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老杨带出“一群杨”,专帮百姓忙

半月谈记者 吴燕霞

如今,基层社区纠纷复杂多样,社区居民需求日益多元,调动多元力量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是各地探索基层社区治理的重点。在重庆九龙坡区,有一群“老杨”,他们组建“老杨群工”服务队伍,线上线下服务群众,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成为重庆版的“朝阳群众”“西城大妈”。

“有事找老杨”

邻里间因为安装空调外机闹了两三个月的矛盾,经过“老杨”多次调解,终于握手言欢;郁郁不得志,扬言报复社会的中年男子,经过“老杨”专业的心理分析和疏导,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潜藏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被有效化解……

在重庆九龙坡区,“有事找老杨”是许多居民遇到难事时的共同选择,这个“老杨”似乎无处不在又神通广大,他到底是谁?

“老杨”的原型是重庆市九龙坡区扎根基层30余年的综治工作者杨永根,他牵头调解矛盾纠纷近2500件次,让一个个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化解和妥善解决,群众亲切称呼他为“老杨”。

通过发掘、总结杨永根等优秀综治工作者身上的好经验好做法,九龙坡区总结出一套群众工作秘笈—— “老杨群众工作方法”,并在杨家坪街道和九龙镇试点运行。

试运行期间效果显著,民意调查显示,两个镇街的信访投诉、矛盾纠纷双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上升,良好的口碑让“老杨”成为远近闻名的“解忧”代言人。“一群杨”逐渐被带动起来。

2019年4月,九龙坡将“老杨群众工作方法”提炼总结,并在全区推广,“老杨群工”成了社区治理新品牌。

半月谈杨继学(半月谈老杨带出)(1)

人人都能做“老杨”

“老杨在不在?”在九龙坡区二郎街道同天苑社区的“老杨群众工作室”,时常有辖区居民找上门来寻求“老杨”的帮助,今年67岁的人民调解员徐祥阿姨便是其中一位“老杨”。

作为辖区居民,徐阿姨为人正派,办事公道,与许多中老年居民关系紧密,每当大家遇到难题时,都指名要徐阿姨调解。

“类似家庭纠纷、婆媳矛盾,我都能处理好。”徐阿姨说,“我是过来人,能理解大家的心情,调解时更有针对性。”

如今,“老杨群工”已在组织体系、建设标准、运行方式、工作方法、工作机制方面实现标准化运作。九龙坡区建立起1个区级“老杨群工中心”、13个镇街“老杨群工站”、161个村社“老杨群工室”、3000多个网格的“老杨群工点”。“老杨群工”延伸到了基层的每个神经末梢。

在九龙坡区,只要你愿意为社区建设献一份力,你就可以是“老杨”。“老杨”变成“一群杨”。党员干部、居民代表、志愿者、社工、社会单位、社会组织等力量都变成了“老杨”。他们长期跟踪关注、协调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让每个社会细胞在微治理中释放大能量。

“群杨战术”解纠纷

“我的住房问题什么时候解决?不给个说法,我就要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让你们好看!”某天下午,在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老杨群众工作站”,一位中年男子气势汹汹地走了进来,心理咨询师赵蕾忙站起来说道:“我是‘老杨’,有什么可以帮您?”

赵蕾将男子带到了专门为辖区居民提供公益心理健康服务的“小蕾花开”工作室。一番沟通下来,赵蕾发现,所谓住房问题只是点燃男子爆裂情绪的导火索,男子从小是孤儿没有得到过家庭温暖,近期还因失业没了经济来源,故处于精神困顿之中,内心压力得不到有效化解。

赵蕾忙联系工作站的其他“老杨”们一起讨论解决方案。经过“老杨”们的协力跟踪调解与疏导,男子的情绪逐渐稳定,其住房问题也得到妥善解决。

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小蕾花开”厚厚的服务档案里,记录着“老杨”们疏导亲子关系、邻里关系,化解青少年问题、成年人心理问题的种种努力。

在九龙坡区,像赵蕾这样拥有专业资质的“老杨”还有不少,包括律师、专业义工、警察、大学老师……以专业化团队实施“群杨战术”,提升基层处理矛盾、消化压力、服务群众的能力,一体化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正在构建中。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