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此全军覆没;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此强渡大渡河成功,1980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脚下的大渡河波涛汹涌,惊涛拍岸,蔚为壮观。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21)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22)

交通

成都石羊场车站坐班车到雅安旅游车站;如果自驾,从成雅高速到雅安,有指路牌。

美食

蛋烘糕、臭豆腐、砣砣肉、油淋鸭、挞挞面……,据一位吃遍雅安大街小巷的“好吃嘴”介绍,若是每顿饭都吃小吃,雅安小吃可以吃上10多天时间。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23)

蛋烘糕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24)

砣砣肉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25)

油淋鸭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26)

挞挞面

附录望鱼古镇的照片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27)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28)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29)

丽江千古情之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最美的)(30)

这组照片集中在望鱼几条窄小的街道上,厚实的石板已经被岁月和雨水冲刷地失去了棱角。

街边的老房子参差不齐地依偎在一起,已经忘却了它们修建的年代。

只能通过那些柱基石上的雕花,依稀辨认出那个时代的精细。这好像是一个截然隔绝现代的地方,布满了未加修饰的古旧和不为人所知的寂寞。

越声/文图 黄真/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