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家长心目中,孩子小升初的天花板无疑就是能进“七龙珠”,其中一、三、八、巴蜀属于“七龙珠”的第一档,育才、西附、外语校属于第二档。

随着去年“民转公”教育改革的进行,未来家长心目中的初中四大校,还是原来那几所吗?其实许多家长心中已经有了判断,是否会如此最终有待时间去检验。

回首过去看变化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句话用来形容重庆的中学竞争格局,可以说是非常贴切的。

在高中教育领域,近些年独占鳌头的是巴蜀中学,巴蜀中学在竞赛、强基、清北等顶尖人才培养方面,远远领先对手学校,跻身全国前十的阵营。

但是如果把时间往前推,回到2000年前后的十多年里,重庆高中教育的王者是南开中学,

他对外的宣传就是“中学里的大学”,其实时至今日,南开的影响力仍然强悍,仍然是许多学子向往的学校。

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重庆高中的一哥是重庆一中,今天看似影响力渐小的一中,也曾经有过辉煌的经历,比如,2022年的一中高考出了双簧蛋,所以才有了一中又复活的戏言。

如果将时间再往前推,重庆高中的引领者是今天的很多人想不到的、现在出镜率不高的育才中学。所以,这原七大直属校,谁都不一般,谁都有过骄傲的历史。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下一个十年或二十年,重庆高中的引领者又会是谁?

这里变化和不变化都是肯定的,领头羊是一定要变化的,优秀的第一阵营队员又肯定是不会变化的。

领头羊之所以变化,取决于校长、教师团队、生源、政策等各方面因素。

重庆九校联盟是哪九所中学(重庆中学的演变格局)(1)

高中教育如此,初中教育也同样如此。

2000年前后的初中教育领域,初中教育的第一品牌是巴蜀中学,巴蜀中学被誉为“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每年中考的高分段人数年年碾压一、三、八学校。

那一时期,唯一能够抗衡巴蜀的是铜梁的巴川中学,有些年份,巴川和巴蜀的成绩确实是难分伯仲,所以巴川中学当年的口号是“初中教育专家”,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同一时期,初中教育领域还有一定影响力的包括大渡口的94中、95中,南岸区的珊瑚中学,甚至区县的比如綦江古南中学等。

2010年前后,原七大直属校纷纷开办民办初中,初中教育的格局悄然发生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一、三、八的初中学校纷纷崛起,而原来的94、95中这类初中渐渐褪色。

近七八年来,初中教育的王者非宏帆不属,几乎年年包揽中考状元,近些年的高分段人数已开始碾压其他学校,对外口号“金牌初中”基本已被世人接受。

事情永远是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随着2021年“民转公”改革的进行,包括鲁能、宏帆、融侨、皇一在内的原初中四大校,都在这场改革中受到影响。

未来,谁还会跻身初中第一阵营,四大金钢校是续写辉煌,还是有新面孔登场,变化的势头已悄然来临。

着眼当下看未来

影响深远的“民转公”改革,给予学校两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后,本部学校就将抽回师资。

正因为如此,这一年来,各直属学校的的布局动作频频,家长的心态出现摇摆,社会高度关注着初中教育的发展态势。

这场改革中最受伤的无疑是巴蜀中学,鲁能巴蜀原本是巴蜀中学的初中部,改革之后鲁能划归江北区,巴蜀中学面临着失去生源基地的危机。

离开鲁能这个最大的生源基地,靠什么支撑巴蜀中学的尖端人才培养。事实上从2022年高中的录取线已能看出端倪,

巴蜀本部分数线下降、鲁能分数线上升,这就是江北区要留下生源的结果。

危中蕴含机,从22年初传出巴蜀借楼办学,到合并42中,到今天看到的巴蜀中学张家花园校区,到现在已成定局的桂花园校区,压力之下逼迫渝中和巴蜀必须作出改革。

“民转公“政策后不到一年时间,巴蜀的初中正式回归渝中区,巴蜀本部正式形成一校三区、三个花园办学的格局。

这场改革中影响不大的学校是南开和一中,南开中学在沙坪坝原本就有南渝中学,改革之后,融侨的师资大概率回撤沙区,

而且南开中学正在合并68中,68中正在成为南开的初中,可以看到68中的地面指引已经更换成“南开初中”。

另外,在大学城土主,还要建设更大规模的南渝中学,回撤的师资根本不用担心去处,所以南开的初中生源未受大的影响。

重庆九校联盟是哪九所中学(重庆中学的演变格局)(2)

一中在沙区同样有名联初中,一中也在和79中合作,一中还计划在井口新建校区,所以一中回撤的师资同样有去处,他的生源也未受大的影响。

这场改革中几乎不受影响的是八中。

虽然宏帆由江北接管,但八中在渝北早就建有超大规模的渝北八中和数据谷八中,八中正好利用这次政策,将宏帆师资撤往渝北,壮大渝八和数据谷。

渝北也借由这两所学校带动中央公园片区的人气,对渝北来说,是多赢的事情。

看清楚了改革的动向,如果你再关注一下小升初的情况,你会发现嗅觉灵敏的家长已在伺机而动。

今年小升初最热门的学校不再是宏帆和鲁能,最热门的学校已变成了巴本、渝八和南渝。

特别是皇一几乎退出了小升初江湖。可以想到三年后中考揭榜,初中学校的第一阵营一定会出现新的变化。

鲁能由于体量巨大,脱钩之后仍可以凭借体量优势持续数年。

巴蜀本部初中即张家花园校区,虽然体量不大,前身42中口碑不算太佳,但有巴蜀本部高中为锚,对优生仍有绝对的吸引力,未来值得看好。

巴蜀初中的回归,对渝中来说也算是补齐了短板,渝中小学有重庆五朵金花中的三朵,现在加上巴蜀初中和高中,

能够大大增强渝中教育对中产家庭的吸引力,渝中教育会越来越好。

宏帆近几年已达到最高峰,后面逐年下降已成定局。八中的重点一定是渝八和数据谷,

特别是数据谷,今年中考仅以三个班的体量就拿到全市第三的高分,大家看到的是这一个高分,看不到的是这个高分背后呈梯级分布的高分群体。

看好八中的家长不妨把目光瞄向更北边的这两所学校。

重庆九校联盟是哪九所中学(重庆中学的演变格局)(3)

融侨的退幕也会很快看到,原因就在现在大热的南渝中学,南渝已被列为禁止向区外输出的品牌,可见沙区是多么的看重它。

皇一的衰落可能是最快的,毫无疑问替代它的也是一中的本部初中。

所以,未来的初中第一阵营,到底是新老花旦齐上阵,还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还得由时间给出答案。

2023年,是重庆民转公教育改革两年过渡期到期之年,重庆中学格局的演变,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