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美家庭榜(宝山这个全国最美家庭)(1)

最美家庭24年的坚持

宝山的一对工人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女儿,默默资助了一位贫困地区的小女孩,承担了她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学费。如果不是一封来自山西东安村的表扬信直接寄到了宝钢总部,大家还不知道沈曙一家有过这样的义举。

2021年,沈曙家庭因“助学帮困、孝老爱亲”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后又获评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

上海最美家庭榜(宝山这个全国最美家庭)(2)

沈曙夫妇

沈曙反复强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是他的责任和担当,更何况做的又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他的二女儿沈芸则说:“能够帮助别人是一种福气,证明你有帮助别人的能力。”

上海最美家庭榜(宝山这个全国最美家庭)(3)

上海—山西

助学帮困十余载

2019年4月,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东安村的一座农家院落内,村民王彦兵、王翠花夫妇正在举办女儿王晓霞的回门宴。喜宴之上,有两位从上海远道而来的宾客备受村民礼遇,他们正是沈曙和陆银娣夫妇,此行是特意为“外孙女”王晓霞送上新婚祝福的。盛装打扮的新娘王晓霞第一次见到“姥姥”“姥爷”,难掩激动。素未谋面、相隔千山万水的两家人怎会建立起这样深厚的情缘?时间还要回溯到24年前。

上海最美家庭榜(宝山这个全国最美家庭)(4)

沈曙夫妇和两位新人合影

上世纪90年代,地处太行山区的东安村贫困、落后。村中的基础教育设施格外匮乏,1996年的一场特大洪涝灾害将原先破旧不堪的村办小学教室毁于一旦。1994年,回东安村挂职的党支部书记吕彦文将求援信发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企业,其中一封信寄到了上海宝钢集团。宝钢集团马上委派相关部门落实结对助学、捐资建校事宜。

沈曙的大女儿沈艳当时在宝山宾馆团委工作,大山深处这些濒临失学的孩子让她感到揪心,刚刚20出头的她决定资助其中的一位学生。当晚回家后,她与时任宝钢常熟培训基地项目经理的父亲沈曙、宝钢宾馆后勤处缝纫组组长的母亲陆银娣以及刚上大学的妹妹沈芸召开家庭会议。一家四口决定共同资助当时即将升入二年级的王晓霞,并且表示只要孩子争气,他们将一直资助她完成学业。

上海最美家庭榜(宝山这个全国最美家庭)(5)

山西来信和王晓霞母亲绣制的鞋垫

1996年,沈艳给王晓霞写去了第一封信,殷切嘱咐她努力学习:“阿姨一定会一直支持你读书的,努力吧,晓霞!”此后,两家人一直保持通信,上海和山西两户没有血缘的家庭逐渐建立起了亲人般的情谊。

除了学费和信件,沈家人还寄去衣服、学习用品、零食等等。当时尚无快递,沈曙和陆银娣将打包好的包裹用自行车推至牡丹江路的邮局。此后,沈艳和沈芸两姐妹挑选的学习资料和课外读物、上海特产“大白兔”奶糖、给王晓霞和她的两位妹妹购置的新衣服……这些满载爱意的包裹源源不断地发往山西。

结对未久,王晓霞的妈妈患上乳腺癌,沈曙一家对这个贫寒之家“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状况感到难过,立刻寄去治疗费用2000元,这在当时算得上是一笔“巨款”。

王晓霞一直感念沈家人的一片真情。2003年沈艳结婚时,王晓霞在贺信中写道:“阿姨、姥爷在信中说‘资助我的学业,是我们全家尽一些微薄之力’,我说这不是微薄之力,如果没有你们的这颗心,我很可能变成文盲……”信封上装饰着红色“双喜”,随信寄去的是一些核桃,以及王晓霞的妈妈亲手为“阿姨”“姨夫”绣的鞋垫。王晓霞刻苦求学,最终依靠知识改变了命运。大学毕业后,她就职于山西路桥建设集团,目前和丈夫定居于省会太原,一家三口幸福美满。她的儿子如今已经能跑会跳,她说等疫情缓和,要带着孩子一起来上海看望“姥姥”“姥爷”。

宝山—徐汇

“父女兵”抗疫齐上阵

上海本轮疫情发生的时候,沈曙夫妇居住在宝山区,而二女儿沈芸一家为了儿子的学业租住在徐汇,静态管理期间,父女均为抗疫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疫情暴发之初,78岁的沈曙去居委会报名当志愿者,居委被他的热心所感动,但还是劝道:“沈组长你年纪大了,就坐镇后方指挥吧。”沈曙所在的8~9号楼一直是小区内自治管理的标杆和模范。2014年,楼内就成立了大楼自管组,负责组织卫生扫除、调解邻里纠纷、举办联谊活动、结对照顾楼内孤老等工作。老党员沈曙是自管组的副组长,同时也是德高望重的“灵魂人物”,平时居民们有事,就常常敲响沈曙家的门,请他帮忙。

