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牛图》是唐朝韩滉创作的黄麻纸本设色画,又名《唐韩滉五牛图》,该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五牛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五牛图》画卷上无作者名款,在拖尾的后纸上有赵孟頫、孔克标、项元汴、弘历、金农等自元及明至清十四家题记。《清河书画舫》、《珊瑚网》、《郁氏书画题跋记》、《六研斋笔记》、《大观录》、《石渠宝笈续篇》等书均有著录。《五牛图》的身份家世当是清晰而明确的。乾隆在画中的题诗是“一牛络首四牛闲,弘景高情想象间;舐龁讵唯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

唐韩滉五牛图介绍(韩滉五牛图鉴赏)(1)

空间布局,别出心裁

《五牛图》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画家将空间平面化,将五牛看似平列由卷右向左展开。除了第五头牛有疏枝枯树外,画面上全无背景,极为空疏通畅。五头牛皮色各异,姿态不同,但或前奔、或啮草、或回眸、或沉竚,声气相应,是一个完整的空间。特别正中一头牛,不是侧立之姿,却是正对前方,竚立不动,这就打破了空间的单一,而显得错综变化,空间的深度由此突现出来,拓开了空间的空寥和想象。这种注重空间的完美,变化多姿,从左右正侧多视角的把握对象,这种透彻的空间感,在唐代韩滉的笔下,就有如此绝妙的表现,皆可透露出韩滉的审美品格,独绝个性。

寓意深厚,生动传神

乾隆已经注意到《五牛图》中“一牛络首四牛闲”,而体会“要因问喘识民艰”,大有寓意。其左侧一牛头上络着红绳带,而受羁绊,其他四条牛则自由的奔行回首,对比中有意蕴有想象。除了整体的气势流贯,诗意空间和寄托蕴含之外,还在于备极生动,极为传神。《五牛图》中五只牛眼睛好像都会动,相为呼应,闪着光似的。耳朵姿态各异,也在动。犹其是每条牛的双角,都是活的。或圆弯、或上翘、或平展、或前伸、极为传神。无声而动,机具感染力。这是韩滉艺术超妙入神的表现力。《五牛图》画牛、用墨偏淡,线柔中带刚,牛的体积感、重量感、跃然纸上。整幅画偏于素淡,棕黄为主调,却以黑白、乳花相映衬,将五牛健硕的体魄设色生动。其中一牛以红色粗绳络首,如果将此牛置于五牛当中,则红色会跳眼,破坏画面。韩滉却巧妙地将此牛置于最左端,既不刺眼,又含蓄入味。全卷笼于极为雅淡又绚丽的统一之中。

第一头牛:络首而立,体态丰腴,凝神若有所思,双眼露出倔强的个性。

唐韩滉五牛图介绍(韩滉五牛图鉴赏)(2)

第二头牛:黄牛,躯体高大,峻角耸立,回首而顾。

唐韩滉五牛图介绍(韩滉五牛图鉴赏)(3)

第三头牛:深赭色老牛,筋骨嶙峋,耸背而鸣,白嘴皓眉,老态龙钟。

唐韩滉五牛图介绍(韩滉五牛图鉴赏)(4)

第四头牛:黑白杂花牛,身躯硕大,翘首摇尾,步履稳健。

唐韩滉五牛图介绍(韩滉五牛图鉴赏)(5)

第五头牛:棕色老牛,描绘的是一边咬着东西一边在杂木旁蹭痒痒的情状,意态悠闲。

唐韩滉五牛图介绍(韩滉五牛图鉴赏)(6)

名家点评:

元代画家赵孟頫:“五牛神气磊落,稀世名笔也。”

明代文学家、书画家李日华《六研斋笔记》:“(《五牛图》)虽着色取相,而骨骼转折筋肉缠裹处,皆以粗笔辣手取之,如吴道子佛像衣纹,无一弱笔求工之意,然久对之,神气溢出如生,所以为千古绝迹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