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配乐观感更加 Equation——Hans Zimmer & Camille)【原创作品】

小王子电影的经典语录(即使在孤独星球)(1)

《小王子》国际版正式海报

2015年,“功夫熊猫之父”马克·奥斯本拍摄了一部“阅读率仅次于《圣经》”的法国经典《小王子》,在戛纳电影节电影放映结束时,收获了千名观众与媒体经久不息的掌声。

小王子电影的经典语录(即使在孤独星球)(2)

折纸的小王子

折纸的人物、缓缓飘落的五彩降落伞、围巾般轻飘的火红狐狸尾巴、金黄的麦浪、亮星般倾斜的小王子……借助梦工厂与皮克斯的视觉风格,导演将书本的故事作为戏中戏,演绎了现实里忧伤的人物如何寻回最初的童话。

从原著说起:《小王子》究竟在讲什么?

一个飞行员在沙漠坠机,遇到一个奇怪的男孩,他说自己住在一个遥远的星球,和一朵玫瑰作伴,然后来到地球,驯服了一只狐狸,与一条蛇达成了死亡协议。

看到这样一个憨傻稚气、闪闪烁烁的故事,成年人往往不明所以,他们看到一个作家用四年级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去写小王子的童真、和狐狸的深情、与玫瑰的爱情、对毒蛇的轻信,误以为它的受众也是儿童。可圣埃克苏佩里说,这是献给大人的故事。能看懂的大人,心里必然住着那个儿时的自己。

小王子电影的经典语录(即使在孤独星球)(3)

圣埃克苏佩里(1900.6.29-1944.7.31)

如果你依然困惑,我们不妨借助作者的生平,去找到故事中隐喻的本体,解开童话语言的密码。

飞行员与小王子都是圣埃克苏佩(以下简称“圣”)里化身,一个来自现实,一个存在于宵梦。玫瑰是圣的妻子康素罗·桑星,一个狂野的南非美人。她与玫瑰一样任性、虚荣、喜怒无常,时时需要别人的关注。她有哮喘,对空气的敏感就像小王子用玻璃罩保护起来的玫瑰。但她活泼、慧黠、充满了艺术气息,是那种迅速能在一个帽子里看到蛇吞大象的女人。

小王子电影的经典语录(即使在孤独星球)(4)

圣和妻子

像玫瑰折磨小王子一样,康苏罗折磨着圣埃克苏佩里。她挥霍成性,纵情玩乐,身边经常围绕一群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圣不想与她生活,但离开又让他痛苦,“缺少她的世界是一片黑暗”。这种矛盾被清晰地反映到小王子对玫瑰的情感里:

“如果有一个人爱上浩瀚星辰中独一无二的一朵花,那么这个人仰望天空的繁星时,就会感到无比幸福。但如果这朵花被羊吃了,对他来说,所有星光会在刹那间完全熄灭。”

小王子电影的经典语录(即使在孤独星球)(5)

沙漠里那只被驯养的小狐狸可能是圣在纽约的情人西尔维亚・赖因哈德。她向他抱怨等待的甜蜜与痛苦,“当我知道你将要到来,我的心就开始跳舞。”她为他的写作提供酒、可乐、煎鸡蛋、英国松饼与烛光。她的法语和他的英语一样烂,但他们的交流完全可以超越语言的界限,所以小狐狸说,“语言是误会的源头”。绵羊来自她的贵妇犬,玫瑰臆想的老虎来自她为他买的一只拳师犬。

小王子电影的经典语录(即使在孤独星球)(6)

狐狸要求小王子驯养她,并告诉他爱情的真谛

除此之外,小王子用来煮饭的火山来自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高原,面包树来自非洲的达喀尔,都是他早期驾驶飞机时看熟的风景,漫天繁星来自摩洛哥的尤比岛的夜空——圣曾独自在那一带的驻扎,那里半是海水,半是沙漠,“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地方”。水井来自他家乡里昂的一口井,忙碌的点灯人是他童年时代所居住的圣莫里斯城堡的一位点灯人,整个童话来自他的生活。

圣是飞行员,是航空史的先驱人物之一。飞行不仅给了他自由、明晰的思维,还有类似于上帝的高处视野。他既看到了“一场风沙可以毁灭一种文明”下生命的脆弱,也明白人必须要用行动赋予脆弱的生命以意义。于是他开始了写作生涯。

小王子电影的经典语录(即使在孤独星球)(7)

二战中的圣埃克苏佩里

鲜有人意识到,这个如梦如幻的童话是一个战争故事。这不仅体现在故事隐喻战争的疏离、恐惧、不确定,故事的创作就来自战争。法德战争时,法国被占领,圣是流亡到美国的空军。他希望美国能出手相救,但后者置身事外的孤立政策令他意志消沉。他与纽约生活格格不入,身体健康恶化,婚姻似乎也快要走到尽头。于是,他重新回到一个孩子的眼光审视这场战争和身处的世界,寻找慰借和出路。

小王子电影的经典语录(即使在孤独星球)(8)

