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车厘子价格确实让不少人基本实现了“车厘子”自由,随着车里价格的崩盘,原先100元左右的车厘子直接到了8元左右,也出现了让人啼笑皆非的个别哄抢场面。那么,是我们吃不起车厘子,还是说我们吃不起品牌后的车厘子。毕竟,在我国也有种植,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樱桃,但改了个名字为何就这么值钱呢?戴着进口皇冠的樱桃摇身一变变成了百元一斤的车厘子。到底我们抢着吃的是车厘子还是品牌,或者说是我们的虚荣心?

车厘子现状如何(车厘子崩盘后的思考)(1)

荳子解析:

一、车厘子崩盘后的思考?劣币驱良币总被市场淘汰

尽管我们不愿意承认,但是车厘子这种简单水果为什么这么贵,确实没有认真地去思考过。就好比简单的猕猴桃,在国内的价格是多少和澳洲进口的奇异果价格又是多少呢?在本质上看欧洲的奇异我还是从我国的猕猴桃培育出来,那么为什么会造成澳洲的奇异果的价格是国内猕猴桃价格的几十倍呢?而近期车厘子价格崩盘,或许可以让我们冷静下来去思考一下农产品到底是死撑品牌还是回归本质这个新的问题。

荳子说:我认为同质不同价是我国农产品和外国农产品的核心差距。当然,我这里说的“同质”是说农产品的品类、规格等等一致,而不是完全的一样。就好像车厘子和樱桃在本质上是同一种水果,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国内的樱桃少有问津,进口的车厘子就是高价的供不应求的情况呢。

这我们就需要考虑到一个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溢价的事情,正是因为西方农业大国采取标准化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还不断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牌效果。让市场接受并认可了他们的农产品是这个价格。而反观国内,不少的农户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销售权和价格优势都是提早销售,及时这些水果还没有到达成熟的时间,也依然如此。长此以往也就造成了市场对于国内农产品包括水果等等形成了较差的负面感觉。比如香蕉是青的,芒果是涩的,苹果是不酥脆的,猕猴桃是硬邦邦的,车厘子还是苦的。

车厘子现状如何(车厘子崩盘后的思考)(2)

荳子说:正是因为这种少数人的做法,才导致了整个市场,对于国内农产品的接受程度不断地降低。劣币驱良币的作用下,不少的地方特长也逐步地市场淘汰,被消费者放弃。我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上,追名逐利,寻求利益最大化,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农产品作为一个国家的民生支柱和稳定基础,很多时候是不能炒作和资本运作的。这其中包括我们常见的“天价猪肉”,高价玉米,向前葱,蒜你狠等等。但如果我们只是看到局部的利益,还没有看到整个农产品市场的长期发展和整个国家在未来地球村的位置的话,那么未来我国的农产品,将很难在世界的农产品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死撑品牌和回归价值,哪条才是造福农民的路

在农业领域有一定深耕的朋友都会知道,欧美的农业强国之所以能在200年的历史上超过我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强国而非农业大国,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里面就包括标准化生产,提升品牌价值等等。正是有了这两方面的严格把控,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赢得更多的口碑,也才能在未来的世界农产品市场中逐步地提高产品的价值和价格。最终形成具有特别属性的品牌溢价,不断地为自身的农产品赋能。

车厘子现状如何(车厘子崩盘后的思考)(3)

荳子说:在我看来,车厘子价格的崩盘只是一个案例,也真真切切地然给我们看到了国内农产品被逐步做坏,做没了的典型案例。之所以会造成这么大的市场发展只是因为车厘子进口的,而不像猕猴桃那样是国内的。这是我们刻意忽略还是不想提及呢?国内有过这样的经历的农产品还少吗?比如,安溪的铁观音,北京的狗不理包子,江淮地区的沙糖桔,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比比皆是。但为什么就是不能引起国人的重视呢?当我们为了疯抢进口的车厘子和澳洲的奇异果的时候,不知道多少外国人都在笑话呢?

所以,我认为,逐步提高国内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有效的市场监控,才能让农产品的价值回归,不断地做大做强,才有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一天。你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