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中走出家门就会看到小区的道路、小区花坛公园,出了小区,能看到马路、地铁站、地铁隧道、桥梁、高架桥等等,还有各式各样的地标建筑,逐渐地我们也习惯了这样的“现状”。在现实中,这些是当地政府负责规划的,在《城市天际线》这款游戏中,以上这些,是需要作为上帝的“你”来负责规划的。

画马路,就是这么简单吗?

天际线里自带的道路系统,是以道路为基本单位,有单、双向双车道、单、双向四车道、单、双向六车道、单、双向高速公路,而而有的道路还配有自行车道,公车bus车道,带隔离绿化带的车道等等,可谓花样繁多。

天际线新手详细教程(天际线中的整体思维)(1)

双车道公路

天际线新手详细教程(天际线中的整体思维)(2)

四车道公路

天际线新手详细教程(天际线中的整体思维)(3)

六车道公路

天际线新手详细教程(天际线中的整体思维)(4)

高速公路

这些道路,根据需要,可以画出各种高架桥、跨河桥梁、隧道等,而不仅仅是在地面而已。高架桥又可以画出不同的高度level。

说到这,还没什么。不过问题来了,游戏里的AI寻路功能,有个基本原则:车辆和市民(俗称“刁民”)的所有出行路径自动选取最短一根。什么意思?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游戏里做不到直线,弯线也要走距离最短。这主要体现在后期的交通拥堵上。正如上文提到的,天际线中的道路有多根车道,车辆又是走最短距离,就会出现“一根车道堵死,剩余车道没车开”的奇特景象,在现实中,司机经常变道,天际线游戏中,万物互联,所有车辆、人都是统一调配,从来不会有类似车祸这种意外发生,只是万物互联的副产品。

你需要一点整体思维

天际线新手详细教程(天际线中的整体思维)(5)

每一款游戏都需要玩家有一点基本能力,如《完美世界》需要玩家审的美能力、吃鸡游戏需要玩家有团队协作能力,谁也不想遇到猪一样的队友。天际线需要你有整体思维。

后期治理交通拥堵,就是玩天际线的一大挑战。如果交通拥堵长期不解决,最大的影响就是车辆到达不了目的地。比如当哪里发生火灾,消防车却堵在路上,同理,哪里提示犯罪了,哪里提示有人生病了,或者哪里提示有人死亡了,游戏中会自动派出相应的车去应对。如果交通拥堵,这些车只好乖乖堵在路上。火灾、犯罪、生病、死亡等这些社会问题,在游戏中都会蔓延开来。不解决是不行的。

这就需要整体思维。何谓整体思维?

在开荒地图最初,就要做到胸有成竹。什么区域会拥堵,什么区域会出现“一根车道堵死,剩余车道没车开”的问题。需要预先不断实验,排除。

方法就是,

对于工业区的更容易出现拥堵情况,你的道路应该相对长一些,路口少一点。

如果这片区域是商业区,涉及到运货的需求,城市恋的经验是,设计足够多的高架桥深入城市各个角落,分布均匀闸道口。货车下了高架桥,最多停2-3个红绿灯,就能到达目的地,送完货后又最多停2-3个红绿灯,就能上高架,出城。

如果是办公区或住宅区,主要靠步行,车流量较少,可以通过建造地下人行隧道、天桥等方式来减少行人过马路时车辆的停车时间和停车次数。后期布局公车站和地铁站的话,车流量还是比较可控的。

这里插一句,天际线游戏是芬兰9人小团队起家的作品,对标美国EA的《模拟城市》。欧洲人对交通的理念就是车让人,只要有人过斑马线,必须急刹车停下来。对应在天际线中,车辆开到斑马线,如遇有行人过马路,车辆就会停下避让。

关于天际线团队,我将另起一篇专门讨论。

现在遇到的坑,完全来源于开发之初的规划不合理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道路的一些分类,天际线中的道路还分有等级的。高速路>六车道>四车道>二车道>街道。住宅区门口不可能放置六车道或高速路,高速路可以用作高架或隧道,作为城市的主动脉,同时还可以专门负责工业区、外来过路车辆等,与本城区的车辆分开处理。

通常来讲布置方法跟现实是一致的。高速路用来做城际连接的交通。开荒的时候地图里会自带一些高速路和铁轨等。而六车道就需要放在车流量大的地方,噪音也大,不能放在噪音敏感的区域,比如住宅和办公区。商业区本身就有噪音,噪音大也无碍。道理跟现实是相通的。

车道单双向。这一点用得好,可以改善道路畅通,用得不好,或者设置不合理,则会出现长时间的集中性的路段拥堵。这在天际线中需要我们观察某个路段,车辆的目的地方向是同一个方向,那么设置为单向道是比较合适的。反之,则设置双向。然后根据大数据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是否可行。这就是下一篇要讲的,天际线中的演化思维。

天际线新手详细教程(天际线中的整体思维)(6)

游戏感悟
  1. 《城市:天际线》,常被吐槽戏称为“堵车:堵到天际线”。在我看来吐槽之余,很多拥堵是可以在初期通过特定的设计,是可以避免的。
  2. 另外,天际线作为游戏的特点来看,同一个地图,每次重新玩,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不通地图就会有更多的可玩的多样性。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款游戏非常烧时间的原因。
  3. 培养自己的整体思维,对于我们日常工作中也是很有帮助的。

涉及整体思维的还有以下几篇:

美拆篮筐,展示出美国是治标不治本的解决方案上海园区复工,园区入口附近排队50米,司机应绕道避开拥堵路段疫情还在,虽已复工,仍需开源节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