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商品房有哪些坑(京房回忆114十六年过去了)(1)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本系列只是回忆,钩沉北京20多年来的楼市片段。随笔而已,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肯定有记忆出错的地方,欢迎批评,反正我也不改,凑合看个乐呵儿吧。

朋友公司有个麻烦事儿,非常的麻烦,听得我幸灾乐祸的,一点儿都不希望他们解决这个两败俱伤的麻烦事儿。

他们公司没有房地产业务,从来都不沾边儿。但老板在很早的时候,2003年之前押了一批房子,也就是抵账过来的。之后在房价上涨之后卖掉了一些,最后剩了海淀某小区的几套不能办房本儿的。

到了2006年的时候可以办手续了,老板犯了犹豫。按理说是应该卖掉,可是看着房价上涨又有点儿舍不得,可不卖掉的话又拿不到流动资金,这怎么办?

朋友当时就给他老板出了主意,找人“背房”不就行了,两全其美。这是当年房地产公司的常用融资手段,就是房子不好卖公司又缺钱的时候,找几个员工或朋友借他们的名义办理买房手续,真实的目的是“骗贷”。

那背房的人好找吗?好找,给点儿钱不就得了,当年没有限购政策,无所谓名下几套房。于是就开出了条件,只要愿意给公司背房,那就可以免费居住。贷款由公司还,和名义上的买房人无关,只是将来老板卖房时配合办手续就行了。

这么好的条件谁不抢着干啊?员工们都是图的免费住房子,没房的不用再租房了,有房的可以租出去,自己住哪套都行,一年好几万的房租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之后这些年里房价上涨,员工们也逐渐离职,几个背房的都在临走前配合老板把房给卖了,双方合适,一拍两散。但最后剩了三套房出麻烦了,至今无法解决。

这仨人都是无房户,也就是名下只有这套背着的房子。他们当年并不是没钱买不起,只是钱不多买不了太大的。或者也有买不起的吧,我也不知道。反正这仨人都加入了当年的“不买房联盟”,也就是房价不下跌到三毛钱两套就坚决不买。所以见到公司有免费的房子让住就动心了,正合适,自己不用买房也能住大房子,何乐而不为呢?

但之后这些人就别扭了。房价从2006年之后就暴涨,2007年翻了一番,2010年又翻了一番,2016年还是接近翻了一番。当时这些房子才1万块钱左右,现在已经是10万买不到了。

在这十多年里,老板找过他们好几次了要卖房套现。但哥儿仨拧成了一股绳,坚决不配合。开始是拿购房资格说事儿,耽误了他们自己买房的贷款额度。2016年之后干脆是不认账了,就说当年这房子就是他们自己买的,反正就是胡搅蛮缠吧,说什么都不把房还给老板了。

朋友已经为这三套房头疼N多年了,毕竟现在价值4/5000万呢。这仨人的诉求就是按当年的价格买下,把公司还的贷款退给老板就行了。那这事儿就没法儿谈了,当年每套房才价值100来万,现在随便就上千万,怎么聊啊?

今天朋友想起我来了,问怎么办?怎么办,凉拌呗,老板活该,当年肯定是协议签订得不清不楚的,所以才给哥儿仨留下了把柄,要不然早就上法院给要回来了。这时间拖得越长越没法儿办,仨人肯定想的是把老板给拖死,公司倒闭了跑路了才好呢。

朋友说他们老板也知道是这种情况,现在好歹是哥儿仨都不敢卖房,但再往后说不好了,毕竟是人家的名字,真要是给处理了就更麻烦了。

活该,都活该,老板骗贷本来就是违法的,现在弄不好就连房子都没了。这仨人也别扭,虽说是名下有房子,但真敢处置吗?上千万的财产,搁谁都是值得玩儿命的巨额财富了。谁让他们当年不自己买房呢,也是活该。

谁让他们当年不买房的?谁组织的“中国不买房联盟”?

邹涛,一个在深圳打拼的湖南人,就是他当年组织了这个联盟,掀起了震动中国地产界的运动。

这个人好像是做建材生意的吧,反正也跟房地产沾边儿。但没赚到什么钱,或者是赚到钱的时候没买房,等想买的时候买不起了。

那轮行情是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的,深圳提前启动,到2006年初就涨了足有50%。这邹涛自然就急了,在网上大肆宣传房价太贵,开发商太黑,监管层不作为什么的。当然吐槽的还有一个群体,就是买房人太傻,明知道房价这么高还去买,这不是送死吗?

这人挺有煽动力,弄不好就有“表演型人格”。反正那几年他的新闻不断,一会儿是要竞选人大代表了,一会儿是给国务院写请愿书了,好像还闹出个变卖家当要隐居的闹剧,全部身家都卖了才换回来5000块钱,买不了一平米。

大概是在2006年的春天,五一之前,“不买房联盟”在深圳成立了。发出了个倡议书,内容就是“至少三年不买房,坚决不当房奴”。

开始的影响并不大,因为他们是在深圳当地网站上组织的,其他城市都不知道。但后来“中城联盟”,也就是王石冯仑等人组织的中国城市开发商联盟开了个会,会上冯仑拿这件事儿当段子调侃了一番。最终结论很刺激人:房奴活该,谁让你挣得少还买房的,你不会等攒足了或挣得多了再买啊?活该!

