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留给人们的印象是能打老虎的勇者,能报家人之仇的武者,能血溅鸳鸯楼的力者,武松看起来如此强力,怎么能和软弱有关系?

武松其实是软弱的,他的软弱不是没拳头,任何时候拳头不能打出天地,只有枪杆子里出政权,拳头打出来的只有牢狱或破财。

如果拳头管用,他也不用被发配,也不用上梁山。个体面对社会,强力带来的只能是惩罚,而不是奖赏。武侠小说里的侠客是幻想,《水浒传》的是现实。

再强有力的个体,杀人犯罪都是跑路。但跑路的姿势各不相同,武松就是三无青年的跑路,跑到走投无路。

无背景的武松不受待见

武松的出场是在柴进庄上,一个人蹲在去茅房的走廊里烤火,被宋江一脚把火给踩到脸上。与宋江的待遇差别巨大,宋江上个茅房,柴进还得赶紧过来;即使是林冲,柴进也是非常客气,又是送银子又是写信推荐。为什么?因为这两人江湖上有威名,都是官府中人,哪怕是犯罪发配,都不影响其在柴进心中的地位。

武松是一个无业游民,是因口角打架跑路,连庄客都小瞧他,给柴进说他的不是,“每一个人不道他好”

知县给他一个都头做,并不是因为打虎,而是看他很大方,把1000贯赏钱给了猎户,“忠厚仁德”。按理说知县要提拔他,但武松告状时,知县帮钱不帮理。

关于武松的人生轨迹和性格发展史(看似强硬的武松是个被人看不起的三无青年)(1)

无钱没权没人怕他

武松与武大郎是同母异父兄弟,在寡妇母亲的养育过程中,一家人被欺负想想就是一直存在,一个侏儒被嘲笑,但抚养大了一个正常的弟弟,付出之多是可以想得到的。作为武松,内心自然对同甘共苦的哥哥依赖。

一个赤贫之家能有什么依靠,即使武松,打了架,也得被抓到衙门,武大每个月都得去捞人。武松还不如被杨志杀死的牛二,牛二这个无赖流氓,街上的人看到他都躲得远远的。武松跑路后,武大被欺负就理所当然了,浮浪子弟到家门骚扰潘金莲,以至只能从阳谷县搬到清河县。

在清河县,这么勇猛的好汉,按理谁都惧怕他, 但是王婆一伙就是把他大哥给毒死了,你说他们一伙会怕他吗?怕武松的只有那些做小本生意的邻居,看到明晃晃的刀子,只能任武松指挥。

关于武松的人生轨迹和性格发展史(看似强硬的武松是个被人看不起的三无青年)(2)

在向县太爷告状的时候,县太爷认钱不认人,才不考虑你是受县城百姓观瞻过的能打死老虎的英雄。西门庆他们杀了武大,酒照喝,情照偷,有害怕武松吗?没有,在西门庆看来阳谷县他是完全可以摆平的,王婆能不了解西门庆的底吗?王婆有西门庆这个靠山,也没有怕武松,怕的话也就不敢做出那样的事了。

无路只能做行者

武松是孤独的,武大活着的时候,还有个大哥。大哥死后,他就只有宋江这个结拜兄弟了,宋江拉着他的手,当兄弟一样对待。所以,在血溅鸳鸯楼后,又遇到了宋江,与宋江推心置腹地聊天,谈到了招安。

武松没朋友,不像鲁智深,和谁都自来熟,总能遇到帮助他等人。武松就是独来独往,一个人打死老虎,一个人报仇,一个人逃亡,在柴进庄上和庄客搞不好,在路上差点被孙二娘做了人肉包子。

醉打蒋门神后,他以为施恩父子可以是靠山,没想到背景还是不够强大,被张都监陷害,此时他知道已经无路可走。兜兜转转,又落在孙二娘手中,又遇到宋江,首尾相应,只是武松留下的只是行者的背影。

关于武松的人生轨迹和性格发展史(看似强硬的武松是个被人看不起的三无青年)(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