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日报】

近年来

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都在转变

这其中

露营成为了时下最热门的一种旅游方式

而营地作为露营旅游的基础

正衍生出多种业态

不仅能为游客出行增添选项

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业内人士认为,营地正逐渐从原来的以非标住宿为主的业态,逐步发展成为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亲子娱乐、研学教育、户外运动等于一体的业态综合体,形成类型丰富的“营地 ”开发运营模式,正在日益显现出自身巨大价值。

露营与旅游经济(旅游出行新风口)(1)

昆明彩虹营地

“营地 乡村” 实现多方共赢

7月30日,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插甸镇老木坝村与云南蜗牛优假露营管理有限公司签约,共同打造房车露营农旅度假营地。

露营与旅游经济(旅游出行新风口)(2)

“老木坝村是一个傈僳族村。受益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村子近几年变化很大。在规划建设中,村庄被列为省级傈僳族传统村落进行提升改造,以‘留住乡愁’为主题,打造了美丽家园。”老木坝村党总支书记方跃坤说,如今,露营度假营地项目在村子落地,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老木坝村是云南省委组织部定点帮扶十余年的村落,2020年,成为了共青团云南省委指导下的省青联产业振兴1团的一对一结对帮扶村。2022年初,老木坝村的天然优势引起了省青联产业振兴1团成员即蜗牛优假公司相关负责人的注意。7月底,蜗牛优假森系房车露营营地项目成功签约。

露营与旅游经济(旅游出行新风口)(3)

“我们的营地就在村落旁边,项目建成后,比较方便我们与村集体合作。”蜗牛优假公司执行董事丁建宇表示,企业化的价值就是为多方构建一个共赢的系统,营地开始运营后,将为村民提供保安、保洁等工作岗位,营地的食材也将从村里采购,此外还将从交土地租金、代销农产品等方面为村民带来收益。

“从前都是游客自行开发营地,配套设施跟不上,环境卫生全靠自觉,并不利于营地的可持续发展。”丁建宇说,现在营地的建设更加全面,不仅选址靠近村落,方便水电供应,同时还会建设会员中心,组织游客签订营地手册,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规范游客行为,为环境保护兜底。

露营与旅游经济(旅游出行新风口)(4)

“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人文风情,让营地开发运营大有市场。”丁建宇介绍,下一步公司还计划结合云南省各个州市特色,广泛建设特色营地,目前正在洽谈大理、普洱两地的相关项目。

“营地 品质” 不断延伸业态

丽江东巴谷汽车旅游营地占地面积1500亩,是我省首家五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

露营与旅游经济(旅游出行新风口)(5)

疫情发生以来,该营地不断摸索,把脉游客需求,了解市场动向,有效适应市场变化。营地负责人子宏文说,2022年上半年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和较为冷清的旅游市场行情没有让他们灰心,营地6月份开始发力,今年下半年有信心打好“翻身仗”。

2020年,营地以“边完善边运营”的形式开门迎客,当年略有盈利;2021年,面对疫情反复,旅游行业持续承压,营地也顽强地守住且开拓市场,未出现亏损;今年5月份开始,旅游市场不断升温,营地游客接待量同比增加了3成。

在子宏文看来,汽车旅游营地要想赢得游客“芳心”,不能仅靠营位建设,要靠品质。他把丽江东巴谷汽车旅游营地形容为“综合特色服务平台”。游客开展营地旅游的过程里,有任何需求都要找营地。车在哪里落脚、人到哪里玩耍、下车之后的一切衍生产品和服务,考验的是营地的综合服务水平。

露营与旅游经济(旅游出行新风口)(6)

近年来,他们尝试了“营地 活动”“营地 丽江美食”、营地帐篷下午茶、“营地 茶马古道文化 108公里野外徒步”等新产品,不断丰富营地内容。还以营地为圆心,加强和东巴谷景区内户外探险中心、高品质酒店等业态的互动,以营地“活起来”,带动不同业态板块“活起来”。近期,他们也在考虑开展高原芳香植物培育。通过此举,做好营地的绿化美化工作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同时精准满足亲子客群科普、研学旅游产品的需求。

露营与旅游经济(旅游出行新风口)(7)

“今年户外露营升温明显,希望继续做好营地内容,吸引更多游客来到云南。”子宏文看好“综合特色服务平台”的未来。

“营地 景区” 盘活各方资源

正值暑期,山游迹长湖露营地十分热闹,基本处于满营状态。该露营地位于昆明市石林风景名胜区长湖风景区,由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和云南淼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于6月25日正式开营。

