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23岁的小李(化名)最近“阳”了,在发热后的第二天,又突然出现双眼白影且伴随视力下降的症状。

小伙子内心非常紧张害怕,于是立即来到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眼科就诊。

30岁视网膜二次脱落了(东莞一23岁小伙阳)(1)

接诊医生立即检查发现患者右眼视力指数/30cm,左眼视力0.02,也就是眼前的物体都看不清。通过检查发现是眼底视网膜出了问题,初步诊断为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

30岁视网膜二次脱落了(东莞一23岁小伙阳)(2)

曾有报道称,急性黄斑区视网膜病变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此次小李“阳”了后除了嗓子痛、发烧等症状,眼睛又出现问题,难道会与感染新冠病毒有关?

根据《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眼病防控专家共识(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出现眼部病变的比例为0~35.71%,多以结膜炎为首发病变,较肺部病变更早出现。也有报道称,有极少一部分新冠感染者会发生急性黄斑视网膜病变。

30岁视网膜二次脱落了(东莞一23岁小伙阳)(3)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眼科医学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感染新冠后,病毒可能会伤到眼睛,如发现眼部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我们将提供专业的眼部相关检查,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治疗方案。

30岁视网膜二次脱落了(东莞一23岁小伙阳)(4)

什么叫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

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也叫做蓝视症(acute macular neuroretinopathy,AMN),临床较少见,多见于年轻人, 平均年龄为25岁,无明显诱因急性发病。目前对AMN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的诱因包括病毒感染、糖尿病、低血压、口服避孕药、咖啡、肾上腺素或麻黄碱治疗、偏头痛、外伤、视网膜裂孔手术等。

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主要有哪些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会出现为旁中心暗点、闪光感及轻度视力下降。

该疾病特殊检查有哪些异常表现?

1.眼底可见黄斑区边界清晰的平坦楔形病灶,其尖端指向中心凹区,或病变区多个病灶呈轮状或花瓣状围绕中心凹区排列。

2.IR可呈楔形或轮状、花瓣状病灶。

3.OCT表现为急性期外核层和外丛状层的强反射灶;进展期椭圆体带、嵌合体带断裂;后期外核层变薄,嵌合体带断裂。

4.眼底造影检查正常,仅少数患眼视网膜病灶处呈现淡的弱荧光。

5.视野可呈楔形、环形、圆形或月牙形暗点。

6.视网膜电图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正常(90%),10%的a波振幅会降低;多焦视网膜电图可见局灶波形异常。

该病治疗效果及预后怎么样?

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眼科医生从以往案例的转归及文献报道,能否有效治疗AMN,恢复视力,情况并不乐观,54%的AMN患者视力下降的症状长期持续,没有改善,只有29%的患者有一些改善。现阶段,这种疾病还属于疑难病症。

新冠“阳”了,除了黄斑区视网膜病变这种比较严重的眼部并发症,新冠病毒还可能带来哪些眼部疾病呢?

1.结膜炎:最常见的新型冠状病毒眼病为结膜炎。患者单眼或双眼发病,眼红、畏光、眼痛、眼痒、异物感、流泪,无明显视力下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可有球结膜水肿、球结膜下片状出血,结膜囊可见水样或稀薄黏液状分泌物,下睑结膜可见滤泡,可有假膜。

2.眼部其他炎性反应性病变:浅层巩膜炎、葡萄膜炎,表现为眼红、异物感、眼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见巩膜浅层呈扇形充血,葡萄膜炎患者前房见细胞、渗出物及组织粘连。

3.眼部血管性病变:少数患者可出现视网膜血管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表现为无痛性视力下降或无光感,瞳孔对光反应缺失,眼前节检查无明显异常,眼后节检查黄斑中心凹处可见樱桃红斑,视网膜泛白。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表现为视物有固定性遮挡,视力下降,色觉异常,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微血管渗出或出血性改变。若新冠病毒感染累及大动脉,可造成不完全性眼动脉阻塞,表现为视力丧失至无光感,视盘水肿,视网膜白化,呈缺血性改变。

4.视神经炎:视力急剧下降,伴眼球转动痛,可伴有脊髓炎。急性期过后,视力可有所恢复,但可遗留视野缺损。眼底检查见视盘水肿,可出现视盘周围下液体及脉络膜周围皱襞。急性期过后可有视杯与视盘直径比增大,视盘苍白,严重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

5.眼眶神经病变:少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并发眼眶神经病变,颅神经麻痹,出现上睑下垂、复视、斜视,肌痛,面部及双下肢感觉异常,共济失调步态,眼球震颤。合并滑车神经麻痹、外展神经麻痹,表现为眼球运动落后。Adie瞳孔,表现为视物模糊、复视、瞳孔散大,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见瞳孔散大,胆碱能超敏试验阳性。

30岁视网膜二次脱落了(东莞一23岁小伙阳)(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