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六朝古都,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之称,经济排名跻身全国前十。但是始终没有办法摆脱“千年老二”的帽子,长期被人压着一头。

作为江苏省会的南京,甚至在江苏省内,一直很没有什么存在感,这究竟为何?

南京市经济支柱(南京六朝古都GDP跻身全国十强)(1)

第一 地理位置特殊

南京市经济支柱(南京六朝古都GDP跻身全国十强)(2)

一起来看一下江苏省的地图,你会发现南京位于江苏省的西南角,四面当中有三面都是跟安徽省相连的。所以很多江苏的朋友会趣称南京为徽京,这个徽自然就指的是安徽。

徽京这称呼也是对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城市,且能产生跨省影响的能力以及气度的正面认同和肯定。

南京离安徽的马鞍山是非常的近,比离江苏省内的任何一个城市的距离都要更短,南京南站到马鞍山的高铁都不到20分钟。

一个小插曲,一则正经严肃的官方通知,却自带了“段子”属性。

南京市经济支柱(南京六朝古都GDP跻身全国十强)(3)

2021年11月安徽省马鞍山市委宣传部官微@马鞍山发布 发布了一则“友情提示”:告知市民当地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亮点是,微博专门强调:“特别提醒:南京是省外,要做的。每日通勤往返的人隔一天做一次即可。”

一次还不够,随后,@马鞍山发布 转发了上述微博,再次提醒:“南京是省外”。

这引起了网友们的兴趣,很多人调侃,“南京是‘徽京’,实锤了!”

换做别的城市,如此官方提醒,大家会觉得多此一举。但对于马鞍山,这是很有必要的。不少马鞍山网友就表示,“提示很细致,值得点赞!”

南京市经济支柱(南京六朝古都GDP跻身全国十强)(4)

可见,平时安徽人压根,就没把这个南京,当成省外的城市来看。

好多马鞍山人民去南京的次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去自己省会城市合肥的次数,会因为日常生活中与南京的接触频繁,而无意中忽视了这一常识。

第二 文化差异明显

江苏省沿海面积小省,经济非常发达,却有截然不同的三种历史文化

苏北,更靠近北方,是中原文化;

苏中,以南京为代表,是江淮文化;

苏南,主要就是苏锡常,是吴文化。

南京市经济支柱(南京六朝古都GDP跻身全国十强)(5)

文化一旦有差异的话,自然融入也就会有点难度,“散是满天星,聚是苏大强”,被网友戏称的“散装江苏”可谓是威名在外。

我听一江苏朋友打趣道:如果哪一天苏南人民和苏北人民不吵架了,那估计都是在调侃南京了。

南京市经济支柱(南京六朝古都GDP跻身全国十强)(6)

第三 省会首位度低

南京一直是被苏州压着一头,而且差距还不小。不过其实说实话,这个南京被人压着一头,不是南京弱,是苏州太强了。毕竟放眼全国,是苏州对手的都没有几个城市。

不管怎么样,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如果你的经济没有办法排在首位,自然那就会容易有一些争议了。还有一点南京不但不是首位,而且和排名第三第四的无锡、南通,好像也没有拉开多大的差距。

南京市经济支柱(南京六朝古都GDP跻身全国十强)(7)

关键就是江苏这几个经济比较强的地方,他们觉得自己的强,不是受省会城市南京的恩惠。主要是来自于上海老大哥,所以南京一直在反复强调如何提高省会城市的首位度。给大家普及一下,什么叫作省会首位度,指的是省会的GDP占全省的比重,占比越高,首位度越高,反之亦然。

首位度超过30%的城市,就可以被定义为一省独大了,而南京的首位度是14.06%,排名全国倒数第二的位置。毕竟在强手如林的江苏,南京的实力被严重“稀释”了。

南京市经济支柱(南京六朝古都GDP跻身全国十强)(8)

其实这几年南京发展的还是不错的,如果把南京放到全国范围来看,那也是全国十强,并且南京的科教文卫在江苏省内是绝对的领先。

南京市经济支柱(南京六朝古都GDP跻身全国十强)(9)

南京虽然名头确实够响亮,但在众多的江苏实力派城市面前,这老大当的多少还是有些力不从心啊。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