露营与旅游经济(旅游出行新风口)(8)

“石林喀斯特地质地貌奇观分布范围广袤,气势恢宏、类型多样。”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自然环境是打造露营地的基础,在石林地区众多景区景点甚至全云南省范围内,长湖风景区开展户外露营的优势突出。“长湖周长10余里,湖面呈狭长形,在茂密的丛林中,宛如一弯新月。湖的周围,新松成林,苍翠欲滴;芳草萋萋,色鲜叶嫩;间有山花,点缀其间。”该露营地依托湖光山色,在露营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音乐、集市、小吃、非遗等业态,打造传统与潮流碰撞融合的沉浸式体验场景。露营地还提供帐篷、烧烤架出租等服务,并设置了专门的烧烤区域。

露营与旅游经济(旅游出行新风口)(9)

露营地开营以来,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通过新浪微博等平台多次进行直播,累计吸引超80万人次观看,相关内容登上实时新浪微博同城热搜榜第二名,一定程度促进了石林旅游恢复。

特别关注

云南露营行业一手抓发展一手抓防疫

确保八方游客开心安心

露营是今年旅游市场的明星项目。暑假期间,凉爽云南成为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露营热度随之持续提升。面对机遇,省内露营市场主体瞄准需求创新业态,同时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八方游客玩得开心、舒心、放心。

8月13日,美丽的石林长湖畔,露营爱好者聚集网易云音乐“云村营地音乐节”活动,欣赏专业演出,体验包括手作、瑜伽、调酒、旧物改造等内容的创意工坊,尽情享受快乐时光。自6月25日正式开营以来,位于石林风景名胜区长湖风景区的山游迹长湖露营地在夯实主体责任、认真执行主管部门关于景区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举办“音乐会 露营”“景区 露营”“集市 露营”等多种形式的露营主题活动,引发消费热潮,登上新浪微博同城热搜榜第2名。

露营与旅游经济(旅游出行新风口)(10)

石林长湖露营地 云报客户端记者 赵行伟 摄

除了郊野露营,不需要远行、不需要大量装备的城市露营也在走热。昆明市中心的塔噜瓦瓦城市营地内,帐篷、绿植、砂石、躺椅、烧烤、咖啡、气泡水等元素,带人瞬间从水泥城市穿越到丛林营地,吸引不少游客和市民前来“打卡”。营地虽火,但秩序井然、防疫措施到位,入口设有醒目的防疫提示,并安排工作人员提醒游客佩戴口罩、查看健康码和行程码,还配备洗手台、消毒液等设备和物资,定期对环境进行清洁消毒。

露营与旅游经济(旅游出行新风口)(11)

老木坝村

趁着露营热的风口,更多企业依托云南优越条件开拓市场。7月30日,武定县插甸镇老木坝村与云南蜗牛优假露营管理有限公司签约,共同打造房车露营农旅度假营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疫情深刻改变了旅游方式和需求。作为疫情期间规划的营地,我们将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和业态,建设房车营地、山谷露营和徒步公园3个区域,并配套防疫制度和设施,计划明年初建成一期项目并投入营运。”云南蜗牛优假露营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丁建宇表示,严格疫情防控是前提,我们将规范管理、安全运营,充分挖掘消费潜力和商机,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他山之石

马来西亚雨伞营地:年内预订全满

“最近,我们的营地非常抢手,年内预订已经全满。”马来西亚雨伞营地的营主郑钦升高兴地说,随着马来西亚旅游业复苏,露营活动未来还将更受青睐。

露营与旅游经济(旅游出行新风口)(12)

雨伞营地开业于2020年,位于马来西亚彭亨州首府关丹附近,距首都吉隆坡车程3个半小时。郑钦升说,他原本是露营爱好者,有六七年露营经验,后来发现身边喜欢这项活动的朋友越来越多,就决定自己经营营地,同时出售相关装备和用品。

“我们的营地位于河口三角洲,背河面海,体验活动非常丰富。”郑钦升介绍,露营者们白天在河边看水獭,或者走进红树林挖蛤蜊、抓招潮蟹,晚上有漫天的萤火虫可以欣赏。此外,每年6月到8月间,营地附近有海龟产卵,11月至来年1月则是冲浪的好时候。

