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克艳

秋韵的散文写法(散文秋韵)(1)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来了。

时光的沙漏从不停歇,恍惚间,葱茏绿叶即变枯黄。岁月在四季中流逝,人生浮沉随风月而动。

灿烂春花历经春雨滋润和夏阳炙烤,终在秋风里长成饱满的果实,沉甸甸的坠在枝头,无言地诉说在时间沉淀下,一粒种子破土而出后,体验过的韶光,以及在深秋过后,它即将面对的未来。时光,诠释了一粒种子的一生,也成全了它历尽繁华的理想。然而,繁盛之后,直面的,必是孤寂与萧瑟,与寂寥中漫长地等待和蛰伏,期待着下一个全新的轮回。否则,曾经的缤纷与热烈,怎能凸显它的价值?

花丛中,田野里,马路两旁的树木,都显出了浓烈的秋意:成熟的果实,凋零的枝头,飘落在地面上随风翻转的枯叶;以及,凉薄的空气,南飞的大雁,和鸣唱的秋虫……眼之所见,耳之所闻,似乎都脱不开一股无法触摸的清凉。是了,空中弥漫的凉意,便是秋天的信使。

连成海洋的树木,早就感知了秋意,于是释放出所有的能量,希冀在叶片落尽前,展现最后的风姿。看漫山遍野,曾经纷杂的绿色调色盘,在秋天变幻了色调,变得热闹而惊艳,金灿灿的黄色,和灼烈的红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迷了人的眼,灼了人的心。匆忙而过的路人们,留下一串串惊叹,和目光里的星光。那惊叹声中,有对自然由衷的讴歌,还有对生命轨迹的折服。

凉风扫动落叶,轻盈的叶片飘荡在秋水上,惹起一阵涟漪。脉脉的池水,清凉澄澈;曾接天蔽日的荷叶,枯萎殆尽,零乱地立在水面上,或匍匐在水中,让人心生悲戚。几只欢腾的麻雀,在枯叶间跳跃腾挪,叽叽喳喳地叫着,真是不知闲愁的痴儿。水下,肥胖的鱼儿悠哉地游荡着,不时吐着水泡,全然无视季节更迭的肃然。

当零乱的细雨在秋风的裹挟下,像珠子一样敲打着残荷,迸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时,躲在观荷厅里避雨的我,蓦然想起李商隐的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时光似乎在此时停驻,相隔千年的历史长河,我仿佛看到李义山冲我淡然一笑。猛然间,也便洞悟了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要义。

雨过天晴,天空清明高远,广袤恬淡似蔚蓝大海,悠悠白云随风变幻,聚拢来又散开去,正如它身下微如尘埃的人生;却有人生无法相比的飘然与随意。这世间,最惬意的事物,大概就是秋云了吧,既无定形,也不可捉摸;无喜无悲,全是自得。或聚或散,或热闹或孤寂,全都可以描绘成一幅画,叙写成一首诗。

这时候,最欢快的要数秋虫们了。它们躲在枯黄的草丛中,不知疲倦地唱着古老的歌谣,白天也唱,夜晚也唱。伴着它们的歌唱,有人沉沉入睡,有人一夜无眠。有人从它们的歌声中听到了秋声,有人听到了相思,有人听到了乡愁……

落红成泥更护花。万物凋零,只为展现姹紫嫣红之后的殷实与丰厚;只为积蓄能量,开启新的征程和希望。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刊用。

投稿邮箱:gdb010@163.com

特别说明:作者投稿时,必须标明“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字样,如没标明或不是原创稿件的一律拒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