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福厦高铁厦门北站何时动工(福厦高铁厦门北站开工在即)(1)

台海网12月1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崔晓旭通讯员吴玮珵厦门市交通运输局供图)厦门新高铁站——福厦高铁厦门北站(以下简称“新北站”)站房计划于近期动工,2022下半年将与福厦高铁主线同步建成。

昨天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福厦高铁厦门北站建设情况,站房效果图首次曝光。

据悉,新北站是福厦高铁的一个重要站点,是继厦门站、厦门北站之后,厦门新添的又一个大型铁路客运站。

为何要建?现有线路难以扩容增加运力

厦门已有厦门北站,为何还要再建一个厦门高铁车站(新北站)?

据了解,现有的福厦线列车运行时速为200公里左右,也是全国最繁忙的城际铁路之一,上座率常达100%。现有的线路难以扩容增加运力,因此要建一条更高速的铁路客运专线。

福厦客专按照350公里的时速设计,从福州到漳州全程约300公里,届时从福州直达厦门的时间将缩短至50分钟以内。这将是省内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而且福厦高铁将接入合福高铁,极大提升沿线城市交通出行效率。

建在哪里?选址现有厦门北站的北侧

新北站位于集美区后溪镇,用地面积约10公顷,选址于现有厦门北站的北侧,与厦门北站平行布置。

新北站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新建站房工程和新建综合交通配套设施工程。

新建站房工程总面积约13.92万平方米,其中主站房面积为4.93万平方米,站房附属设施、新旧站房连接大厅及站台雨棚等建筑面积约8.99万平方米。新北站站场规模为7台15线,其中基本站台1座,岛式站台6座。

新建综合交通配套设施工程,含出租车、网约车、BRT、公交及地铁等城市换乘通廊等,面积约7.33万平方米。

设计方案延续厦门北站站房设计特色

主站房是新北站的重头戏,设计主要延续既有厦门北站站房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貌,使两者形成统一的整体,同时又体现个性和特色。

在空间关系上,延续传统建筑中轴对称的布局,新老站房南北并列设置,中间设立两个场站(BRT和公交场)。在站内布局上,新北站房采用动车北站高架站房模式,旅客进出站同样是采用“上进下出”,延续老站房空间尺度比例,各楼层标高也与现有北站一致,候车大厅相互贯通无缝衔接,方便旅客出行和换乘。

在站房外观上,设计体现“文化传承,丝路远航”的设计理念,采用“坡屋面、立面柱廊、拱顶”等形式传承老站房闽南及嘉庚建筑风格,与既有厦门北站外观上相互呼应。整体造型气势恢宏、美观大方,既体现对传统历史的呼应,又包含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展望。

如何建?建设无缝对接的综合交通枢纽

市铁路建设指挥部技术顾问涂斌介绍,新北站不仅仅是一个高铁车站,还注重交通组织设计,实现了为旅客出行提供最大便利的理念,即利用新老站房交汇空间与周边区域,按“四合标准”中的“交通综合、站城融合、功能聚合、绿色集合”要求,配套公交、地铁、BRT等多种交通工具,建设无缝对接的综合交通枢纽。

交通综合立体协同、分区疏解

以“公共交通优先、换乘便捷”为设计准则,采用立体协同、分区疏解的理念,以车站为核心,优化交通结构。新建站房北侧布置高架落客车道,与南侧既有站高架落客区共同承担个体交通落客;在“夹心地”两侧设置公交、BRT的交通环线,同时在地下空间与地铁1、4号线无缝对接,实现多点进站。

这样一来,各交通体系既相对独立又便于换乘,实现个体交通与公共交通的分离,极大提升出行效率和出行环境的舒适性。

站城融合打造旅客集散广场

新建站房与广场互融。通过北侧高架落客平台、地面城市通廊分别与长途车场,岩兴路北侧地块、南侧既有车站相联通,实现城市的互联互通。

营造夹心地广场的友好城市界面。在两场夹心地,结合中部进站系统及地铁客流,将其打造成旅客集散广场,使消极空间积极化。

功能聚合旅客无风雨便捷换乘

新北站在站城一体化理念基础上,充分融合“站”与“城”两种功能特质:新建站房由下至上分地下二层和地上三层,综合了轨道交通1号线、4号线站台层,轨道交通站厅层,地面广场层(国铁出站层),国铁进站层,国铁候车层等功能,保证从各个方向来的旅客进站空间距离最短。

紧邻出站厅,在新北站的北广场合理安排出租车、网约车和地下配套停车场,满足旅客无风雨的便捷换乘需求;以新北站为节点与周边城市交通配套、北广场地块综合开发、城市配套物业等相综合,实现了传统铁路客站单一功能向城市复合功能的转化。

绿色集合高铁出站可直达地铁

作为新时代具有标杆意义的铁路客站,结合厦门地形及气候特点,对防风、防雨、防晒等特殊气候特征进行专项研究和设计,作为5G时代的站房,将采用更多智能化控制体系,如智能引导系统、智能天窗,新风系统,光纤光导等新技术,达到铁路绿色客站三星标准。

另外,设置了高铁出站与地铁的直达通道,将来互认后可以实现不用出站直接进入地铁或国铁,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人群的交叉,为旅客出行带来最大的便利。

高铁进展厦门段架梁已完成333孔

福厦高铁从福州南站至漳州站全长278公里,共设7座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概算投资499亿元。厦门境内主线长48公里,线路穿跨翔安、同安、集美、海沧四个区。新建北高铁站房、进岛联络线和高铁动车所,概算投资约110亿元(含铁总批复的征地拆迁32亿元)。项目于2016年11月立项,2017年9月30日开工建设,计划2022年下半年建成开通。

目前,主线征迁于今年5月份在全省率先完成,油气管道(涉及中石化、中海油、华润燃气25.5公里)、电力迁改已进入扫尾阶段,预计年底完成。至今年11月30日为止,福厦高铁厦门段累计完成投资64亿元;主线路基、桥梁、隧道、涵洞等工程量完成75%,架梁从去年5月开始,已完成333孔。

进岛联络线(高铁引入厦门岛的联络线工程),全长约6.9公里,目前其控制性工程大帽山隧道已动工,联络线力争与高铁主线同步建成通车。

此外,为方便高铁线路两侧的交通往来,厦门规划建设41条跨越高铁的预留通道。其中2条与铁路合建已在2019年12月动工,其他通道将于明年上半年全面动工,计划与主线同步建成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