郑钦升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包括露营在内的户外活动越来越受欢迎,而露营所传递的贴近大自然、健康生活等理念,也让城市人的生活品质变得更高。

目前,营地的客群以马来西亚本地家庭和年轻人为主。相信,随着更多国际游客到访,马来西亚的“露营热”还会进一步升温。

泰国帕通果帐篷营地:每月接待约1400名游客

“营地行业在泰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泰国北碧府侬贝勒县帕通果帐篷营地的老板瓦星·斯里纳帕昆认为,在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远离市区和人群的营地旅行将会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露营与旅游经济(旅游出行新风口)(13)

瓦星介绍,泰国营地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营地的选址和营地内的配套设施建设,它必须要有山有水,还有能够吸引游客的配套设施等亮点。“帕通果帐篷营地目前建有10个帐篷以及能够容纳20—30个帐篷搭建的场地。营地还为游客提供游泳、划船、漂流、骑自行车等运动的装备,每天晚上6点到9点半营地还有现场音乐会,当然还有不可或缺的餐饮服务。”瓦星说,目前营地每个月大概能迎来1400名游客。

“泰国的营地一般分布在考艾国家公园以及环境优美的山区。”瓦星谈到,营地在山区的建设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很多直接、间接的就业岗位,同时游客的消费也无疑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帮助。

声音

云南省自驾车与房车露营协会秘书长张凡:

配套服务是营地建设的关键要素

“房车露营地、星空露营地、乡村露营地、小众精致露营地等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目前,云南的露营地多达数百个。”8月3日,云南省自驾车与房车露营协会秘书长张凡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露营旅游的目的地和有效的户外拓展载体,营地建设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露营地的吸引力和游客数量。

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对人们的生活休闲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改变。因此,既能亲近自然享受户外活动,又能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露营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发展迅速,深受旅游者青睐。

张凡介绍,除了成规模的传统营地建设,如今,云南的露营地形式更多样、主题更鲜明、玩法更新颖。不少景区、茶山、果园、酒庄、花卉园、产业园区、文旅小镇等开始探索和实施“露营 ”的发展模式,让游客不仅能在营地休闲旅游,还能根据自身需求实现观光、康养、研学、徒步探险等目的。

曾到过国内外露营地考察体验的张凡,对云南最为钟爱。他分析,云南露营地发展的底气在于丰富的旅游资源,而真正的动能则是与其他产业的创新与融合发展。

“广阔的乡村是露营地建设和发展的沃土。”张凡介绍,“露营 乡村旅游”是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之一。露营旅游可为乡村带来人流量,拉动农特产品的销售,链接合作伙伴和资源,拓展村民收入来源,切实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此外,露营地建设投入成本低、建设周期短、对土地破坏小,助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除了完善的硬件设施,配套服务是露营地建设的关键要素。张凡说,在营地建设和运营上,云南省自驾车与房车露营协会正积极探索和借鉴国内外发展成功经验,希望给云南同行更多参考。

据了解,截至2022年7月,云南省自驾车与房车露营协会与中国自驾游产业联盟、全联旅游业商会自驾房车露营分会等国内31家省级同行协会,400余家市(区)、县级同行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结成“产品互宣、互送游客”联盟。另外,与多家汽车厂家和13000余个自驾车、房车俱乐部签订了“联动运营”产业合作协议。还与法国、美国房车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韩国庆尚北道观光局签署合作推广协议。

“未来的营地可以是多元的,有满足旅游接待需求的,还有满足各类商务接待需求的,也可以是一个商贸综合体。”对于未来露营地的发展,张凡充满期待。

露营与旅游经济(旅游出行新风口)(14)

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文旅地产联合研究实验室首席专家、云南小兔姐文旅工作室总规划师鲁雪琼:

营地建设规范化势在必行

“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出游方式,近郊露营成为游客休闲度假的‘新风尚’,这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竞逐营地建设。但当前云南营地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有不断规范营地建设与管理,才能撑起露营的‘诗和远方’。”8月3日,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文旅地产联合研究实验室首席专家、云南小兔姐文旅工作室总规划师、建筑工程师鲁雪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京津冀、长三角、川渝等区域在营地景区化、营地建设数字化、“露营 ”玩法多样化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值得云南学习与借鉴。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单纯靠景区、景点的门票收入创造旅游收入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丰富旅游业态,引导游客在景区、景点进行二次消费成为市场主要探索点,而露营正好切合这一发展趋势。鲁雪琼介绍,宁夏回族自治区沙坡头景区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沙漠营地,采用的正是景区化集约管理模式。“营地的住宿单元帐篷由投资方引入景区,而配套的沙漠接驳、骆驼骑行、越野穿越等活动由景区统一提供并管理,‘营地 景区’的模式既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又最大程度确保了营地运营的合法准营和安全管理。”