醉心权势的孤独国王

小王子从星星到沙漠,遇到了国王、酒鬼、学者、商人、点灯人,他们只对数字感兴趣,却对星星和花朵漠不关心。因为他们都是活在“观念”之中的人,意识不到生活的意义就在于生活本身,而不是那些荒唐的编号。在他看来,法国战败的根源恰恰在于意义的迷失。

就像小王子说的,真正重要的东西都是眼睛看不到的,要用心去看。就像故事开头那幅奇怪的画,小孩子看到蛇吞大象,而成年人只看到一只帽子——具体对抽象的胜利。是权力、贪婪、虚伪、狭隘,遮蔽了成年人的眼睛。只有回到生活本身,才能放下名利的争夺、避免战争的重演。

小王子与圣的故事互为观照,其交叠不止是风花雪月的爱情,还有关于生命的美与代价、人类的命运那种更深切的关怀。在看到地球上五千朵同样的玫瑰时,小王子伤心地发现自己的玫瑰是那样普通,但就像小狐狸说的:

“正因为你在玫瑰身上耗费了太多时间,所以显得玫瑰非常重要。征服之后,你得花一辈子的时间负责。你对玫瑰有责任。”

小王子在荒凉的宇的宙照料脆弱的玫瑰,不仅是爱,还有园丁式的情怀与责任感,不仅对玫瑰,还有大地,所以才对猴面包树苗那样忧虑不安。

小王子电影的经典语录(即使在孤独星球)(9)

1944年,圣驾驶飞机消失在里昂以东,没有返航。故事结尾,被蛇咬的小王子,离开了地球。

回到电影:用现实主义手法演绎朦胧的童话

《小王子》的电影,与其说是对原著的改编,不如说是拓展到现实的续写。导演用插画原稿、折纸动画、老人口述的方式,将原来的小王子作为”戏中戏“插入到现实语境。如果将原著看作是圣与小王子的对话,那么电影就是圣与我们的对话——电影里那个没有名字的女孩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在邻居圣的引导下,学会爱与关怀。

小王子电影的经典语录(即使在孤独星球)(10)

一切都循规蹈矩的无名女孩

商业社会里,每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为“被挑选”而存在,仿佛一个人,生来只有被商人们认可为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才有价值。电影用了夸张的手法,生活里所有的一切都规范在标准的矩形里——城市规划、道路建设、房屋的绿化带、女孩的计划板,一切都井然有序,却又恍然若失。矩形意味着标准、规则,大人按照规则去培养孩子,孩子按照规则去构建生活:争分夺秒的学习,兢兢业业的工作,鹦鹉学舌的说话,满身疲惫的回家。当被问到“你的梦想是什么”时,只能睁着空洞的双眼,木然无语。

你的“人生大计”是什么?这到底是你的梦想,还是你妈妈的梦想?这到底是你妈妈的梦想,还是现代社会的变相桎梏与奴役?

小王子电影的经典语录(即使在孤独星球)(11)

幸运的是,小女孩住在了飞行员的隔壁。那个古怪的老头,给这个孩子讲了一个关于小王子的童话。他的后院里有青草、花朵与树木,有星星、微风与阳光,有蝴蝶、昆虫与鸟儿,还有一架永远在修缮的飞机,一架仰望星空的望远镜,永远欢快的音乐,和一个永远没有失去小王子的飞行员。这是矩形社会里唯一的不规则图形,它容纳了B612星球的小王子与小女孩渴望的自由。

当孩子尝到了蜜糖的滋味后,她们是不会轻易松口的。女孩开始觉醒,试图反抗社会的棱角。在生日那天,她带着行李箱找到老头,要他带她去寻找小王子。他却说:

“真的到了要离开的时间,我只能一个走。只要用心去看,就算有一些人不在你身边,你也能看到他。”

被拒绝的女孩带着失望愤然离去。

女孩寻找小王子,实际是追求小王子那般天真与单纯、无垠的想象力、纯净的眼睛。她以为逃离了周围窒息的高压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可是,生活的意义不在别处,无需逃离,就在生活本身。这一点,直到暑假最后一天老头病危住院,女孩才在沉重打击下幡然醒悟。

小王子电影的经典语录(即使在孤独星球)(12)

驾驶飞机去寻找小王子

须知当晚她拯救小王子的经历只是幻境。她当然是爬了窗,攀在窗外管线上,摔了下来,正如她妈妈第二天早上看见的。也许她在飞机里待过一会儿,但,她当然没有开动飞机。影片本身是个现实故事,而不是童话。她那晚真正所做的,是制作了那本第二天送给飞行员爷爷的小王子书。

这个表征她心路历程的幻境,是在漠不关心她的爸爸送的礼物里开展的。就是那个每年都会送的、大小各异的、玻璃罩子里精致的灰暗城市——小王子的玻璃罩里,关照的是玫瑰,而成人的玻璃罩里,关着的却是灰暗冰冷的现实。

