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面对“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创新“三育、三化、六抓”师范专业学生工作新模式,深入推进教学、团学一体化,打破二、三课堂壁垒,确保学生既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与师范素质,又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文修养让学生具备德高、善教、技强、会说、熟写、活用的师范生素质,成为有大爱、有大德、有大情怀,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具有“四有”好老师标准的新师范卓越人才,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学习感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学习感悟(三育并重三化协同六抓同行共促学生发展)

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学习感悟

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面对“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创新“三育、三化、六抓”师范专业学生工作新模式,深入推进教学、团学一体化,打破二、三课堂壁垒,确保学生既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与师范素质,又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文修养。让学生具备德高、善教、技强、会说、熟写、活用的师范生素质,成为有大爱、有大德、有大情怀,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具有“四有”好老师标准的新师范卓越人才。

一、“三育并重”,夯实学生发展的“压舱石”。

思想品德是立人之本、运动技能是立身之本、师范素质是立职之本。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要求,秉持“三有三形成”育人理念(有品德,形成完美人格;有技能,形成专业规格;有理想,形成职业品格),积极开展各类技能比赛、入职模拟等活动,不断强化与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专业技能和师范素质。以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为主线,以分年级学业发展为重点,强化思想引领和优良学风培育,加强专业认知教育,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内在动力。

二、“三化协同”,点燃学生发展的“助推器”。

教学—团学一体化、学—训—赛—用体系化、专业技能—师范素质等评化。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以“立德树人、文化育人、专业塑人、创新成人”为工作理念。扎实推进理想信念坚定化、专业素质精湛化、职业能力全面化。以“1234”齐步走成长计划为引导,一本职业生涯规划书,引导学生自我认知;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促进良好的学风;三年自我成长方案,规划学生发展路径;四个成长锻炼平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三、“六抓同行”,把稳学生发展的“定盘星”。

抓品德、抓教学、抓技能、抓说讲、抓写作、抓实践。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大爱有大德有大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教学能力,过硬的基本功,通过提升规范性、严密性、逻辑性、审美性、艺术性,不断启迪学生的智慧、感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趣。

从宏观层面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具体层面坚持扎根地方,立足地方,深入推进校地合作化、协同化,为教育行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不断从生源质量、社会资源、教学团学、竞赛训练、实践应用、考试考核等环节进行综合改革与实践,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和优化完善,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化、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化、人才培养质量卓越化。

作者: 长江师范学院 何明

来源: 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