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学生特征分析(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沁园春)(1)



鉴赏《沁园春·长沙》时,对于词作中的“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和“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两组句子的理解,本不是难题。然而,若干年来,为尊者讳,中学教学参考资料上,总要将这本属个人情感宣泄的内容,生拉硬拽至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这些共性概念之上,于是,简单问题便复杂了起来。

这样的故意误读,显然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因为,年轻时期的毛泽东,就算心中装满了对自身力量的极端自信,也属于青春生命应有的豪情壮志。倘若硬要将一个青年人往完美无缺的方向强行拉扯,此种行为的背后,便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是愚昧虚妄。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读者而言,阅读本首词作时,难以理解的地方,并不是这两组句子本身,而是这两组句子指向的创作背景。也就是说,容易造成读者意义和作者意义偏差的最重要原因,不在于这主宰沉浮的主体到底是毛泽东自己,还是共性的革命力量,而在于毛泽东到底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而生发出这样的感慨。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真正解读明白《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才能真正了解1925年的青年毛泽东,也才能真正洞察这“谁主沉浮”背后的真实意义。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学生特征分析(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沁园春)(2)


一、教参的误导

目前仍在使用的各种版本的教学参考资料中,有关《沁园春·长沙》创作背景的介绍,多含糊其辞,缺乏具体的史料支撑。比如,现行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中,《沁园春·长沙》“课文研讨”的第一段,就这样介绍文本的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学生特征分析(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沁园春)(3)



而在鉴赏《沁园春·长沙》表现出的诗人的情感时,该资料也是依照了上述背景而得出了如下结论:

这首词写的虽是寒秋景物,诗人的情感却是豪迈昂扬的。在诗人笔下,秋虽然给人“寒”的感觉,但却是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欣欣向荣的景象。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青年毛泽东抒发了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浩叹,为“寒秋”景象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情感。

老版本的人教参考资料中,措辞较之以新版又有差异。老版本介绍《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时,用的是下述一段文字:

1925年,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当年10月毛泽东离开韶山前往广州,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学生特征分析(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沁园春)(4)


比照新老两套版本中的背景介绍,可以发现两个版本的基调大体相同,都认为该词作是建立在一片大好形势之下,表达的是诗人面对大好形势而生成的激奋之情。

倘若不顾历史的真实,只从词作本身的意象、意境以及词句含义等角度赏析这首词,或许确实能够读出这样的豪情壮志。因为,毛泽东在词作中体现出的昂扬向上的情感,确实容易让读者误以为他的心中充满了灿烂的阳光。而毛泽东后来的伟人的身份,更容易让读者坚信他从未遭遇过什么挫折,从不曾有过内心的失衡。大多数读者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情感与价值认知,将《沁园春·长沙》完全理解为一曲充满了宏伟的理想、乐观自信的品质以及非凡的胸襟气度的豪迈之作。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学生特征分析(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沁园春)(5)



二、历史的真相

英国作家迪克·威尔逊所作的《毛泽东传》中,对毛泽东在1924-1925年间的政治活动,作了如下记述:

1924年的剩余时间,毛又一次没有活动,他说“我在上海生了病”,因而“回到湖南休养”。无疑,他对国民党领导人对他的指责可以不在乎,但要忍受他的共产党同事的污辱那就困难得多,特别是这时他失去了他们当中同情他的李大钊的支持,因为李当时受共产国际的指示去了莫斯科。10月以后这种压力变得难以承受,特别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最蔑视他的批评者张国焘被释放,重新进入政治争吵。毛在这段时期继续强调团结农民的重要性,他可能在回家之前就此问题和鲍罗廷商量过。鲍罗廷是最近到上海的俄国“专家”之一。

他的不得志或生病使他回到童年时的村子韶山。在家里他过了 31岁生日,他的弟弟、妹妹和两个儿子簇拥着一家之主的毛,他沉思着似乎已走到尽头的政治死胡同。

没有理由怀疑毛是因生病才回到他出生的村子,但他回家除了单纯的休养外,还有更多的含义。整个 1924年至 1925年冬天和次年春天的大部分时间毛远离火热的政治生活,一定与他因未能进入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魔幻般的内部领导层而产生的失望情绪有关。尽管他在 31岁的时候进入了两党的中央委员会,但他并没有被完全接纳,他没能使任何全国性的领袖相信农民这个因素在中国革命方程式中的意义。

类似的记录,也存在于美国作家罗斯·特里尔所著的《毛泽东传》中:

然而,毛泽东的眼睛只盯着统一战线,“一切工作都打着国民党的招牌”。在1924年夏他仍然这样坚持。共产党中很少有人同意他的意见。

毛泽东感受到了压力。他失眠了---这是不常有的---健康状况有所下降。他在中国共产党中的地位更加孤立,到1924年底,他离开了共产党总部。同时,他再也不是可以信赖的连接国共两党的桥梁了。

毛泽东虽然在上海,但没有参加1925年1月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气氛是倾向注重城市工作,同时还有对国民党的疑虑。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公报中,“农民”一词在每次提到时都与“工人”一词用连字号连接起来,好像农民不能够独立存在。

