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们多了很多机会和家人相处。但是,朝夕相处并没有让家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那些以爱恨之名脱口而出的话,被掩藏在岌岌可危的婚姻之下,成为了埋在生活方方面面的刺。

我们那么爱家人,为什么却不能与他们好好相处呢?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原因——我们做不到和家人好好说话。

一个家越来越差的原因(一个家走向衰败的根本原因)(1)

“为什么我妈就是不听我的劝?”

子彤发现:母亲宁肯相信外面的小道消息,都不听她说的,就算她说得很对。

最近,一向依赖线下购物的母亲,在疫情期间学会了在直播间买东西。可网上的货品良莠不齐,几乎每买三件就要退一件。

老人家学会自助购物已经不易,很难搞懂复杂的退货流程,买买买的善后工作也就理所当然地落到了子彤头上。

子彤劝母亲别去贪小便宜,但是母亲不听,子彤没少发火。

一次, 母亲拿来一件羊绒衫,小心翼翼地跟子彤说货不对板,要退掉。

子彤头也不抬地回答:“妈,你没那个火眼金睛买正品,就少在网上瞎逛了。但凡有点常识就知道,两百块钱的羊绒衫能有什么好货?非要买回来添堵。”

母亲一言不发地出了门,子彤以为妈妈听进了自己的劝告,需要她退货的次数也少了。

一个家越来越差的原因(一个家走向衰败的根本原因)(2)

爆发是在半个月后的饭桌上。

母亲一边看着国际新闻一边感慨:“俄罗斯的战争还在继续呢。”

子彤没好气地接茬:“家里的事儿都闹不明白,还去操心国际的事,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啊。别看那些乱七八糟的新闻,不是为了吸引人眼球瞎写,就是有什么跳转链接,里面都是病毒。”

母亲一下子爆发了:“你会不会说话?我是教你这么说话的吗?会说话就说,不说就闭嘴。就你什么都懂,你到时候别老!”

子彤的怨气因为母亲的反驳陡然起飞:“我不是怕你被骗吗?你被骗了多少次了?我好好说过多少次了,从来都不听,回来就给我们唠叨。”

这场母女争吵不了了之,但母亲撂下了一句话让子彤愣住——“每次你说话像下刀子时,我就觉得没有把你教好。”

因为情感亲近,我们与父母相处时缺乏边界感。这种缺乏体现为我们省略了“了解对方”的步骤,只关注自己的看法和表达,也因此变得颐指气使、高高在上。

我们会用“你唠叨得有完没完”来取代“我理解你担心我”;会用“不要你管”来取代“别担心,我会处理好”。

实际,相较朝夕相处,父母更需要的是“积极说话方式”,是我们对他们感同身受,积极表达。

当察觉情绪中有愤怒、不耐烦时,我们首先该安抚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把父母当作“宣泄桶”。

一个家越来越差的原因(一个家走向衰败的根本原因)(3)

“为什么最难教的孩子被我摊上了”

娟子发现,每当孩子需要辅导作业,丈夫就尿遁。久而久之,她这个暴脾气就被迫上阵。

一次, 看到孩子的演算纸涂得横七竖八,娟子气沉丹田一声怒吼:“就你这习惯,考试的时候能保持卷面吗?卷子是你的另一张脸,你这张脸能看吗?”

一边的丈夫看到孩子哭丧着脸,连忙打圆场。

娟子火力全开:“一说辅导你就跑,你就有脸了?我看你们父子都一个样……”

战争一触即发,娟子从一份演算纸说到平时考试,再从学习习惯上升到塑造人格,一通发表结束,孩子泪水涔涔,老公沉默不语。

只有在家里严加管教,孩子才能在外面乘风破浪。带着这样的教育念头,娟子每次辅导孩子作业,都把话往最痛的地方说。

一个家越来越差的原因(一个家走向衰败的根本原因)(4)

老公觉得娟子太上纲上线,娟子觉得老公宽容到迂腐。吵了几次后,每次娟子辅导作业,老公就把房门一关躲清闲。

苦的是接受语言炮弹的孩子。

在娟子的批判下,孩子成绩上升了,话也变少了。

某次家长会,老师点名留下了娟子,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在校说话难听、行为强势,已经多次和小伙伴闹翻,希望娟子从旁引导。

当娟子在丈夫面前说起这件事时,换来的却是——“我早知道孩子会这样!”

“为什么?”

