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捕手》是由著名导演格斯·范·桑特执导,1997年12月2日首映。影片讲述一个幼时遭受虐待的数学天才从问题少年,开启自我找寻,接纳和救赎的心路历程,并最终找回自我与爱情的故事。作为一部经典的心理学题材电影,一上映就广受好评,曾获得1998年的第7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和最佳原创剧本奖;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等奖项。

心灵治愈者的故事(豆瓣8.9心灵捕手)(1)

《心灵捕手》豆瓣界面,评分排名86名

这部电影整体看起来节奏平缓,剧情也没有太多太大的跌宕起伏,但越看到后面,表面波澜不惊的情节,内心却也越来越震撼。影片的优点在于没有拘泥于过分的流泪煽情,同时影片的亮点也并不是展示威尔的才华和爱情,而是重点展开了心理医生肖恩与天才少年威尔从敌对到朋友,从抗拒到接纳的过程,也是治疗威尔的心灵疗愈过程。

心灵治愈者的故事(豆瓣8.9心灵捕手)(2)

《心灵捕手》海报

尽管这部电影已经上映20多年了,但整部电影感人至深,发人深省,里面的很多理念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醍醐灌顶般的教育意义。今天这篇文章,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聊聊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心理启示,以及关于自我的重塑。

1、童年遭受的不幸和创伤,会贯穿一个人的始终

男主角威尔是个孤儿,在幼时他先是被父母抛弃,曾经四次被领养,有三次受到虐待,从小时候的照片上可看到威尔被虐待时的模样:整个人伤痕累累,狼狈不堪,脖子、肩膀上都有大片的乌紫发黑的伤疤。由此可见他的童年一直处于一种被抛弃、被暴力对待、被他人随意残害的状态,在辱骂和暴力中度过。

心灵治愈者的故事(豆瓣8.9心灵捕手)(3)

在这种生存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孩子,谁还会真正去关心他和爱护他呢?没有人,包括他自己。曾经这些经历也使他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他不仅缺少亲情的温暖和陪伴,这些童年阴影还使他不得不时刻用暴力和刻薄来包裹和伪装自己,使他不敢轻易打开自己的心门,不敢卸下心底里的防御。他在自身为人处世始终处在一种抵御、防备和进攻的矛盾状态,但是他内心的恐惧却如影随形,无法挣脱。

心灵治愈者的故事(豆瓣8.9心灵捕手)(4)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也强调童年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个人生活的不幸可以在其过去的经验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经验中寻找根源,即大多数心理疾病患者,究其病因,往往都可追溯到童年。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长久深远的,例如:经常没有安全感,莫名地焦虑,恐惧、敏感自卑...从他的行为回溯他的过往,背后其童年创伤常年如影随意,并一路贯穿至今。

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在童年时期,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情感交流,孩子就会健康地长大,身心也能得到正常发展,也能够培养出能适应环境的品格,成年后即便遭遇挫折和困难,他也能够从温暖的童年中汲取力量。相反地,如果孩子小时候没有被正确地照顾和引导,没有从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获得本应获得的信任和认可,不被赋予身份或者被爱,这些种种都会导致长大后身心出现多种状况。

心灵治愈者的故事(豆瓣8.9心灵捕手)(5)

《心灵捕手》威尔和他的混混朋友

人心里越缺什么,往往越是害怕什么,然后内心深处反而也最渴望什么。对于威尔也是,他渴望被爱,被理解,却又害怕再次受到伤害,一直以来他都让自己处于一种过度自我保护的状态。

童年遭受的不幸和创伤,贯穿了他人生至今的始终。他的这些行为举止,无不是受到童年遭遇的影响,所以对于外界所接触到的一切,无论是爱情还是亲友,他都从心底里筑起了一层厚厚的堤防,既封闭了自己,也隔绝了他人。

心灵治愈者的故事(豆瓣8.9心灵捕手)(6)

