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出了这样的鲁迅(也许你还没读出鲁迅的欢乐)(1)

——慢品讲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一讲)读出童年鲁迅的欢乐

今天我们不到三味书屋,只停留在百草园,寻一寻鲁迅童年的趣味。说起童年,我都为现在的孩子感到惋惜,不要说跟鲁迅比了,跟80后的我们比,现在的孩子们可以说没有童年,或者说童年没有乐趣。他们整天被电子产品包围着。他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广告新闻搞笑视频。稍微好点儿的孩子,可能读几本家长或老师要求读的书,以为报上几个特长班就是有了乐趣。能跟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却是少之又少。他们根本不知道上树掏鸟是种什么体验,根本不知道大雪过后的野外,在雪地里追兔子是怎样的感受,他们甚至想象不到串起蚂蚱烤着吃是怎样一种人间美味……

正因为现在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匮乏,所以,寻找童年的乐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节课着重让学生寻找并想象(就不说体会了,因为不是亲身经历也确实体会不到)作者童年的欢乐。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地指出文章写百草园的段落,尤其是文章的第二段,甚至同学们都能熟练地背诵了。但是对作者的那种乐趣是否真正能感受得到?我想未必,原因是大家就没真正找出作者童年的乐趣来。

当然,有的老师可能也没想着要找作者童年的欢乐,而是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么个固定句式让学生反复模仿,机械造句,这样,看似找出了重点、练习了表达、活跃了气氛,但我还是感觉这样的课堂失去了语文的真,失去了文学的灵魂。

那作者在百草园的欢乐都有些什么呢?我们不妨具体来看一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很多老师们在讲这几句时,会说这是在写百草园美丽的风景,而且还会从视觉和听觉这些感官的角度去分析,从而得出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动物植物结合这样枯燥而乏味的所谓的语文知识。其实,这些都是作者儿时的回忆,这些景并不是孤立于作者之外的只属于百草园的景,它之所以能出现在作者的回忆里,还因为这些景陪伴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它们与作者有着亲密的时空上和情感上的交融,它们还是属于作者的。

“碧绿的菜畦”绝不仅仅是作者视觉上的记忆,作者必定在其间无数次地穿行。它的样子,它的味道必定在作者记忆深处生根发芽了。既然是菜地,作为孩童也必定在母亲未允许的情况下,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摘里面的菜吃。

“光滑的石井栏”,这一句相对来说好理解,而且在课文第九段也说明了,石井栏为什么光滑,因为作者儿时经常跳上跳下。三天五日是磨不出那种效果的,可见,石井栏也并不是一处百草园中的静物,它甚至成了作者儿时的一个玩伴,陪伴作者日里夜里,风里雨里,所以才能被磨得光滑。第九段中,作者说跳石井栏可能是自己被送到三味书屋的原因之一,可见,那会儿他是有多能跳,多调皮。

“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这是两种树,但这绝不仅仅是对树的描写。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第二段的后面有一句说覆盆子的色味要比桑椹好得远。足以看出作者并不是怀念那些树,而是怀念树上的美食,以及采摘美食的过程(我想主要是爬树)。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这一句有两个词值得我们品味。能看出黄蜂“肥胖”,说明作者是定睛细看了,而“伏”字说明黄蜂的身体贴在菜花上,如果作者不细看不近看,绝对是看不出来的。我们再进一步思考,一个幼小的孩童,盯着一只黄蜂只是为了看吗?是不是有一种想要捉住它的冲动?应该是有的。那前面提到的蝉呢?后面提到的云雀呢?为什么作者说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你的脑海里此刻应该浮现出一个轻手轻脚的儿童在草丛里向着云雀藏身的地方在慢慢靠近。对了,这就是儿时的鲁迅,他要去捉那只叫天子。

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所谓的百草园里的景物都是作者儿时欢乐的见证,它们参与了作者童年的时光,记录了作者童年的欢声笑语。所以作者回忆百草园其实是回忆儿时的自己在百草园的所作所为,回忆自己曾经的欢乐时光。

接下来的欢乐就更多了,正如原文说:“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在这里可以听油蛉低唱,蟋蟀们弹琴。与虫子们的叫声相比,显然翻断砖更能让一个孩子动心。“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这里的“有时”需要大家注意了,说明作者小时候经常翻,而且,他翻开断砖的目的也绝不仅仅是为了找虫子。依然是第九段给了我们提示,“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是的,你没猜错,这个淘气的小孩儿将翻开的断砖扔到了邻居的院子里,而且不止一次,所以后面也把这个当成了家人送他去三味书屋的原因之一。

除了这些,还可以玩虫子——按住斑蝥看它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说得俗点儿就叫放屁,就是看虫子放屁,多有趣!哈哈哈,对了,斑蝥俗称放屁虫。还可以拔何首乌,听人说何首乌有长得像人形的,而且吃了可以成仙,于是他就常常拔人家起来,因为木莲藤和何首乌缠在了一起,所以木莲也就跟着遭了秧。你说有趣不有趣?但是在家人看来,他就犯了大错了,所以作者第九段又猜测,这也可能是家人送他去三味书屋的一个原因。

在这儿。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当作者写到“又酸又甜”时,我想,他肯定是咽了几口唾沫的,而且想到了自己曾经顶着尖刺,努力去摘覆盆子的情景。你看,童年的欢乐不仅仅有无尽的欢笑,还有何首乌藤勒过的疼,有覆盆子尖刺刺过的痛,但这都是童年不可复制的欢乐,是作者一生中最最珍贵的留存。

百草园的有趣还在于它能勾住作者儿时的好奇心,能让童年的作者一直幻想着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尽管长妈妈给他讲了那个瘆人的鬼故事。

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想必大家都清楚了,就是捕鸟。那一连串的动词是每个老师都会赏析的。但好多人都忽略了这么一句话“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说明冬天的百草园能给作者带来的乐趣除了捕鸟(尽管也捕不了多少鸟),还有养鸟,而且作者也不仅一次养过鸟,不然他不会知道张飞鸟性急,是养不过夜的。

这就是百草园给童年的鲁迅带来的欢乐,怎么样,你读出来了吗?跟现代孩子们的童年相比,鲁迅是不是更幸福,更快乐?如果把你放在百草园中,经历一次童年生活,你最想做什么?是跳石井栏,还是爬皂荚树?是往隔壁扔断砖,还是拔那些听说可以让你成仙的何首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