她开了飞机冲进自己关了冰冷现实的心里,去找被自己禁锢的小王子。开始,她只找到已经获得商人认可的清洁工王子,他已经遗忘了飞行员。他将小女孩送去学校,他以为他在帮她,然而并不是。好在他终于想起来了:他有自己的B612星球,有自己珍爱的玫瑰,有一个飞行员朋友。他救了她。

小王子电影的经典语录(即使在孤独星球)(13)

最终拯救了小王子

之前,为了遗忘飞行员爷爷,小女孩生气的把房间里所有的荧光星星都吸进吸尘器。然而最后,通过那个幻境,在那个回形针工厂——那个将人们千差万别的梦想转化为千篇一律的”回形针“的工厂,她亲手解放了那一缸星星,也解放了心里的小王子。

这时,玫瑰病逝,但女孩看到天边又现红光,似乎是日出,但画面渐渐幻化成了玫瑰的样子。她终于明白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消失或逃离,就在生活本身。

小王子电影的经典语录(即使在孤独星球)(14)

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王子,不只是圣。圣向我们讲述他与小王子的故事,不是要我们追求他的小王子,而是找到封存在自己内心的王子。权力、贪婪、虚伪、狭隘,遮蔽了成年人的眼睛,造就了冰冷尖锐的矩形,但是,孩童般的纯粹、真挚的情感、对人性与自然的关怀,可以拯救我们。

重归现实:这是一次合格的改编吗?

影片小王子的出场不及总时长一半,然而看完会发现,相对于童话的晦涩隐喻,电影更加直白了。好处是降低了对观众理解能力的要求,但同时也扼制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果说原著是“用细腻之心感受着生活,然后用不那么现实的语气娓娓道来,带来细水长流般感动”的“想象式”理想主义,电影则把一切讲的很通透,带着观众和女孩一起进行一次心灵探索,是“体验式”的现实主义。

小王子电影的经典语录(即使在孤独星球)(15)

导演:马克·奥斯本

但我想,电影继承了原著“每个大人都是从做孩子开始”的中心思想,基于此,改编就是合格的。

电影里“大鱼”梦想落地,融入导演的解读,所有童话人物也都拥有了现实的外壳:国王是个电梯驾驶员、自大狂也是警察,星星痴迷者变成了文明史上剥削的代表者——商人,所有的文学隐喻都被现实解释。从小女孩拼命蹬三轮车开始,节奏就变得无比欢快、激动、紧张。电影卯足劲儿告诉我们,“小王子”是会长大的,童话人物都是有原型的,这不是个童话,这只是一个最现实不过的故事,圣埃克苏佩里只是将其裹上童话外壳,然后告诉我们:要长大,也不要长大。

小王子电影的经典语录(即使在孤独星球)(16)

化身为商人的星星痴迷者

导演在一部电影中讲两个故事:一个给孩子,一个给大人。给孩子的那个一目了然,是一个讲述一老一少寻找小王子的故事。而给大人的那个则充满无奈、心酸和感动的交杂。在小女孩的故事线里,色调温暖故事讨喜,充满对白与诙谐,是属于孩子的欢乐;而在小王子的部分,色调偏冷,故事温暖中带有感伤,色调充满原著绘本版的感觉,分明是馈赠给大人们的童话。

原著里小王子与玫瑰的爱情,在电影里的翻译更加多元:女孩与老飞行员的友情、女孩与生活的感情、女孩与母亲的亲情,在享受着所有的情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矛盾,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埋藏在小说深处的战争语境对应着无硝烟的商业社会竞争,那条蛇既可以是社会给女孩施加的压力,也可以时女孩自我认知的矛盾。小王子的含义则更加丰富,他既是来自B612星球的小王子,也是飞行员内心保留的孩童的自我,还是女孩内心对自由纯真的向往的化身。事实上,小王子存在于那份画稿,并被每一个阅读过他的人所特殊拥有,是唯一,也是普遍。所有人都要长大,但内心都有一个长不大的小王子。

小王子电影的经典语录(即使在孤独星球)(17)

到处是矩形的现代社会

导演不止继承了圣的思想,也继承了他对人类的仁慈与希望。圣之所以向我们讲述小王子的故事,是因为他对变质的人类仍抱有改变的信心,在电影里,导演直接用小女孩隐喻我们,这是更大的仁慈:他相信我们甚至还不是世俗的大人,而都还是成长的孩子。有人说电影对成人世界抱有太大的偏见——一切都是绝对黑恶、无情的,但电影是要用这种夸张的艺术手法给人以警示

小王子电影的经典语录(即使在孤独星球)(18)

除却以上,在视觉效果上电影也做得很出色。在将这个透着法式哲思的隽永童话进行改编时,马克奥斯朋以折纸静态动画表现原著里小王子的故事,并且最大限度地克制了美式煽情的简单粗暴,同时又很好地将梦工厂和皮克斯的视觉风格和叙事方式放进了故事。在视觉体验上,这场定格动画无疑是全片最大的亮点,以至于所有的电影宣传海报都是那个折纸小王子。

小王子电影的经典语录(即使在孤独星球)(19)

总之,无论生活在怎样孤独的星球,都要能像小王子那样,守护自己的玫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