2、家庭教育,亲人陪伴的缺失会导致人格障碍

威尔是个孤儿,生长在穷人区,他没有过完整的家庭,缺少家人的陪伴。所以在长大后,他除了做一些清洁之类的粗活,大多数业余时间,他总是和几个问题青年一起打架斗殴、偷盗乃至袭警等,并数次差点被看守所拘押等。一方面,不仅是他的生活相当分裂,很显然他对待爱情也是,他一直都无法面对自己真正的内心。

心灵治愈者的故事(豆瓣8.9心灵捕手)(7)

《心灵捕手》威尔与史凯兰相恋

他与哈佛女学生史凯兰相恋,尽管他有过人的才智,但他根本不知道也压根没有勇气去与史凯兰建立真正的恋爱关系,他内心敏感多疑而又自卑,甚至觉得自己只是史凯兰的一个玩具,他一直不相信史凯兰爱自己,他也抗拒与史凯兰更深一步靠近,他怕看到她不完美的另一面,同时他又害怕史凯兰随时会抛弃他而去。所以他们的爱情也一路跌跌碰碰直至跌落了谷底。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中国也有一些古话:三岁看老,三岁定一生。说的就是童年时期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多方面的。幼年的很多经历即便你长大后已经不记得了,但往往也会内化在潜意识中,影响你的性格和行为但你却不一定自知

心灵治愈者的故事(豆瓣8.9心灵捕手)(8)

这一切的种种都源自于威尔小时候原生家庭对他的抛弃。他从小就成为孤儿,又被寄养的家庭里受到过虐待,所以他的内心无疑是敏感又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对于身边的一切都会有很强的防备心理,导致无论是他在谈恋爱还是在跟他人相处时都会有很强的心理障碍,往往会暴躁消极地应付乃至逃避。

心灵治愈者的故事(豆瓣8.9心灵捕手)(9)

对于这些略显偏激和极端的行为,美国的一位临床心理学家约瑟夫.布尔戈在《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一书中对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有个精准解释:人们所说的“逃避”,并不是天生惰性,而是人们在面对痛苦时自我保护的一种措施和选择。

这种机制会让人面对痛苦时潜意识里第一反应不是去抗争,而是逃避,换句话说,人会用一些稍显激烈的行为或者话语去逃避面对痛苦时的抉择,以此来掩饰真实的自我。

童年原生家庭的影响,亲人的抛弃,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他有较为矛盾和分裂的心理障碍,哪怕他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也得不到缓解。

心灵治愈者的故事(豆瓣8.9心灵捕手)(10)

3、直面痛苦,不再逃避,接纳和理解才是自我救赎与重塑的关键

心理学家肖恩是蓝勃的大学同学。在见肖恩之前,蓝勃已经安排威尔接受五个心理专家的治疗,但是,作为天才的病人,他们的见面不仅没有取得任何成效,反而都被威尔激怒而接连赶跑了。最终,蓝勃找来了自己大学同窗、现在的心理学教授肖恩来为威尔做治疗。

心灵治愈者的故事(豆瓣8.9心灵捕手)(11)

《心灵捕手》蓝勃与肖恩教授

但他与肖恩初次见面时,威尔通过一副画作对肖恩已故的妻子进行语言攻击,而肖恩并没有像之前的心理学家一样拂袖而去,他像一个正常的老朋友一般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愤怒,警告他不要再出言侮辱自己的妻子。第一次见面就在一片不愉快中结束,表面看起来貌似很不成功,但其实这却才是彼此坦诚的开始。因为肖恩没有把自己看作高高在上的心理学教授,也没有把威尔看出有心理问题的病人,将自己与威尔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去对待。

心灵治愈者的故事(豆瓣8.9心灵捕手)(12)