在营地建设数字化方面,浙江省做出不少创新尝试——出台了《关于完善露营旅游规范管理的意见》,提出将统一开发“浙里露营”数字化应用场景,全省贯通建设营地大数据仓,并面向各地开放共享。“此举能很好地引导露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鲁雪琼认为,“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平台为云南文旅数字化应用场景夯实了基底,下一步可在热点细分市场的快速反应与规范管理方面重点发力,把丰富露营旅游产品、升级露营旅游服务放在突出位置,确保露营旅游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丰富性,这样才能让营地长久良性地发展下去。

鲁雪琼认为,云南不缺特色传统村落,这里既有精彩的文化,又有美丽的自然风光,非常适合进行乡村社区露营地规划建设及集体运营。目前,云南正持续推进“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可以借此把乡村社区露营地规划融入乡村规划中,以房车营地、帐篷营地的专区规划增强乡村民宿的产品丰富性,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营地的体验性和空间营造不足、服务和产品多元化程度不够、生态露营实现可持续发展尚需更多努力等,都是当前营地建设中需直面的问题。”鲁雪琼表示,云南露营地建设优势明显,在“立规矩、求创新”中加强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监督管理,打造更多规范化、景区化和数字化的露营地,云南露营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露营与旅游经济(旅游出行新风口)(15)

交流

中老铁路沿线游焕发新活力

露营与旅游经济(旅游出行新风口)(16)

在刚刚闭幕的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多场活动聚焦中老铁路,让中老铁路这个“国际巨星”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近日,中老铁路沿线州市旅游管理部门、两国文旅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老铁路将中老两国人民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为沿线地区旅游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造福沿线百姓。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岩温龙介绍,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有力激活了沿线旅游经济,为西双版纳州建设“世界旅游名城”装上了新引擎。“我们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抢抓中老铁路带来机遇,争取更多政策支持,为西双版纳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世界旅游名城’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中老铁路通车后,伴随着人流而来的是信息流,本土和外来观念理念的碰撞,促进了文创企业相互借鉴。”云南骏宇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史俊璋介绍,自2017年成立以来,公司一直在从事博物馆文创策划、制作、运营等全链条式业务。在文旅融合的时代,中老铁路开通也为文创企业融入沿线旅游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作为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企业,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运营有11个景区。公司总经理张怡认为,中老铁路促进了人员交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也在助力云南文旅产业发展实现飞跃。“未来,我们会深度挖掘中老铁路沿线文旅资源,推出更好玩、更有趣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80后、90后、00后等旅游主要消费群体。”

“中老铁路大大缩短了城际间距离,拉近了游客心理距离,开启了老挝旅游发展的新篇章。”老挝乐游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润治认为,在中老铁路的助力下,到老挝的中国游客将会更多。大量游客走进老挝,会在吃、住、行、游、购、娱等领域催生更多需求,期待更多中国企业走进老挝,投资酒店、餐饮、车队等。未来老挝需要推动旅游更加智慧化、数字化,“云南打造的‘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可为老挝智慧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支付宝数字零售文旅行业总监钟国建介绍,支付宝致力于为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和商家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为游客提供更多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我们非常关注中老铁路沿线文旅产业发展,希望为沿线旅游智慧化和数字化发展提供支撑,为‘铁路 旅游’‘铁路 景区’‘铁路 餐饮’‘铁路 酒店’等提供整个支付宝平台的商业化解决方案。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把沿线旅游产品和服务推广到更大的区域。”钟国建说。

在老挝双龙旅游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龙晓莉看来,中老跨境旅游企业的发展将因中老铁路开通迎来更多机会。“在跨境旅游恢复后,我们将在铁路旅游上下功夫,通过短视频平台推介中老铁路沿线文旅线路和产品,让更多游客了解老挝、向往老挝、畅游老挝。”

云报客户端记者:何嵘 韩成圆 朱海 沈燕 王靖中 舒文 胡丽仙 祖红兵 李文君

责编:陆橙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