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希望转载,请先联系我,谢谢(。 ・ω・ 。)

本人是应届毕业、在以前艺考学习时速写省2、中国美院速写单科状元,我认为自己还是有点心得可以同题主交流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的。

题主已经明确指出自己所说的“敢画”是应试阶段的敢画,那么我就从应试方同题主您探讨一下关于大胆敢画这方面的意义。

大胆敢画这一块,相信只要是有参加过画室集训的艺术生一定是对这个不会陌生的,在探讨怎么样的画面叫做敢画的画面之前,我们首先先来说一说为什么画室的老师很看重敢画,从最开始就去夸敢画的学生而不是别的东西。

首先您需要明白的是,作为一个应届或者仅复读一两年的复读生,您所接触的绘画尤其是考前应试绘画仅仅是艺术方面的冰山一角而已,在这个阶段其实您基本上是没有机会去具备很高的型准能力、技巧水平以及突出的个人风格的,同样与您竞争的对手大部分也不具备这个实力,那么在应试的过程中,画面的突出与否究竟是怎么展示出来的呢?

其实依靠的就是所谓的大胆和敢画。艺术类院校在招生评卷的时候,它不是要您画的直逼各种大师,这是完全不切实际也是不负责任的,考艺术类院校不是考你有没有资格成为毕加索成为米开朗基罗,它考察的是您有没有资格和资质去进入这个学院学习,仅此而已,所以阅卷时更加看重的实质上是您的潜力。

那么在大家都没有过硬的造型能力、绘画技巧和个人风格的时候,您的潜力存在与否取决于您画面的爽快和自信,请您记住这两个词语。

爽快的意思是不拖泥带水的作画

自信的意思是落笔无悔,精准的对待您画下的每一笔,在落笔之后不论如何,去相信你的选择。

由于我并没有存储一些不自信的画面,我简单的通过ipad绘制一些例子来给您做一个直观的参考。

艺考无外乎素描色彩和速写三个部分,而这三个区块都是需要你的自信注入其中来作画的。而这之中最明显的就是速写一科,我们以速写为例子,来谈谈什么是速写里的敢画。

绘画的高度是什么意思(美术老师们口中的)(1)

用iPad简单表达一下

这里献丑了,我尽量去模拟一下艺考时的笔触。我并没有使用过ipad来画速写,请您大概感受一下就好。如果您是阅卷人,您觉得哪张画能拿更高的分数。其实这两张画拿出来的第一眼,我就会觉得左边的看起来更具有冲击力,而右边的则显得没有左边的突出。

但是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您,从型准的角度出发,右边的型准是远超左边的,在绘制左图时,我刻意的去忽略了型准,左侧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例如眉弓的位置、下颌角的位置、人中的位置等,而右侧绘制的时候我则是注意了型准,我可以比较肯定的说右侧基本上和原图在型准上是没有太大出入的,但是它绝对不能在考场上拿到比左边更高的分,理由如下

1.第一眼冲击力不够

画的大胆最吃香的一点,就是放得开,这种画面是富有激情和灵气的画面,在阅卷中,这样的画面自然就会和有潜力挂钩,因为如果您想要靠磨,把型给磨准确了,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您基本上但凡受过些美术训练的人都是可以通过各种技巧达到的,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就是这种能放得开的感觉。

2.阅卷老师通常没有机会看第二眼

很明确的说,一张画看一眼已经是阅卷老师对您仁至义尽了,在失去了第一眼的加持之后,不论右侧这张型有多准,阅卷老师都不会感兴趣了,因为他需要的是一个综合的表达,而不单单是其中一点,而在这个综合分中,左侧虽然型准有问题,但是会被它的表达力给掩盖过去,从而获得更高的评分。

3.画面显得磨蹭死板

您可以简单的感受到,第二张的线条非常的磨蹭,你可以看到为了追求造型的那一点点准确,第二张画的很死,外轮廓线来回重复,显得呆滞死板,这也是极为忌讳的一点,我甚至可以向您保证,这样呆滞的线条造成的扣分远大于型准的加分,更何况大部分美术生在艺考阶段是做不到型完全准确的,那么既然大家都做不到完全准确,为什么不像左边这样放开来去感受线条呢?我在画左侧速写的时候,用的线条我觉得绝大多数艺考生都是能用的很溜的,需要的其实就是一种胆量把它画出来。记住,既然中国区分速写素描,那就不要把画素描打型的那一套往速写里放,不然会吃亏的。

