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好不好,群众说了算9月17日,广州市智慧城市运行中心举行广州首批“最具获得感”改革案例成果发布活动,现场公布了广州首批十大“最具获得感”改革案例名单十大案例涵盖多个领域,紧贴市民生活,充分展示了广州改革的成效亮点,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城市治理创新汇聚力量?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城市治理创新汇聚力量(以获得感为标准)

城市治理创新汇聚力量

改革好不好,群众说了算。9月17日,广州市智慧城市运行中心举行广州首批“最具获得感”改革案例成果发布活动,现场公布了广州首批十大“最具获得感”改革案例名单。十大案例涵盖多个领域,紧贴市民生活,充分展示了广州改革的成效亮点。

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广州市委改革办开展“最具获得感”改革评估工作,旨在通过践行上述评价标准,以评促改、以评促进,更好把握改革“为了谁”、更好明确改革“抓什么”、更好提振改革“精气神”,激励引导广州改革工作更好对接发展所向、基层所盼、群众所需。

以改革获得感为主要指标,这是一种全新的评价体系。意味着评估一个地方社会治理的成效,既要看政府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更要倾听老百姓和企业的反馈与评价。

主要指标变了,评估的主体、渠道和形式也要随之变革。

本次评估,力图从改革的精准性、实效性、便捷度、受益面、公平性等多个维度量化考察,综合评估研判改革案例获得感的含金量、领先性和示范性。而在评估渠道方面,尤其注重体现开放性,采用媒体第三方视角来评估评选,同时深入基层、贴近一线,引导更多市民群众参与到评估工作中来。评估主体则强调多元化,广泛邀请民众、企业、“两代表一委员”、媒体等参加案例评审工作,同时引入专家、改革专项小组牵头单位等专业力量,协力组成了“大众评审团”,进行多维评审打分。

就这样,经过社会调查、路演评审等多个环节,197个候选案例激烈“竞争”,最终十大改革项目成为了广州首批“最具获得感”改革案例。

最终上榜的十大改革项目是否具有代表性?既然以“最具获得感”为标准,当然是来自社会和企业的评判最为权威。按照现代商事观念,任何公民只要自认为不乏经营能力,都可以按照个人意愿依法从事商业活动以取得收益。中国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就是按照这一标准,以改革工商登记为切入点,带动相关部门审批制的改革,从而逐步转变政府职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民众创富热情和市场活力。

南沙区在全国率先探索试点商事登记确认制之所以名列十大案例之首,就因为这是一项基层首创、自下而上的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南沙率先探索形成的以申请人实名认证、信用承诺为前提,实行自主申报,依托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实现从“人工核准”向“智能确认”转变的做法,在全国各地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中得到认可和推广。经过这一改革,营业执照办理的透明度、可预期性获得了极大提升。

以绣花功夫实现大城善治,是我国不断探索的超大城市治理之道。从容貌示范社区创建到品质社区全域提升,广州在全国率先以社区为单元,开展提升城市容貌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探索,以绣花功夫提升社区容貌,做活基层治理“大文章”,推动老城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荔湾区的“永庆坊试点”上榜同样也不意外。历史文化街区的微改造牵涉着多种关系,永庆坊项目在16年实践探索中,找到了开发与保护、历史传承与便利居民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成为了全国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典范之作……不难看出,每一个成功案例都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代表着公众对城市治理的需求和期望,另一方面,它是政府对基层所盼、群众所需的实际回应。这样的案例越丰富,广州就会越来越有活力,城市治理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广州街坊的获得感也就一定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