第二次会面中,他们来到公园湖边,坐在长椅上,一片绿树成荫,一切显得安然平和,肖恩用一种低缓而平静的语气对威尔说:“你只是个孩子,根本不晓得你在说什么。”在此刻静谧的氛围中,肖恩像父亲,像兄弟,更像一位知己一般与他谈心,威尔也渐渐放下了内心的戒备,他第一次感受到有人发肺腑与他倾听心流,更重要的此刻他心里的枷锁在慢慢解开,他不再像以前用强硬外壳包裹自己,而是开始对自我有了反省。

心灵治愈者的故事(豆瓣8.9心灵捕手)(13)

第三次见面,两个人很默契地什么都没说,他知道要威尔真正走出那一步,重新建立起对他人的信赖有多难,从这个初步的想法开始到真正袒露心声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他还需要继续突破。所以肖恩很默契地选择了沉默,给他时间耐心和空间,让他自己慢慢卸下心防和伪装。

心灵治愈者的故事(豆瓣8.9心灵捕手)(14)

第四次见面,两人开始敞开心扉,开启了真诚的、老友般的交流.......聊过往,聊爱情、聊棒球等。

心灵治愈者的故事(豆瓣8.9心灵捕手)(15)

第五次见面,尚恩对内心封闭的威尔说道,“你是否拥有自己的灵魂伴侣?你可曾为此真诚地努力过?”,威尔因此陷入反思和自责中,于是尚恩用轻柔却直抵人心的温柔语调连续连续说着“不是你的错,不是你的错,孩子,不是你的错”,随着重复一遍又一遍相同的话,威尔最终崩溃大哭起来,似乎将多年来的痛苦,悲伤和委屈都在此刻随着泪水一起流淌出来。此时,威尔多像一个孩子,一个刚刚与自己和过去冰释前嫌的孩子。这是威尔彻底走出心理阴影,自我重塑的开始,也是整个影片最触动观众的地方。

心灵治愈者的故事(豆瓣8.9心灵捕手)(16)

肖恩一遍遍强调“这不是你的错”

从这五次心理咨询的起承转合中,从一开始的抗拒,逃避到慢慢地敞开心门,接纳到信任,消除了心理阴影,重新恢复了对人性的信任和希望,并鼓起勇气找回了爱情,完成了自我的重建与升华。

荣格说过:【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未被疗愈的孩童,一个人摒弃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经形成的人格。】

心灵治愈者的故事(豆瓣8.9心灵捕手)(17)

如果人不直面痛苦,就意味着无法走出,只能深陷入自己构建的牢笼里自拔。威尔虽然曾经有过不幸的遭遇,但他也还是幸运的,他在成长道路上很幸运能够遇到自己的心灵捕手,一遍又一遍地对他说:it's not your fault!

接纳是改变自己的第一步,只是真正接纳自己,把自己从那个“否定和怀疑自己”的情绪中抽离出来,才是真正疗愈的开始。

心灵治愈者的故事(豆瓣8.9心灵捕手)(18)

我们每个人该如何去面对和疗愈内心的创伤?

我们都希望能够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但生活不可能事事都如我们所愿,人生不顺心之事十有八九,当我们内心遭遇到痛苦与不堪时,该如何成为自己的“心灵捕手”?

那就是对自己真实,告诉自己那些痛苦不是"我的错",与自己达成和解。当我们直面痛苦,首先做到是不再逃避,其次是开始放下,接纳和理解才是自我救赎与重塑的关键。

其实我们每个人倾其一生,都在寻找自我的定义,穿越童年的创伤与原生家庭的爱与痛,和内心的过去和解,然后去追寻生命中的意义,重塑自己的幸福人生。

心灵治愈者的故事(豆瓣8.9心灵捕手)(19)

结语:《心灵捕手》是一部经典的心灵题材老电影,不同的年纪阶段看都会有不同的解读与感受。这部电影所蕴含的深意,随着时光的推移更愈显深刻。它向我们揭示了人在成长过程中心灵所 经历的诸多矛盾,分裂,困境和选择。但无论我们是谁,不管我们有着怎样的经历和过往,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就是接纳自己,认识自己,正面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与这个世间和平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