疫情期间,在沈曙的倡导和带领下,楼内物资分发、抗原检测等工作井然有序。虽然沈曙夫妇也已年迈,但他们还是尽力照顾着楼内年纪更大的孤老。一次,87岁的张春根老人家中大米告罄,沈曙立刻设法购买了一袋大米送去。张春根老人在感谢信中称“这真是雪中送炭,崇高精神令人钦佩”!

沈曙认为自己在疫情期间“只是做了一些常规的事情”,但居委认为他贡献不小,坚持给他颁发了“志愿服务纪念证书”。

上海最美家庭榜(宝山这个全国最美家庭)(6)

沈芸(左)担任社区志愿者

同样的绿色证书,女儿沈芸也有一本。她所在的徐汇区华泾绿苑,在3月期间持续出现阳性感染者,沈芸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为了规范小区团购,沈芸发挥专长,化身“团长”,牵头成立保供组,比对物价、审核资质、货比三家,切实解决了居民的需求,缓解了大家的焦虑情绪。同时,她又主导建立了“联络员—楼群二级管理制”,在小区的每栋楼都发动两名年轻人担任联络员,成立联络组。只要在联络组的微信群中发布信息,不消片刻,全小区的1900多户居民都能通知到位。

宝钢九村—彭浦新村

优良家风代代相传

沈家有以“孝”治家的传统。沈曙的父亲会为沈曙的奶奶洗脚,事母至孝。而现在,沈曙兄弟几人也悉心侍奉98岁的老母亲。每个周二、周三,沈曙都会从宝钢九村的家中赶往母亲所在的彭浦新村,晚上与母亲同住一个房间,照顾她起夜、饮水。沈曙的母亲感动道:“我把你们都拖累了,你们将近80岁了还在照顾我。”而沈曙说:“妈妈,我身体健康、能够照顾你,我也感到很高兴,你活到100多岁,我也要照顾你。”

父母的言传身教,使得优良的家风代代相传。沈芸提到,以前奶奶生病的时候,母亲陆银娣无微不至的照顾,令医院的其他病友和家属都误以为她们是亲母女。沈芸在与自己婆婆相处的过程中也始终谨记恪尽孝道。沈芸的婆婆曾患脑梗,转危为安后,沈芸常去康复医院侍奉左右,帮婆婆洗澡,一如当年母亲对待奶奶一样细心。

上海最美家庭榜(宝山这个全国最美家庭)(7)

沈曙一家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沈芸用《论语》中的这段话概括沈家的家风。出口成章、热爱传统文化的她在40岁时放弃了世界500强企业的百万年薪,创设了缘聚青年社工师事务所,在“公益缘、爱心聚”的口号下致力于青年服务、社区营造、家庭教育、困难帮扶等领域,续写着沈家默默助学二十余载的佳话。

2018年,事务所成立之初,就启动了“爱心接力棒——低保家庭爱心助学项目”,发动江浦路街道低保家庭的在读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假时间,辅导同样来自江浦路街道低保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在母亲的影响下,沈芸的儿子丁丁也常在暑假期间为二三年级的困难孩子进行爱心帮困。去年暑假,他还为一位渐冻症儿童提供了上门陪伴服务。

刚刚结束中考的丁丁也十分孝顺。从初一开始,每逢父母生日,丁丁都会亲自下厨做一碗排骨面,配上荷包蛋,为父母庆生。为家人做饭,一直是他的爱好和“解压”方式,平时每周六的午饭都由他“承包”,如今,刚刚开启暑假的他更是“接管”了厨房。

上海最美家庭榜(宝山这个全国最美家庭)(8)

明年春节,沈曙和陆银娣将迎来金婚纪念日,两个女儿各自的家庭也和和美美。他们一如既往地相互扶持、友爱邻里、热心公益。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他们“顾大家、爱小家”的故事仿佛验证了那句古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文字:陶胡昀

编辑:葛静虹

校对:赵慧敏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上海最美家庭榜(宝山这个全国最美家庭)(9)

上海最美家庭榜(宝山这个全国最美家庭)(10)

上海最美家庭榜(宝山这个全国最美家庭)(11)

上海最美家庭榜(宝山这个全国最美家庭)(12)

上海最美家庭榜(宝山这个全国最美家庭)(13)

上海最美家庭榜(宝山这个全国最美家庭)(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