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套路依旧,玩法却在多样,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端游云顶为什么没有段位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端游云顶为什么没有段位框(冲榜越来越难于是ASO)

端游云顶为什么没有段位框

导语:

套路依旧,玩法却在多样。

新年以来榜单一日一变,App Store频繁发生连续的锁榜、清榜也引人注意,笔者发现,苹果动作的背后与机刷冲榜猖狂有关,而ASO、刷榜公司的新业务iOS联运也在一点点蚕食App Store。

APP应用也加入冲榜大军 新游上线怎么办?

回顾2016年,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流量去哪儿。相比安卓,iOS的买量渠道相对单一,但用户获取越来越难,获取成本上涨已经是行业里人尽皆知的事实。用户获取成本贵的什么程度?连刷榜都是一门亏本生意。

此前笔者曾与多位CP交流,询问过他们新游戏上线是否冲榜,得到的回答是:“除了各别大IP或是战略级产品必冲之外,其余产品均要看情况而定。”

要知道在iOS平台上线游戏,按照“国内传统”,游戏厂商通常会采用冲榜的方式获取高排名,进而增加自然用户导入量,同时获得曝光度。而为什么在最近,游戏厂商连冲榜都不冲了?

一方面是CP感受到榜单排名的自然导量下降,买量竞争激烈,在获取用户成本升高下只能集中优势资源;另一方面,用户挑选游戏的倾向性明显,也认知到榜单头部应为腾讯网易系产品,冲榜抢排名逐渐失去了意义,反而TOP20-50的排名价值提升。

(近日的App Store免费总榜,相比于以前满屏游戏,现在APP应用在占领头部位置)

同时在2016年,大量直播、电商、金融类APP也成为游戏买量的竞争对手。据业内人士透露,电商APP对一个iOS新增用户的成本接受度在150元左右。除个别某大厂推手游时出现过300元一个A的情况外,大多数游戏公司买量不具备优势,在某些节假日尤为明显。

不冲榜了后 ASO、刷榜公司的新业务:iOS游戏联运

在2016年的时候,市场上有大量的应用类APP有刷榜需求,但刷榜公司服务客户的那些APP有很大一部分由于资本寒冬,刷榜不动了,不得已机刷游戏类APP盛行。

首先,我们科普下刷榜公司的两种刷榜手段:机刷和协议刷。

机刷ASO,主要是通过机器以及系列破解苹果算法,操作苹果账号的定向行为(搜索关键词-点击-下载)来实现关键词排名提升的过程。机刷的特点有:

1、机刷比较快,最快的话,第二天即可达到排名。

2、机刷性价比高。高热度关键词,一般是批量价格。

3、机刷可以保排名。

另一种协议刷,业内称之为核弹。原理是利用破解苹果App Sotre报文协议,利用多地服务器或云及各地区VPN在段时间内完成大量苹果APPPLE ID 模拟用户搜索和下载行为。由于这种操作不需要真机,同时不会真正做APP的下载等操作(通过封包方式欺骗苹果APP Store服务器),所以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大量搜索下载行为(在一到两个小时甚至可以完成10万计的搜索下载行为),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在苹果的搜索排名。

如果细心留意App Store榜单,在免费榜出现过大量的博彩游戏,而免费、付费、畅销榜上,总有一些上线不足10天却又难查到信息的不知名游戏——通常这些游戏存在时间都不会很长,而过一段时间后又都会被苹果下架。即使现在依旧能够找到类似的产品。它们无一例外都是通过刷榜上来,而又频繁被下架。依靠协议刷、机刷多个包轮流更新iCON、更新ID的方式刷榜。据内部人士透露,西安的机刷公司占据了国内机刷市场的70%-80%。

其实这些就是刷榜、ASO公司,在传统的冲榜业务成本上升、市场看冷后开发的新业务:游戏联运。据一位参与合作联运过的CP介绍,刷榜公司有长尾量,分包给对方做免费榜、付费榜联运,产生收益3:7分成(CP获得30%),刷榜公司承担ASO及刷榜费用。而这种联运方式在用户付费上通过第三方支付完成(上传时关闭)。

游戏联运的优点在于,一方面绕开了苹果的官方支付,同时也规避了苹果的账期。在合作联运上,CP与ASO公司开始前会有一定的沟通,避免与厂商自己所推的产品有冲突,一般会界定用词和所打榜单。尽量规避与自己产品的竞争。对厂商而言,借助ASO公司的能力去覆盖更多的用户。

新的联运,换皮套路依旧

2016年对大多数游戏公司都是考验,在腾讯、网易等巨头的影响下,这一年虽然爆款不断,但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与用户需求的变化,促使着整个行业都祛除了当年的冲动,恢复了思考和沉淀,当年那个玩法简单、玩法野蛮的时代已经过去,精细化的产品、细分化的运营以及有细分的推广合作模式正在成为主流。

但实际上,这些刷榜公司所谓的联运,并没有在游戏玩法、游戏内容上有多少创新,只不过是利用原本刷榜的流量,去充进一些山寨换皮的游戏,造成游戏繁荣的幻觉——反正对于刷榜公司来说,流量是现成的,何不去弄个山寨游戏来联运变现。

比如“苹果36技术”,利用苹果小额支付漏洞实现的刷单套下技术,让很多CP损失惨重;还有苹果助手中的一些私服游戏,其实大部分私服都是官方游戏换个名字,然后充值比例被调整的极其变态,其中也不乏有大量粗制滥造的游戏,充值比例惊人。同时很多类似的僵尸游戏或是代理的垃圾游戏,随便租一个云服务器,然后上线,每个月运营成本仅千元,只要有人玩基本就可以赚回本。助手平台可以随便挂着又不像苹果平台审核那么严。

这种做法成本很低,代理一个山寨游戏也不需要太多成本——可以零版权金拿到很多过时的产品,这些产品已经不赚钱了,CP们的重视度不够,随便改改就可以变成一个充值跟属性都变态一些游戏,然后坐等数钱。

行业正规化时代的到来,虽然人口红利已经消退,但仍然还有大量非游戏玩家待转化,纯靠买量左手倒右手这样的把戏,也说明了流量已快到瓶颈。等经过这一轮洗礼和变革后,中国游戏市场也许会回到内容营销去挖掘更多的新用户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