“因为有你这个妈!你有考虑和他好好沟通过吗?每次你用伤人自尊的方式教育他,你觉得得到的是什么结果?我看他没自伤和伤人就不错了。”

原来,丈夫一直不认同娟子的聊天方式,之所以没有吵架,并不是爱得深沉,而是想到需要经过漫长的争论和磨合就“懒得”努力;况且,成长中的孩子分担了娟子的火力,他愿意得过且过。

只是没想到,在语言暴力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了自卑自大的混合体。

娟子很无奈,她是真的想做一个好妈妈,每次调动那么多情绪去影响孩子其实也很累。

像娟子这样的妈妈有不少,劳心劳力,但就是不能控制脾气,好好说话。

其实,当我们的沟通对象是孩子时,“好好说话”就显得格外重要。

孩子需要的,不是在家里被灌输多少道理,而是当他在生活中有遭遇、有经历,然后在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中得到支持、肯定和调整。

好好说话,代表不用尖锐的言辞让孩子感觉自己是一座孤岛;意味着给孩子更多的情感能量。

一个家越来越差的原因(一个家走向衰败的根本原因)(5)

“复婚,是不是错了?”

张倩又想离婚了,第二次,和同一个男人。

第一次离婚时,两个人结婚才三年,年轻气盛。

那天张倩翻老公刘峰手机,无意中看到他和一个女孩的对话框,虽然没有丝毫暧昧,但两个人分享了不少日常生活,她无法忍受。

当时,张倩把手机扔在老公面前,脱口而出:“你居然和别人聊骚,有什么不能和老婆说,非要跟别人说,我是个死人吗?”

情绪上头时,语言是毫无逻辑的。她用了几乎所有难听的字眼,哪怕老公反复强调两个人关系清白,并诚恳反省了自己的错误。

但张倩咽不下这口气,脱口而出:“离婚,我不想和你这种早晚会出轨的渣男睡一个被窝。”

第一次婚姻就这么结束了。

一个家越来越差的原因(一个家走向衰败的根本原因)(6)

也许是觉得自己不占理,领了离婚证后,刘峰又开始重新追求张倩。

婚姻关系不存在,理智又占领高地了。张倩恢复了从前温柔淑女的姿态,而刘峰也真的将生活、工作关系都整理得清清白白。

信任再次建立的时候,两个人把离婚证又换回了红本子,他们也顺理成章地迎来了宝宝。

没想到,孩子是个“大麻烦”,张倩和刘峰又回到了吵吵骂骂的阶段。

张倩讽刺刘峰:“只出了一颗精子,其他时候毫无用处。”

刘峰气不过,只能不断地说:“你想让我做什么你就说,我想不到的你提醒我,别这么阴阳怪气。”

孩子两岁时,张倩和婆婆爆发了一次大争吵,而刘峰作为夹心饼干没有向着老娘更没有向着她,就是不停和稀泥,她气得大喊:“离婚,妈宝男。”

张倩闹不明白,明明离婚时我们还能友好相处,为什么过日子就过不到一块?

原因很简单,距离产生了美。

这也是为什么朋友和爱人对我们的评价截然不同。在朋友面前,我们更愿意展现倾听、表达绅士与善解人意的一面;

而面对爱人,我们仿佛一下子关闭了正确的沟通通道,更习惯用最直接的方式说出最伤人的话。

一个家越来越差的原因(一个家走向衰败的根本原因)(7)

我们总是用三观不合、代沟太深来解释我们与伴侣、父母、孩子之间糟糕的关系。

但其实它们有一把同样的钥匙,就是好好说话。

如果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总是对爱人恶语相向的人,原生家庭一定不顺,孩子养育到处是坑,简直“集万千难事于一身”;

而习惯好好说话的人,不仅有稳定的家庭、和顺的亲人关系,更有深厚的社交以及更好的身体状态。

可以说,好好说话,是我们吸引幸福力的正极。

到底什么是“好好说话”?

不论和谁沟通,我们要时刻保持察觉,看到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及时调整,而不是把语言当子弹,“杀”死不同的言论。

对不同的人来说,事情不是平面的,而是三菱镜。

他人的语言中,藏着对事件的看法,也藏着他的渴望和需求,找到这一点,也就找到了沟通的密码。

很多人的倾听,就是等着说,等着反驳。

真正的倾听是,管住自己的嘴,集中精力、全身贯注的听对方,Ta的感受、Ta的需求是什么?

你只需总结复述你看到的感受和需求,然后与对方确定你的感受和理解是否准确。

真诚真实地问对方,需要你做什么?也真实真诚地告诉对方,你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的是什么。

亲爱的们,我们用了两年的时间学会说话,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努力“好好说话”。

中国式家庭很容易被摧毁,只要不断不断地输入消极词语;

中国式家庭也很容易幸福,前提是珍惜和捍卫彼此好好说话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