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或“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古代中国一直把冬至节看作仅次于春节(年节)的大节,汉代时皇帝更是把冬至定位国家法定节日,隋唐盛行,相沿至今。到冬至日,历代帝皇要举行祭天祈福,朝廷百官则在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后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百姓则祭祖,晚辈有给长辈行“履长”的礼敬之俗,学生则有“隆师”之俗,学校放假、商旅停业,亲朋好友相聚“贺冬”,互送礼物酒食,所谓拜天地、祖宗,贺君亲、师长,相互拜贺,热闹非凡。

七夕节中有什么民间故事(冬至节六大传说故事)(1)

那么,为什么冬至节在中国古代国家政府、和百姓中如此盛行?它是怎么由来的?今天纵横国史就来谈谈与冬至节有关的五个传说,两个上古帝皇有关,大多与吃有关。

冬至传说之一:来源于上古帝皇——黄帝和尧帝。冬至节有起源于黄帝和尧帝两种说法。《史记·孝武本纪》中记载一大臣向汉武帝说,“黄帝得宝鼎神筴(ce或jia),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筴,后率二十岁,得朔旦冬至。”这个记载表明黄帝时就把冬至日作为岁首,乘坐“朔旦”,但《史记·黄帝笨鸡》中本无此相关记载,孤证难考。另一种说法是尧帝曾令和叔居住在北方,观察太阳运行的情况,进而确定冬至的时间。《尚书•尧典•虞书》曾载:“(尧帝)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按:朔,北方也。)《尚书》成书时间距尧帝时代较近,文献可信度相对较高,所载史料或更贴近史实。可见,冬至作为节日,中国上古时代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七夕节中有什么民间故事(冬至节六大传说故事)(2)

冬至传说之二:南方人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与疫鬼有关。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南方冬至吃汤圆与汤圆的原名“冬至团”有关,且汤圆有团圆之意,预示冬至后即春节相聚一堂的大团圆之义。现在,人们多用第二个来解释,即团圆之意。

而关于冬至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则越来越少人知道。其实,该习俗是来源于民间故,即相传有一个叫共工氏的人,他有个不成材的儿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害怕赤豆,于是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来趋避疫鬼,祛病防灾。在古代,其实人们在冬至日用糯米饭包裹各种各种蔬菜,肉类作为馅料,是既祭祖又赠送亲朋好友的。

七夕节中有什么民间故事(冬至节六大传说故事)(3)

冬至传说之三:吃饺子与医圣张仲景医治耳朵“冻疮”有关,即北方的“捏冻耳朵”习俗。传说该习俗来源于汉代的南阳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在长沙做官结束告老还乡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就吩咐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放置锅中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用后,百姓的冻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进九,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并把它称之为“饺子”,也有称“扁食”,又或叫“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因此形成“捏冻耳朵”这种习俗。这一风俗尤其是特在河南地区盛行,到冬至日,不论家庭富裕或贫穷,都要食用饺子,即民间俗语相传:“十一月,冬至到,家家户户吃饺子。”因为冬至日到来,意味着要进入更冷的阶段,为了保护耳朵不被冻掉,就食用长相类似耳朵的饺子予以保佑。所以,我们会发现,不论身处何方何地的北方人,在冬至这一天都会吃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以保佑自己健健康康顺顺利利的度过这个冬天,迎来新的一年。

七夕节中有什么民间故事(冬至节六大传说故事)(4)

冬至传说之四:吃混沌与西施有关。北方冬至日除了吃饺子外,另一盛行的风俗是吃馄饨。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而冬至吃馄饨在北方流行,有很多故事传说记载。最早相传的故事是与春秋五霸时的吴越争霸及美女西施有关。相传吴越争霸时,吴王打败越王,不仅获得金银财宝,更是获得心灵手巧的西施,在一次试吃了西施做的用面皮包裹着馅料的食物,大为赞叹,问西施是何物,西施想着这昏君沉迷美色,不理朝政,就说此物是馄饨(因与“混沌”发音相似,便取其意),此后馄饨便流入民间,吴王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力,便规定在冬至时吃馄饨以表纪念。

七夕节中有什么民间故事(冬至节六大传说故事)(5)

冬至传说之五:吃馄饨是人民追求和平安定的追求,是为了驱赶恶人。相传,汉代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便成习俗。其实,冬至这天吃馄饨古代最流行的是在北京地区。南宋时,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祭祖的风格。而在许多古籍中记载,馄饨是中华民族的开天辟地者黄帝。因此吃馄饨是对黄帝或那些做过开天辟地之事的人的尊敬缅怀与祭祀。

七夕节中有什么民间故事(冬至节六大传说故事)(6)

冬至传说六:汉高祖刘邦和樊哙吃狗肉的故事。在有些地方,冬至还盛行吃狗肉的情况。相传,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遂逐步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个人倒是觉得,这个习俗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百姓经济水平提高,对食物营养的追求的结果。

七夕节中有什么民间故事(冬至节六大传说故事)(7)

上述有关冬至的各种传说故事中,归结起来实际上是古人受自然崇拜、祖先灵魂崇拜、神仙崇拜等迷信、禁忌、巫术观念的影响有关,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不管源于何种成因,自该节气从汉代正式确定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气,汇聚了相当浓厚的农业文化特色、伦理观念和人情味。遗憾的是,现在冬至仍有一定教化作用,但在年轻一代中似乎越来越淡薄,其教化作用已弱化,传统节日日渐消亡,是值得年青一代人注意,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文化基因应传承下去。

本文由“纵横国史”原创,欢迎关注留言,带你涨知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