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字谕纪泽儿:,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曾国藩家书》节选?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曾国藩家书》节选(曾国藩家书第三十五篇)

《曾国藩家书》节选

【原文】

字谕纪泽儿:

腊月廿九日接尔一禀,系十一月十四日送家信之人带回,又由沅叔处送到尔初归时二信,慰悉。尔以十四日到家,而鸿儿十八日禀中言尔总在日内可到,何也?岂鸿信十三四写就而朱金权于十八日始署封面耶?

霞仙先生之令弟仙逝,余于近日当写唁信,并寄奠仪。尔当先去吊唁。

尔问文中雄奇之道。雄奇以行气为上,造句次之,选字又次之。然未有字不古雅而句能古雅,句不古雅而气能古雅者;亦未有字不雄奇而句能雄奇,句不雄奇而气能雄奇者。是文章之雄奇,其精处在行气,其粗处全在造句选字也。余好古人雄奇之文,以昌黎为第一,扬子云次之。二公之行气,本之天授。至于人事之精能,昌黎则造句之工夫居多,子云则选字之工夫居多。尔问叙事志传之文难于行气,是殊不然。如昌黎《曹成王碑》、《韩许公碑》,固属千奇万变,不可方物,即卢夫人之铭、女拏之志,寥寥短篇,亦复雄奇崛强。尔试将此四篇熟看,则知二大二小,各极其妙矣。

尔所作《雪赋》,词意颇古雅,惟气势不畅,对仗不工。两汉不尚对仗,潘、陆则对矣,江、鲍、庾、徐则工对矣。尔宜从对仗上用工夫。此嘱。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我在腊月二十九日接到十一月十四日你由送家信的人带回来的一封信,另外还有由沅叔那里送来的你刚回家时写来的两封信,收到这些信我十分高兴。你十四日到家,而鸿儿十八日来信说你过不了几天就要立刻回家,为什么呢?难道是鸿儿十三、十四日写完信,而朱金权在十八日才在信封上标明日期?

霞仙先生的弟弟去世,近几天我会写信去吊唁,并寄出祭品。你应当先去吊唁。

你在来信中问我文章的雄奇之道,我现在为你讲解一下。雄奇以行气为第一,造句为第二,选字为第三。可是绝对不会出现选字不古雅而句子会古雅,句子不古雅而行气会古雅的情况;更不会出现选字不雄奇而句子能雄奇,句子不雄奇而行气能雄奇的情况。所以文章的雄奇,关键在于行气,而行气又要靠造句选字的功夫来提升。古人的文章中,我最喜欢雄奇之作,其中昌黎第一,扬子云第二。这二位先辈的行气,本来是由天意传授,非人力所为。而对于人和事的精当能力,昌黎是在造句方面见长,而子云则是在选字上所下的工夫多一些。你还说叙事、志、传一类文章难于行气,其实并不是这样。比如昌黎的《曹成王碑》、《韩许公碑》,固然属于千奇万变的风格,是别人无力效仿的著作,即使是卢夫人的铭、女拏之志之类的文章,寥寥几句,也一样显得雄奇倔犟。你可以试着细读这四篇文章,就会知道这两大两小,每篇都具有雄奇的文风。

你所作的习作《雪赋》,论词意还是有古雅之风的,只是从气势上来看,还不够通畅,对仗也不是很精。两汉时期的文章还不是很讲究对仗,自潘、陆开始对仗才日渐工整,到了江、鲍、庾、徐就开始用工对了。你也应该在对仗方面多下工夫。再三叮嘱。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读后感】

曾国藩在这封信中向纪泽儿阐述了文章的雄奇之道。从中得知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必须以“雄奇”为主,而雄奇以行气为第一,造句为第二,选字为第三。掌握了这三点,便能让你的文章卓然而立。

在曾国藩看来,雄奇的诗词具有雄壮风格,彰显文章的气势磅礴,其中还包含着奇特和奇险的语言风格。正如古人所说:“盖雄则未有不奇者。”的确如此,清淡往往给人一种柔弱之感,雄伟则多数让人觉得能够出现奇观,充满意境之美。可以说,奇特、奇险,足以增强“雄”的气氛,而“雄奇”风格是助长文章具有浩瀚磅礴之壮美气势的一种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