4.关系不明确

右侧画明显黑白灰关系紊乱,该压的点完全压不住,找了很多细节但是整体关系完全出不来。反观左侧则把侧重点放在了找交界线上,把几个位置的颜色关系压得很明白,例如眼眶的暗部、鼻底投影、头发球体的转折、衣服的一些重色点都卡住了,虽然用的是很笨拙的卡法,但是目的是很明确的,这样的画法就是有潜力的画法,因为技巧是可以学的、画面完整度是可以通过时间去提高的,但是没有大关系,不论您怎么画都是在白费功夫磨,就像您的房子都建塌了,您还往上面精装修,这都是很匪夷所思的深入,应该立刻调整思路开始校准大关系。

5.左侧的作画时间更短

我没有明确的计时,但是左侧这个头我大约使用了两分钟左右,右侧的头我使用了约四分钟,虽然这之间只是短短的两分钟,但是请您明白这两分钟意味着我的画面将可以多两分钟来丰富充实,这种建立在有效大关系基础上的丰富充实是非常具有打击能力的,可以立刻在这两分钟内超越右侧的画面非常多,从而达到更高的评分。而考试时一旦出现多人物作画,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将被拉的更大,比分也会变的更为悬殊。

这样差不多罗列下来,想必您会更清晰的认识到敢画是什么以及敢画的重要性

其实给您概括一下,无外乎这几点

1.宁可画不准,不可反复磨

2.宁可重新画,不用橡皮擦

3.宁可往黑画,不可没色差

在画画的时候切记,自己已经在发挥自己最高的水准了,您就是自己的大师,要相信自己落的每一笔,对每一笔负责任,把自己的激情和感动往这些线条里去放,先去学会怎么样放开的狂野的画,再去学习如何用控制力去控制自己的狂野,变得收放自如,在能同时确保型准的情况下画出灵动的画面。所以要达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先能敢画,敢画是您自己对自己的自信,也是您开始深入学习画画需要迈出的第一步

绘画的高度是什么意思(美术老师们口中的)(2)

绘画的高度是什么意思(美术老师们口中的)(3)

随便放几张大师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敢画至极的,这其中必然包括了很多错线,但是没有关系,因为本身您就是在画速写,速写要的是一个瞬时的状态,状态在了,有些错线又有什么关系呢?

被夸大胆的学生最后画不好是很正常的,因为大胆是第一步,你要先有力量、才能慢慢去控制力量一直到使用的炉火纯青,迈出有力量的这一步其实是不难的,难的是去控制它。您能画出错线而不去擦掉、画出错线而去重新画一笔改正它、在调整中得到一个近乎准确的型时,您一定会大有进步的。

———————7.4第二次更新————————

首先破百感谢各位(ฅ>ω<*ฅ)

这一次更新主要是应评论区的朋友有疑惑说应该如何把形给画准确而做的补充,其实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在绘画的过程中经历过明明想控制形,但是越画越跑,等画完了整个人物都是扭曲变形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私认为几乎大部分绘画入门后都会碰到的瓶颈,因此今天就来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一下,从应试的角度应该如何去做到造型准确。

既然是要讨论造型该如何准确的,那么就要首先考虑,为什么我们画起来的时候造型会不准确,哪些因素造成了我们的形准出现了偏差。

其实归根结底,造成画不准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1.陷入局部、忽略整体

2.顺推作画

现在依次解释这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陷入局部,我个人觉得这个陷入局部更常出现在艺考阶段的素描部分,素描的部分是非常非常容易出现这个问题的。我先给各位用ipad画一个图意会一下

绘画的高度是什么意思(美术老师们口中的)(4)

这个图涂得比较随便,大家意会一下就好,从左上那个开始,是一个完全歪掉的头,整个头几乎就没有一个五官的位置摆放到了正确的位置上。首先我们先看这个头,它犯了哪些问题:

1.五官的位置不对,主要出在眼睛和耳朵上

需要强调的是眼睛的三庭五眼放置和耳朵所对的眼角鼻底,我们画的时候很有可能并不是那么一概而论的,但是大家都是人,基本上大方向是不会变化的,所以这个错误是最低级的。

2.五官不在中线上,主要出在嘴巴和鼻子上

中线确立了整个头的对称轴,这个对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五官不能串联在上方,就会出现整个脸歪掉的问题。

3.五官的透视出现问题,主要出在嘴巴上

这个问题真的非常非常容易犯,尤其是在鼻子和嘴巴上,在刚开始不能全局观察的情况下,五官的透视问题是很难被发现的,然而这个问题的扣分也是非常厉害的,像图中的嘴巴基本上就是一个四分之三侧的嘴巴,和脸完全贴合不上。

4.外轮廓也贴合不到头骨上

外轮廓一定是要贴合头骨的,不然像这个外轮廓,显然就是头骨都长歪掉了,这个歪是影响巨大的歪,因为骨骼决定了上面的肌肉分布、五官的分部,您甚至可以认骨骼是基础中的基础,没了它就像造大厦把钢筋抽了,您想要造出这个大厦自然难上加难。

