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伏天注意事项(伏天注意事项)(1)

进入伏天注意事项

导读:三伏天的天气是高温的,是炎热的,是酷热难耐的,很多人因为不注意,不在意三伏天,在这期间不知不觉放松了警惕,导致身体变得不好,免疫力也下降不少。为了拥有好身体,大家要好好注意三伏天的禁忌,注重三伏养生。那么,三伏天注意事项口诀是什么?三伏天不要做的事有哪些呢?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三伏天注意事项口诀

养生口诀:夏至心静自然凉;早睡早起午休躺;暑伤津气炎热防;切忌饮食过寒凉;神清气和胸宽畅;户外防晒讲着装。

其他养生要点:

1、户外避开太阳走,清晨晚间多运动;夏日炎炎水多喝,不可撑坏脾和胃;睡眠充足心情好,衣物多多翻洗晒。

2、一宝黄鳝,补中益气;二宝莲藕,营养消暑;三宝绿豆,清热解毒。三宝入口,三伏养生。注意防暑解热。

3、心若凉了三伏也严寒,心若热了寒冬似六月;心若倦了热闹也孤寂,心若恋了宁静也喧嚣;心若苦了蜜罐亦黄连,心若甜了无味也有味。

4、三伏天五类人当心"情绪中暑":长期处于紧张压力下的人,不善与人沟通者,心理承受力脆弱者,争强好胜者,患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厌食症等疾病的人。

5、高温不要户外去,以防中暑晒暴皮,早睡早起要牢记,精神充足有底气,饭菜清淡少饮酒,不时盐水漱漱口,喝水要喝白开水,根据体质饮食补,常记降温和防暑。

三伏天不要做的事有哪些

1、脚底最怕凉

三伏天很多人在晚上睡觉时会特意把脚露在被子外,对着风扇、空调吹。还有人喜欢用凉水冲脚。殊不知这些行为,对身体损害很大。

足底拥有许多重要的神经、穴位,它们对外界刺激极其敏感。脚部受凉,会使得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许多疾病会随之而来。

2、肠胃最怕冷

三伏天吃冰西瓜、喝冰水、吃凉面确实让人很舒适,但是,现在的人少动、吃的多、常熬夜、压力大等问题本来就已经削弱了大家的脾胃功能,加之三伏天人体阳气浮于外,吃了冷的东西,体内的内阳可能无法抵御食物的寒气,不仅会导致湿留体内,还有可能导致腹泻。

3、上身最怕露

我们上半身分布有众多的经脉,包括总督阴阳的督、任两脉。如果胸背受凉,风寒邪气容易侵入经络,从而引起肠胃、呼吸道以及心血管系统的疾。女性在穿衣方面,也要注意尽量不要穿露脐装、低腰裤。

4、最怕出汗不换衣

三伏天,大家出很多汗后要及时更换衣衫,千万不要用身体将汗水浸湿的衣服烘干,否则不仅阳气受损,还会使湿气入里化热,形成湿热证,导致疮疡等皮肤病或风湿痹证。

5、洗浴最怕冷水

三伏天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此时用凉水洗澡,寒气、风邪、湿邪极易侵袭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可以见到的病症有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至产生原因不明的热证。

6、喝水最怕快

由于气温高,出汗增加,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在口渴时大口大口地喝水,但这样会让水分快速进入血液,使血液稀释、血量增加,原本心脏功能不佳的人很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心梗。

伏天注意事项

1、开空调也要开窗通风。夏天很多人怕热,打开空调之后,门窗关得紧紧的。殊不知这样做会导致屋内潮湿闷热、通风差,容易引发中暑,而且长期不开窗屋内空气会变得污浊,不利于健康。

2、贪凉对着空调吹。从炎热的环境进入屋内,为了尽快消除炎热,有些人会习惯直接对着空调的冷风吹。这样让人感觉比较凉爽。但是空调直接吹在背上和颈椎上,会给颈背部的肌肉受凉受寒,有可能引发痉挛、酸痛等症状。

3、热身子直接冲冷水澡。天气炎热,很多人外出办事都已满头大汗。回来之后为了凉爽,直接就冲凉水澡。但是人体经冷水刺激,会使肌肉收缩、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症状,对人体尤其是老年人造成安全隐患。当然常年洗冷水澡的人相对要好一些。

4、不让身体出汗。天气炎热,身体会自然地通过排除汗液以带走身体多余的热量,保持身体正常的体温;同时还能带出身体内的有害物质。不能因为某些诸如爱美之类的原因而不让自己出汗。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5、多喝水,少喝饮料。夏天很多人爱喝雪碧、可乐、吃冰激凌等,因为其能够降低人体温度,带来凉爽感觉,而被很多人所钟爱。但是人体由于排汗造成水分的大量流失,这时候摄入的水分过少,会导致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在体内沉积。

6、午休作用大。夏季天气炎热,晚上睡觉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晚上睡不好,会影响白天一天的工作状态。这时候适当的进行午睡,就能够有效缓解疲劳,调节身体状态。

7、情绪要平稳。夏日天气燥热,本身就容易心情烦躁,遇见烦心事更会让人情绪激动。情绪变动会引起肝脏等的变化,对人身体造成损害。其实,不论是夏季还是其他季节,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对自己对家人朋友都是一种好事。

入伏天该注意什么

入伏天需要注意夜卧早起、养阳驱邪、调息静心、食酸补盐、健脾祛湿。

一、夜卧早起。夏季合理睡眠时间应该是:就寝时间为22:00—23:00,起床时间为5:30—6:30。若夜晚不能早睡,午睡时间一般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时间过短达不到午休目的,时间过长不但会让人头脑发昏,肢体无力,还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

二、养阳驱邪。夏季阳气旺盛且常浮跃于外,反易被外邪所伤,如大汗则亡阳。换言之,在炎热的夏季,不宜进行大量运动,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三、调息静心。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四、食酸补盐。夏季出汗多,盐分损失亦多,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为解渴消暑之佳品,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对于“三伏天”,尤其要喝三豆汤,祛火、解乏、消痱子。可以多吃一些瓜果,但应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体质,以免造成损伤。

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猕猴桃、柚子等凉性水果;内火大、痰湿盛者,少吃龙眼、荔枝等;过敏体质,慎吃芒果、菠萝等;尿路结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泻的人,少吃香蕉;苹果、桃、葡萄、哈密瓜、桑葚、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糖尿病人慎食。

五、健脾祛湿。到了夏季“三伏天”,总让人有种昏昏欲睡、食欲不振的感觉,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长夏”。早、晚进餐时可以喝些粥,如山药粥、薏米粥、莲子粥等。也可以在快熬好的有健脾祛湿作用的粥中(如薏米粥)加一点荷叶,这样就增加了清热祛暑、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另外,三豆汤也有健脾祛湿的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三伏天”养生 要记住这些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