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在待遇上差别比较大。一般而言,作为城市教师,在大家的印象中,应该不太愿意当农村支教。这是因为,在我国,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上,差别非常大。农村家长和城市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是,近年来,有一部分城市教师,却主动申请到农村支教,这又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热爱祖国的农村教育吗?还是因为他们想转换环境?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去做农村支教老师有什么好处(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到底图什么)(1)

在揭开为什么近年来有的城市教师会主动申请到农村支教的谜底之前,小编想向大家介绍上一个年度教育部办公厅和人社部办公厅共同发布的一个关于教师职称评定的通知,在这个通知中,有一句话,引起了小编的注意,这句话是:“将中小学教师在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的必要条件。”小编还想告诉大家的是,就在今年教师节,北京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个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必须支教一年。

去做农村支教老师有什么好处(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到底图什么)(2)

结合以上两个文件,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之所以愿意献身农村基层教育,不一定是他们对于农村教育有多大的热情,而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支教这个途径和渠道,给自己的履历加分,让自己符合申报高级职称的条件和要求。也就是说,按照教育部的相关通知,以及北京市的相关文件,愿不愿意到农村支教,和评定高级职称绑定和挂钩,这样的政策导向,将会促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

去做农村支教老师有什么好处(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到底图什么)(3)

这些做法,当然有其积极的意义。比如,城市的优质教育人才输入农村地区,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很有好处。而且,支教的时间并不是一个月,而是一年,这就意味着,到农村支教的老师,需要上满整整两个学期的课,相对而言,这种支教还是比较实在。当然,也有人认为,将到农村支教和评定高级职称挂钩,实际上会使支教工作变味。很多城市老师可能是“为支教而支教”,使得支教工作成了“走过场”。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于城市老师支教工作的考核力度。对此,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