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面对狂躁不安,浮躁泛滥的世俗空间,你想遵循自己,活成独特,真的好难。”

没有佛的境界,跳不出三界之外,绝大多数人只是凡夫俗子,只是渺茫的人海俗世之中的一个活着的,跳跃的微粒。

人生真正的醒悟从收敛自己开始(在这个迷惘的世界中)(1)

有人说:“中国人还没有完全从农耕文化中脱离出来,突然面对开放环境下的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以及全球经济化带来的汹涌冲击。狂喜追潮,撒脚奔跑之后,突然发现,我似乎已不再是我。”

人生真正的醒悟从收敛自己开始(在这个迷惘的世界中)(2)

网上有一段很调侃但很现实的话:

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有文化的人越来越少;

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

知道梅艳芳的人越来越多,知道梅兰芳的人越来越少;

知道张智霖的人越来越多,知道张作霖的人越来越少;

知道张学友的人越来越多,知道张学良的人越来越少;

知道“百度”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人越来越少。

人生真正的醒悟从收敛自己开始(在这个迷惘的世界中)(3)

很多人都不能够埋头精心的做事,更不用说去潜心的学习。读书、学习似乎一下子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不少人常常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成天想着一夜成名。走捷径,套空票,投机倒把随处可见。

人生真正的醒悟从收敛自己开始(在这个迷惘的世界中)(4)

朋友说:“史铁生残疾一定程度上说也成就了他。假如史铁生是一个活奔乱跳的正常人,很难说它能够完全静下心来去思考,去写作。你看看单位的同事,过往的人流,大家成天都在忙乱和嘻嘻哈哈中消耗时光,何能静心呀!”朋友这番看似不够温和的观点,实际上却蕴含了一定的哲理。想一想也是,史铁生因生理的受限,与外界生活的接触相对少了,他就转向哲思,不管是散文还是小说,都有着浓重的思辨色彩。史铁生的散文充满着对人生的种种思考,这些思索都似乎与“残疾”主题相关。

人生真正的醒悟从收敛自己开始(在这个迷惘的世界中)(5)

在乡镇学校工作期间,我曾给自己定过一个目标:“再忙也要读一点,再累也要写一点,每天一博是任务,也是生活。”事实上,这个目标在很多时候是没有完成的。正如朋友所说,大部分时光都在随波逐流,嘻嘻哈哈中消耗掉了。

现在的人呐!工作忙,挣钱忙,应酬忙,娱乐忙,身体与心智受到多重挤压,而思想越来越盲,心灵越来越茫。

人生真正的醒悟从收敛自己开始(在这个迷惘的世界中)(6)

其实,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应该是纯净的,都向往一片宁静,都想拥有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时空,都想远离喧嚣、纷扰、争斗、纠结、烦琐。但现实总归是现实,人间总归是人间,生活还得柴米油盐过。人世间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的拂去心上的蒙尘,清醒地看待人生的薄利虚名。总有人前赴后继,义无反顾地将自己投掷于茫茫浊流中,以为拼命前行就可以到达彼岸,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殊不知,这是一条烟火缭绕的无垠长河,当你跟随熙攘的人流茫然前进时,缥缈的尘埃已在不知不觉间迷离了双眼,亦使你偏离了初时的方向。而当你想真正想去慰藉心灵,停步浏览沿途的风景时,却发现自己还是有太多的放不下,有太多的不能够。于是,很多人还是习惯于身披着浮躁,像一个雪球一般把自己越拱越大,哪怕到头来只是一滩废水。

人生真正的醒悟从收敛自己开始(在这个迷惘的世界中)(7)

有人说:“你的思想就是你的世界,你的心境就是你的生活”想一想的确是这样。浮华人生哪里才有宁静?这恐怕只有你自己的心灵。

人生一世,懂得其实很难,只有真正的懂得,才能真正的素淡。寸寸之心,既然装得下清风,装得下大地,就可以降低欲念,守住淡然,遵循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