那么我们根据头骨修改一下造型,然后就得到了右3的草图,这个草图基本就符合了比较常规的人该有的长相,接下来我们分别深入1、3两张图,最后得到的结果天壤之别,我相信如果您是改卷老师,左边的绝对跟右边能高5到10分。

所以这就是初学者常犯的「陷入局部」,在大框架没有构建完的情况下就去深入,最后画出一个东拼西凑的东西来,而不是在最开始就定位好,然后逐层深入。如果您在一个错误的位置画了一个正确的东西,那么不管怎么画,这个东西都是错误的,您的深入也会变成无效深入,最后又舍不得擦掉或者干脆就根本改不了,这样是严重影响画面质量和最后的得分的,所以一定要在画的时候,脑海中预留图2的头骨,然后根据脑中的头骨构建出图3的草稿,根据草稿逐层深入成为左侧的完稿,才能确保您的造型准确。

第二点是顺推作画,这个作画模式在速写里常用,而且一般来说熟练了之后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新手用这个方式作画,也就是所谓的不起形直接画,从头推到尾,就很容易出现造型的问题。

这种方式有一个弊端,就是您很难知道您现在的这笔到底准不准确,您的这一笔也许只长了2mm,这在一个局部里是非常难观察出来的,但是如果您的每一笔都长了2mm,最后您一定只能画出一个跑形的人来,就像微整一样,最后整形出来的人也会完全不一样。

那么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呢?其实有三个方法去限制您的造型,前两个我相信各位都耳熟能详,第一个叫正负形,第二个叫概括几何形,这两个方法初学用起来极其简单,并且能够长期使用,具体的方法我再来做一个演示

绘画的高度是什么意思(美术老师们口中的)(5)

还是比较简单的画一下,主要还是理解。这张图我比较刻意的去注意了造型的问题,所以基本上和原图的准度是没有太大出入的,我们看正负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忽略掉其中各种繁琐的细节,这是一种快速建立框架而不受内部干扰的做法,而概括几何形则是把轮廓琐碎的细节给排掉,变成一个方正的概念轮廓,这个轮廓可以有效的缩小您落笔的范围,从而使得框架得以简单的构建出来。

但是这两个方法都是用来起形的,我们先去概括几何形,然后去找正副形,随后进一步深入。但是有的人就是不喜欢这种画法,实际上这个画法我也是不是非常提倡的,因为这样的画法不够的灵动,会框死画面而显得死板,画完负型再去填充细节会显得轮廓僵直而没有空隙。

所以要用到第三个方法——核对点位

绘画的高度是什么意思(美术老师们口中的)(6)

这个方法绝对是万能方法,不论您是画速写素描还是色彩,您都可以毫不顾虑的去使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您造型的准确,我用iPad再来涂一个

otz我怎么感觉用ipad越来越熟练了…明明就很难用(╯°Д°)╯︵ ┻━┻

总之这个图中,我把每一个比较明显的转折点全部都点了出了,那么我们在画的过程当中,你每画到一个转折点,就去核对一遍你这个点和周围点的位置关系对不对,也就是像上面两张草稿的连线。

因为亮点确定一条直线三个不共线的点确定一个平面,所以每次点位的核对,其实都是在调整型,如果你这个点可以和两个点都对上,但是和第三个点对不上,那么大概率就是你的第三个点的位置出现了问题。不断的通过比对各个点的位置是否准确,最后就可以画出一样准确的画。

毫不夸张的说,通过这个方法画出来的画,您几乎可以做到和模特或者原图没有任何的差别,您可以试着对比我上图做的示范,是不是几乎每个点的位置都和我在图中点出来的位置相同,那么如果你的每个点都是对的,每条线自然也会对,每个面也都会对,最后就能画出一个完全一样的造型出来,在艺考阶段,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您基本上就是在战场中最前面的尖子生了。

但是要做到这点,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您需要在整个作画过程中,艺考时通常为三小时到六小时中不断的去注意各个点位,实际上是极其困难的,所以这其实是一个习惯,对于熟练的人而言,核对这样的点位就是下意识间便完成的,为此您需要先练习出良好的距离感,不要在画画的时候使用铅笔的长度做辅助,有的更甚会用尺子来量,一定要做到一眼就能确立大概的长度,缩短您比对各个点的时间,强迫自己把这个养成一种习惯,最后就能很自如的画出准确的型来。

在核对完点后,您也可以核对各种线段,它的角度、长度和位置都可以进行比对,尤其是平行线段是最容易找的,多去对比,最后就能得到准确的造型。

这个事情,说起来比较容易,做起来的确是有难度的,还望各位努力练习。

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