这几个“活该”太扎心了,合着买了你们的房,让你们开发商赚了钱还得骂我们。这让房奴们感受到“人傻钱少,被卖了还帮人数钱”的感觉了。于是这两件事儿被结合了起来,一下子闹得全国人尽皆知,至少是想买房的和刚买完房的都知道了。

再之后这邹涛就借题发挥呗,在北京上海等地也找了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成立了分会,也号召大家加入“中国不买房联盟”。但北京的影响力好像不太大,我没听说什么参加的,估计也就万把人吧,在整个想买房的群体中沧海一粟。

但这影响大啊,看热闹的不嫌事儿大。于是所有媒体都跟进,再加上当时的房价确实是涨得快,舆论一度真的达到了沸腾的程度。朋友公司的这仨人估计就是当时加入的联盟,其实就是个松散的组织,相当于QQ群,没什么太大意思,更没有约束力。

当时北京要说影响力更大的是另一个人,于凌罡,但这人的主张不是不买房,而是联合起来自己拿地自己盖房,相当于合资当开发商。巧了,他们找的帮助盖房的也是冯仑,这事儿就有点儿扯了,也不知道冯仑是哪头儿的。一边儿调侃房奴,一边儿帮着刚需盖房,什么便宜都占,典型的开发商嘴脸。

“房奴”的定义也是那个时期提出的,标准就是月供占到收入30-50%的贷款买房人,换算成具体金额就是2/3000块钱。别觉得少,这在当年是很大的数字了,毕竟当时北京的平均工资也不过就是3000多块钱,很多人还挣不到这个数儿呢。

2006年,我所在公司的售楼员底薪都是1200,主管级4000,经理6000,总监级8000-1万,这就已经算高薪了。2007年我去成都、重庆、武汉等二线城市,职能部门普通员工的工资也就是2000块钱。

还有乐事儿呢,在沈阳的时候我把前台的工资标准按北京的给发下去了,结果不到3000块钱竟然招来了几个模特儿级别的,一上班吓我一跳。当地同事以为这是我的营销策略,给楼盘创形象,其实那是我犯迷糊了,只能将错就错。这也说明当时普通人挣的钱很低,跟今天没法儿比。当然今天也不高,北京拿不到5000块钱的都有的是,但北京现在的平均月供早就上万了。

房奴这词儿真正的火起来要在2007年,当年年底的房展会上,有个姓梁的艺术家搞了个行为艺术,把自己弄得跟古代囚犯似的,枷锁铁链的都挂在身上,那个枷的外形就是按户型图做的,上写两个大字“房奴”。

这事儿太有卖点了,那肯定是轰动全国呗。然后就出现了好几个跟风者,都是Cosplay角色扮演,男的女的,站的坐的还有地上爬的,乱七八糟的,你方唱罢我登场。

尤其当时已经是楼市行情的强弩之末,在宏观调控之下,各地房价都有下跌的趋势。王石就是在那几天提出了震动全国的“拐点论”,把自己和万科都送上了风口浪尖,之后一系列的风波都是由此引发,万科甚至在南京被罚款4000万。第二年王石更是流年不利,捐款门事件爆发,弄得他差点儿下台。所以大佬们必须管住自己这张嘴,谨言慎行,避免树大招风成为靶子。

不说这些了,还说当年的这不买房联盟吧。这其实就是个噱头,那几年各种唱衰楼市的言论达到顶峰,牛刀、时寒冰、曹建海、谢国忠,还有什么酋长、辣姜,很多很多都认为房价必定暴跌,至少跌去一半。

可是,到2007年底北京的房价已经达到1.3万均价以上,比2005年的5000,2006年的6000翻番都不止,就算是跌去一半也回不到当年了,那这是否下跌的还有意义吗?当然到2008年确实跌了,到年底跌倒了1万左右,30%。

奇怪的事情也就随着暴跌发生了。应该是2008年的夏天或秋天,有人找到我,说不卖房联盟的人要找我谈谈买房的事儿。这家伙,太绕脖子了,既然不买房那还找我干什么,我是卖房的啊,他们不会是要来砸场子吧?

中间人说不是,是他们想组织团购,要一个最低的折扣。我也不知道这事儿是真是假,总觉得说不出来的别扭。在房价6000的时候要求大家三年不买房,然后刚两年又要号召在1万多的价位上抄底,这是什么逻辑啊?

反正我认为这是一场闹剧,也就根本没谈,怕万一房子卖不掉还惹一堆麻烦事儿,实在犯不上。他们应该也没组织成功,这人设实在转变得太邪乎了,相当于中医粉组织大家买西药,爱狗人士号召吃狗肉,纯属自己糟蹋自己,没意思。

之后也经常听到不买房联盟的消息,但都是炒作而已,谁都知道不可能成功。直到2010年,北京房价达到最顶峰2.5万的时候。邹涛突然出来道歉了,说对不起当年听他号召不买房的刚需们……

具体内容我没记住。但之后的邹涛好像就成为投资专家了,还是实战型的,也不知道收益怎么样,教出了多少富豪。

2006年是个重要的楼市节点,房价就是从那年真正起飞的,列几个当年的网红盘吧,看看买了的没买的都什么感受。

70年商品房有哪些坑(京房回忆114十六年过去了)(2)

70年商品房有哪些坑(京房回忆114十六年过去了)(3)

70年商品房有哪些坑(京房回忆114十六年过去了)(4)

就这些吧,这就是当年“中国不买房联盟”时期的北京房价,到现在什么情况了自己比较,我就不再扎心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以后房价还能这样大涨,只是列出个历史行情而已。至于以后怎样要看政策和货币发行量,但大涨是基本不可能了,顶多是个保值工具。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众号,有房产相关问题,点击“免费咨询”私信提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