会议结果对毛泽东来说是例行公事,他被赶出了中央委员会。

毛泽东精疲力竭,陷入了困境。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学生特征分析(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沁园春)(6)

由这两位传记作家所作的记录中可以发现,创作《沁园春·长沙》时,中国革命的形式并非一派大好,而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此时,毛泽东更不是处于一帆风顺的政治环境中,而是身处党内政治斗争的漩涡。这样的现实,难免会在毛泽东的心头留下一些阴影,也促使他不得不对一些问题进行深思。

1925年8月,毛泽东回到韶山养病,并利用这段时间创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还秘密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韶山支部。这些举动惊动了省城长沙。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密派快兵赶赴韶山捉拿毛泽东。幸亏毛泽东老师的儿媳妇从朋友那里得到了消息,毛泽东扮作乡下郎中,被人用轿子抬出了韶山,来到了他老师的儿子郭梓阁开的食品店,军阀随后就追到了这里,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郭梓阁把毛泽东藏到店铺的夹壁里面。两天以后,追兵撤走了,毛泽东才从夹壁里面走出来,马上一个人秘密地回到了长沙,准备由长沙而转道广州。在长沙期间,毛泽东为了躲避追捕,不敢抛头露面,不敢与家人联系,也不敢与朋友来往,连故地重游,也只能是悄然而去又悄然而返。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学生特征分析(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沁园春)(7)



三、《沁园春·长沙》的作者意义探秘

了解了历史的真相,回过头来,再看《沁园春·长沙》的作者意义,便能发现,创作该词时,毛泽东的内心其实正充满了矛盾和困惑。“独立寒秋”时所见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雄阔景象,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激发出的并非“我主沉浮”的一腔豪情,而是“路在何方”的精神困顿。毛泽东由眼前的锦绣河山,联想到了国共两党的权力争斗,进而联想到中共党内高层的政治分歧,联想到自己的被孤立、被排斥。一时之间,情郁于中,自然也就有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深重感慨。形成这样的思考时,毛泽东的心中,应该并未把自己定性为未来的主宰者。他所呈现出的,更多属于对未来的政治发展状态的忧虑。他或许是在思考他所坚持的国共合作的路线是否正确,也或许是在思考中国共产党的大政方针,到底是应该坚持以城市为革命中心,还是以农村为革命中心的政策。他对中共“四大”形成的各项决议,不得不进行全方位的思索。尽管这样的思考,对他而言,始终伴随着一种政治上的失意和孤独感受。

《沁园春·长沙》下片对昔日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时学习生活的回忆,与其说是在追忆同学,怀念过去的青春岁月,不如说是在缅怀一种单纯的政治环境。毛泽东于1914年春随湖南第四师范学校一同并入第一师范学校后,始终胸怀救国大志,刻苦攻读,潜心研究,顽强地进行体格锻炼,同时主持学友会工作,创办工人夜学,深入农村调查,团结志同道合者,建立新民学会,共同投入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那样的年代中,毛泽东感受到的,是无坚不摧的力量,是如火的革命热情。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学生特征分析(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沁园春)(8)

从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1920年夏至1922年冬,毛泽东在一师任附小主事,兼任师范部国文教员。这一时期,他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革新教育,开办成年失学补习班和民众夜校,创办文化书社,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从事建党建团工作。作为共产党的早起缔造者之一,他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才干,引领着一批志同道合者,共同走向振兴中华的光明道路。那时的毛泽东,连同他的一批风华正茂的同学,何曾会想到革命的路上,还有那么多的内耗。在他们的心中,只要有了崇高的理想、火热的激情、脚踏实地的行动,就会有了“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结果。

《沁园春·长沙》结尾处的“曾记否”三个字,是毛泽东的自我劝勉。“独立寒秋”的他,面对苍茫大地,心中生成的情感并非豪壮,而是惆怅。他惆怅于这壮美的山河,到底该由什么样的政治力量来掌管,也惆怅于自己的政治主张,到底是否适宜中国的国情,是否能够带领中国走向光明。他在惆怅中,回忆起了往昔的火热生活,再由这样的生活而反思当下的政治处境。那一刻,他心中潜藏着的豪情似乎重新被点燃起来,他开始坚信自己的政治主张,坚信自己有能力度过眼前的政治困境,迎来美好的未来。他渴望着用自己的双手,推动起滔天的巨浪,去阻遏一切在他看来属于逆历史潮流的势力。应该说,脑海中重现的这“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镜头,给了毛泽东自身以极大的精神鼓励。对于逆境中的毛泽东,这样的自我勉励,确实有利于促进他尽快走出政治低谷,摆脱心中的怅惘,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他所追求的伟大事业之中。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学生特征分析(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沁园春)(9)


版权声明: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未经作者本人许可,不得转载,更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作者:刘祥 ,“三度语文”首倡者,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出版个人教育专著12部,发表教育类文章一千余篇。其“三度语文”教学主张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中学语文》等报刊均有专文推介。应邀在17个省开设示范课和主题讲座共二百余场。教学专著各大实体书店和各大网络书店有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