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字的古体字(舟汉字的字元)(1)

舟 · [zhōu]

象形字,就像是一条小船,两条长线是船帮,中间的几条短线表示船头或船尾。“舟”的本义是指独木小舟。

舟字的古体字(舟汉字的字元)(2)

◎说 文 解 字◎

《說文解字·舟部》舟:船也。古者,共鼓、貨狄。......象形。

段玉裁注:古人言舟,漢人言船。......共鼓、貨狄,黃帝、堯舜間人。貨狄疑卽化益,化益卽伯益也。共鼓和货狄是上古传说中始作舟楫的人。段玉裁认为货狄可能就是伯益。并且说,先秦时多用“舟”字,汉以后渐渐用“船”字才多起来。古时候货物流通,主要是依靠水上的舟船。舟船不仅载重量大,而且运输成本低。所以就成了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以「舟」作偏旁的字◎ 从「舟」的会意字:般,像船在水中间盘旋。

以「舟」作意符的形声字:船/航/舫,都是古时候舟的名称。舠/舴/艋,都是小船的名称。,轻便的小船。舢舨,用浆划的小船。舶/舸/舳艫/艅艎,大船。,大型战船。,本是船的总称。,船的两侧。,船上载人装物的部位。,装在船尾控制方向的装置。,船尾掌舵的人。

以「舟」作聲符的形聲字:輈,独辕车。,似狐的动物。,鹘鸼。

「舟」在作偏旁的过程中,有的讹变写成了「月」。如:,本意是用舟船押送战俘。,先秦时不论尊卑的自称。,金文将月讹变成了舟。,脚在舟的前面,不行而进。

文 献 选 读

"《周易·繫辭傳》刳木爲舟,剡木爲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刳[读若枯]木,就是将大树的中心挖空成独木舟。剡[读若演],刮削 。楫[读若辑],短桨称楫,长桨称棹[读若罩]。

"《詩經·邶風·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汎汎(帆)其景(影)。"两位朋友乘上了小舟,帆影渐渐地远去。

"《詩經·大雅·棫樸》:彼涇舟,烝(眾)徒楫之。"[读若辟],舟船行进的样子。在泾水中的舟船,众夫们在奋力划着浆。

成 语 典 故

风雨同舟

同舟共济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这时救别人就是救自己。只有大家齐心协力与风雨搏斗,才能共同渡过难关。

《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春秋战国时,吴、越两国连年交战,两国百姓彼此在感情上也很难共容。有一次,吴国人和越国人碰巧共乘一条船渡河。开始时,他们都互不理睬对方。船至河心,狂风骤起,霎时惊涛骇浪迎面扑来,船随时有可能覆没。此时,他们忘记了仇恨,相互救济,好像一家人一样。由于全船人的齐心协力,终于安全到达对岸。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天下黎民就好像是众多水滴所汇成的江河,天子就好似江河中的一叶小舟。水可以载着舟航行,同样也会让舟倾覆沉没。

舟字的古体字(舟汉字的字元)(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