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这个事,到底有没有技术含量?这个问题在圈子内外,争议就像一锅粥。其实不管是哪种争议,都是个人的观点,谈不上对错与好坏,大可不必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他人。钓鱼这事,得看自己怎么个理解。

在实战中不管是新手还是老鸟,都要面临的问题是就是钓点选择。甭管技术怎样,理论如何,好钓点才是所有理论的基础。那么,这些不适合钓鱼的雷区,分别有哪些特点呢?

野钓最佳钓点(野钓钓点如何选择)(1)

一、各种原因导致的臭水渠,即使治理了,也不适宜垂钓

近些年政府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不少或因生活排污,或因工业排污导致的臭水渠,虽说越来越少,但是也不罕见,更为可怕的就是那些经过治理的水域,水域中的鱼群,凭借着强大的生存适应能力,居然适应了重金属超标、水质肥而腐坏等各种异常情况。

野钓最佳钓点(野钓钓点如何选择)(2)

虽说臭味减少,但是钓上来的鱼,完全不能吃,不知道的钓友,钓上鱼之后,不管怎么烹饪,肉中都有一股机油味,又或者有一股子铁锈味;美国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经济腾飞,所以工业污染和我们现在一般无二,可是到了现在,当年工业污染过的水源区,繁殖的鱼类,虽说食用指标没问题,可是口感依然很糟糕,不知道我们的孙子辈,能不能放心吃这些鱼。

野钓最佳钓点(野钓钓点如何选择)(3)

二、因惊吓散窝跑鱼的钓点

大鱼上钩,除了技术,更多的需要运气;大鱼遇见的机会不少,可是上岸的机会其实并不多,这本来也没什么大事,但是不少钓友缺乏大鱼上岸的经验,溜鱼的经验就更别提了,什么八字溜鱼、控鱼,大鱼中钩后,只要不拔河、不切线,想尽办法溜上来才是正事,至于大鱼在钓点附近狼奔豕突,那是完全顾不着了。

野钓最佳钓点(野钓钓点如何选择)(4)

据说大鱼在中钩被刺唇之后,在挣扎的过程中,会散发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表达的含义很简单,此处很危险,不说这个说法正确与否,但是但凡大鱼中钩后,没有从窝边溜走的窝子,基本上中鱼后,窝子2~3天不进鱼,是比较常见的事情。

野钓最佳钓点(野钓钓点如何选择)(5)

三、岸边和水面落差大,近岸有垂柳,都不适合作为钓点

鱼的视力,一米开外就很模糊了,但是一直到30米开外,都会有一个视觉轮廓出现在鱼眼中,这是有科学明证的,比如摄影界中,有一种鱼眼镜头,就是放生了鱼眼的视力特点;所以,鱼在水中,对近岸的物体,就算看不清,但是如果频繁有光影晃动,那是吓得逃之夭夭,有多远游多远。

野钓最佳钓点(野钓钓点如何选择)(6)

所以在明水无遮挡物,水面与近岸落差较大的野外水域,又或者垂柳林附近,并不是最合适的钓点;前者晴天下,太阳会把身影投射到水面上,动作越多,鱼越不敢进窝觅食;后者有风的时候,垂柳随风摇摆,也是动作不小,而且垂柳附近抛竿,很容易挂树,所以这两种有典型特点的位置,是不适合做钓点的。

野钓最佳钓点(野钓钓点如何选择)(7)

四、近岸噪音多而没有规律,不适合作为钓点

淡水鱼胆子小,野外的淡水鱼胆子就更小了,如果光是有噪音,但是比较规律,时间久了,鱼群也会对噪音源习以为常,怕的就是无规律的噪音源,这种情况,时间久了,水域之内就没鱼栖息,有钓友说高速公路附近的水域不适合做钓点,其实时间久了,鱼都熟悉噪音规律了,找对规律,也不见得没有鱼,但是就怕哪种没啥规律的噪音源。

野钓最佳钓点(野钓钓点如何选择)(8)

五、无风不钓鱼,如果周边有林带、围墙就不适合钓鱼

鱼是需要吸氧的,但是水中的氧气,主要就指望着风带动空气和水面接触,做氧交换,有些水域,附近被防风林或者防风墙包围,几近于静水的野外池塘,这种水域,一般水中严重缺氧,鱼的活性很差,水质一般也比较肥,是不适合钓鱼的。

同时如果在出钓的时候,不管阴晴,一丝风都没有的天气,那也是不适合做钓的,原因也是如此,所以钓鱼不怕风,就怕一点风都没有,这样天气,鱼开口的几率是非常低的。

野钓最佳钓点(野钓钓点如何选择)(9)

六、钓位间距太密集,不要凑热闹

好的钓点资源,在现在这个咨询发达的时代,是很难留住的,所以不少好的野钓资源,一旦被共享了,那好家伙,和农村赶集一样,别说3~5米一个钓点,隔1米一个钓点都不奇怪,这么稠密的下杆,没有人投放鱼苗的野生水域,多少鱼也经不住钓不说,经常因为抢占钓点、鱼线缠绕导致的纠纷,也是屡见不鲜。

野钓最佳钓点(野钓钓点如何选择)(10)

也有钓友会说,现在资源这么少,还有这么多不能钓鱼的地方,我们该怎么办呢?说实话,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有资源的省份,那就且钓且珍惜,没资源的省份,黑坑已经是主流,唯有适应,没有别的好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