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在《三国志》里这样评价孙坚: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

东汉末年的英雄人物,有一个人不得不说,那就是江东猛虎孙坚,《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经这样评价孙坚: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就是这样一个英雄豪杰,却落得个被乱箭射死的结局,终年三十七岁。

历史上的孙坚是怎样的(孙坚用生命告诉我们)(1)

杀盗贼,孙坚少年成名

十七岁时,孙坚和父亲一起乘船去钱塘(今浙江杭州)。途中,正碰上数十名海盗抢掠商人财物,在岸上分赃。商旅行人,一见此情此景,都吓得止步不前,过往船只,也不敢向前行驶。孙坚见状,对父亲说:“此贼可擒。”随提刀大步奔向岸边,一面走,一面用手向东向西指挥着,好像正分派部署人众对海盗进行包抄围捕似的。海盗们远远望见这情形,错认为官兵来缉捕他们,惊慌失措,扔掉财货,四散奔逃。孙坚不肯罢休,追杀一海盗而回,其父亲大惊。孙坚因此声名大振,被举为校尉。

《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年十七,与父共载船至钱唐,会海贼胡玉等从匏里上掠取贾人财物,方於岸上分之,行旅皆住,船不敢进。坚谓父曰:“此贼可击,请讨之。”父曰:“非尔所图也。”坚行操刀上岸,以手东西指麾,若分部人兵以罗遮贼状。贼望见,以为官兵捕之,即委财物散走。坚追,斩得一级以还;父大惊。由是显闻,府召署假尉。

历史上的孙坚是怎样的(孙坚用生命告诉我们)(2)

破黄巾,孙坚初露锋芒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烽烟四起,东汉统治者惶恐不安。孙坚遇到的伯乐是被朝廷授命带兵平叛黄巾军中郎将朱俊,他举荐孙坚为佐军司马,帮助他消灭黄巾军。于是孙坚招募江东勇士一千五百余人,跟随朱俊南征北战。

孙坚作战悍猛,常置生死于度外。

一次,他乘胜追敌,单骑深入,失利,受伤堕马,卧于草中。当时,军众分散,大家不知他在什么地方。亏得他所乘战马跑回军营,咆哮嘶鸣。将士们随马找去,才在草中发现了孙坚。孙坚回营养了十几天,伤势略好,又奔赴疆场。

历史上的孙坚是怎样的(孙坚用生命告诉我们)(3)

又一次,朱俊领军进攻黄巾军占领的宛城,孙坚独当一面,亲冒矢石,率先登上城墙,斩杀黄巾二十余人。他的部众受此鼓励,纷纷紧随其后,于是,攻下了宛城。朱俊把孙坚的战况呈报给。,朝廷任命孙坚为别部司马。

平叛黄巾军,由于孙坚的表现出色,得到众多朝廷大员的青睐。

讨董卓,孙坚所向披靡

中平六年,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争权同归于尽,董卓废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掌握朝中大权,在京城横行跋扈,恣意妄为。

天下十八路诸侯歃血为盟,推举袁绍为盟主,孙坚为先锋,讨伐董卓。孙坚首战告捷,势头正猛之时,因袁术心胸狭窄,不肯向孙坚供给粮草,导致孙坚兵败。后十八路诸侯合力攻打董卓,董卓抵挡不住,决定迁都长安(西安),孙坚作为先锋,挥兵进攻洛阳,所向披靡。当时洛阳空虚,数百里内没有烟火。孙坚入城,见此惨状,无限惆怅,潸然泪下。

得玉玺,孙坚命丧黄泉

孙坚当时驻军洛阳城南,附近的甄官井上,早晨有五彩云气浮动,众军惊怪,没人敢去汲水。孙坚命人下到井内,打捞出了传国玉玺,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缺一角,文字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部下程普说:主公您今天得到传国玉玺,必有登九五之分,此处不可留,宜速回江东,图大事。

历史上的孙坚是怎样的(孙坚用生命告诉我们)(4)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袁绍很快得知孙坚得传国玉玺而匿之,派人告知荆州刺史刘表,从此,孙坚麻烦不断。

孙坚率部返回江东,行至荆州,刘表亲率大军堵截,质问孙坚为何“匿传国玺”,孙坚矢口否认,说“若有此物,死于刀箭之下。”双方交兵,孙坚中计被围,损兵折将大半才得以解脱回江东,自此孙坚和刘表结怨。可谓是:玉玺得来无处用,反因此宝动刀兵。

次年四月,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刘表闭门不战,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兵士。黄祖带兵归来,孙坚复与大战。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亡,将星就此陨落。

《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於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於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

历史上的孙坚是怎样的(孙坚用生命告诉我们)(5)

写在最后

江东猛虎孙坚,本是三国初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其光芒不亚于曹操和刘备。但论实力,他兵不过万人,将不过几员,充其量不过是一方诸侯(实力远不如袁绍和袁术),然而在巨大的诱惑面前,野心膨胀,做不切实际的皇帝梦,招人妒忌招人恨,落得个英年早逝的结局。

在那个兵荒马乱,群雄割据的时代,这个玉玺本就是一块烫手山芋,因为它对壮大自己的实力毫无帮助,谁拿到它,谁就是大家的公敌,可惜孙坚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相反,如果孙坚得到玉玺后,把不属于自己的这个玉玺“恭敬”的献给袁绍或袁术或刘表,会是什么结局?根据当时的情况,以献给袁术最为恰当。献给袁术后,袁术必大喜,或曰,孙将军欲何求?这时的孙坚,应当一番推迟后,可以向袁术要兵要粮要地盘,也可以什么不要,向袁术表忠心,最起码袁术不会的再对孙坚动“歪心思”。孙坚则可以一心一意谋发展,等自己羽翼丰满的那一天,还不是照样鹰击长空吗?

孙坚死后,玉玺还是落到了袁术的手里。袁术虽然得到了玉玺,但是很快被曹操打败。袁术死后,广陵太守徐璆从袁术的妻子那里得到了玉玺,然后献给曹操。曹操得到传国玉玺把它给了汉献帝,至此玉玺又为汉朝所有。

我们看看孙坚,再看看曹操,高下一目了然。再看看结局,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最后一句话:实力达不到时,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我是南山东篱,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点赞和评论!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