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中的《定静》有三种情况,六种境界。没有高低,不分前后。

定与静,本质息息相关,却又不是肯定会有联系。1、静:

心态异常的平静,心清如镜的境界2、定:

身体有如被施了定身法,动产不得,不动如山的境界3、静:

身体已经感觉不到,只剩下思维,感觉异常敏锐干净,身死神活的境界4、定:

思维身体似乎合二为一,看见任何东西都会联想到其他相关事物。

小事想大,大事想到恐惧,看见皮肤上的毛孔,似乎都能感觉到它们的动态,思维空前活跃,聚精会神的境界5、静:

周围寂静无声,就算明明听见,也会感觉声音离你很远,似乎思维被困在异度空间,这个状态最易忘而思安,涅盘寂静的境界6、定:

丹田沉重,气灌全身,直冲天庭。观聚性光时,每出现一点就凝集一点,不分散不消失,有如晶珠,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定性立命的境界

丹道修炼不传之秘(丹道实修的五个体悟)(1)

《大定大静》:

大定:

恍然无我,若有若无,念头思维不受控制看、或感受着什么,定格一处,无论是漆黑、还是眼前出现的任何东西、幻觉、性光、景物,似乎都蒙了一层薄纱,人好象在发呆,但自我的感觉还在,只是身定如山,不能自己,山不是山的境界。大静:

恍然无我,若有若无,念头不受控制,静静看着眼前,或静静看着眼前变化,或感受。任何事物,无论看到什么或没看到什么,就连眼前一片漆黑如墨,就连明明眼前一片空无,都给你一种‘???’模糊的,黑白的,但黑白之后却有色彩的奇特感觉,让你极力想要揭开眼前这层棉纱,就好象人在走神,意如流水,水不是水的境界忘我:

破开一切屏一切障,身我两忘,只知有我,却有找不到我在那里,我似有似无,时间流逝如水,不可知,不可觉,转眼间就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无念有我的境界。思安:

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我,没有光,没有暗,没有声音,没有空气,没有呼吸,一切皆无,当恍然醒来,似乎做了一场没有任何记忆的梦,又像睡了一觉,‘我’莫名其妙的就醒了。醒来之后,你发现时间已经流逝了许久,可能几分钟,也可能几小时!而你明明平时坐2个小时腿脚就开始发疼发麻,现在一恍然三五个小时过去了,下盘后,起脚就能走路,似乎从未做过什么,从未打过坐。身心状态,变的精神焕发,这时或心平如镜,或激动莫名,或性欲高涨,或快乐满足,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没有定数,无念无我的境界出神:

这方描述,看的人信就信了,不信当看故事就好。修炼到思安,其实已经单纯打坐效果的及至了,我现在,思安的状态平常打十次坐,也不过能进入一两次。而这样,其实便已经算是性功小成。这个时候如果兼修修道功,很容易就能明心见性,性凝如一。冥想打坐,专修性功的话,很容易就能在眼前观想出你想要看见的东西,一下就可以到达观功小成的地步。几乎同等于省下了性功的修炼,跳过了‘星星点,虚空闪,一聚一散虚空演,千日终成圆’,直接到达了‘明月在眼前,明月可以照海端’的功性境界。而此后的出神,仅仅是我个人说法。一般丹道修行人士,如果打坐时抱祖沉丹,又炼过锁阳功,锁阳半个月以后,阳精气壮,很容易出现第6定的情况,这个时候气灌全身,只要不出定,必然进入第5静。进入第5静,继续平静心湖,慢慢就会大定大静,眼前必然出现一些景色,或云或海,或山或水。山水黑白,如罩薄纱。黑白之后,似有色彩。过一段时间,头顶或有一门,或开一窗,或有一洞,或有一板,或有一云,或有一盖。总之头上必然似乎有着什么东西,或看见了,或感觉到。

你不由自主,做梦似的就想将他顶开。顶开之后,会出现两个状态。一个状态,顶开头上之物,飞了上去,然后你就醒了。另一个状态,你顶开头上之物,飞了上去,似乎飞入星海,星光若隐若显,时有时无。或在漆黑中飞行。尽头很远很远的地方,似乎有着什么东西在吸引着你,你就飞啊飞啊,忽然心神一累,就直接醒来,醒来后精神上异常疲倦,就想睡觉。如果没有锁阳筑基,单纯的大静大定之时,要不继续定静,直到忘我,要不就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从状态中出来。可能是跳河,可能是飞天,可能是下海,可能是入地,也可能是自然醒。但绝对不会出现那种顶开天上之物后进入星海,似乎远处对你有致命吸引力的东西,在呼唤你的那种状态当中。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