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莫大于心死”,我对这句话最深切的体会是在学生身上。

给高一的学生布置了一篇课堂作文,题为《我的梦想》。初衷是想通过这篇作文了解学生,进而针对性地施教,然而这篇作文却给我狠狠上了一课。

其中的意味深长,需要教师反思,家长尤甚。

本认为这篇作文很好写,然而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这些高一的学生却在思考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而我,在惊讶过后用了很长时间为他们“寻找梦想”。

我问学生:“难道你们没有喜欢的东西吗?”他们轻轻摇摇头,有的低头露出谜之微笑,不说话。

我又问:“那你们平时回家都干什么啊?”“放学回家吃饭,做作业,然后睡觉,有时候作业要做到很晚。周末暑假还要上各种辅导班。”

我一时语塞,不知说什么好。便用了两节课的时间引导他们如何发现自己的兴趣,告诉他们拥有梦想的重要性。跟学生说的话也是我想跟大家说的。

1

两年前,人民日报发过一篇文章《致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批判那些坐在象牙塔里,虚度光阴葬送自己前程的大学生们。那些大学生们上了好大学,却整日沉迷于吃喝玩乐之中,毫无上进心。

孩子厌学经典语录(孩子哀莫大于心死)(1)

在人们疯狂批判当今大学生的背后,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最该努力的年纪,却选择了安逸享受?

为什么每年高考志愿填报之际,近80%的考生苦恼于不知该选什么专业,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爱好是什么?

很简单,因为他们没有志向,没有自我期待,而且对于别人的批评指导无动于衷!有志者,事竟成。因为志向给了他热情与动力,他才会努力向前奔跑,去追逐。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的一句台词说得很好: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靶子。如果连靶子也找不到的话,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不可否认的是,梦想会随着人认知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一个人一生中可能会有很多个梦想。

小学时也许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中学时也许因为喜爱阅读而渴望成为一名作家,上了大学后认知不同了,也许又想做研究搞学术。

但是在一个阶段内,孩子如果对自己没有期待与想法,那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是外在强加的,是老师家长要求的,是被动的,那就很难做好。一个孩子不喜欢阅读,你逼着他读,结果也只能是走眼不走心。

心死了,对事情没有热情,何来期待?何来志向?何来积极主动呢?又何能成事呢?

2

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一个对外部世界冷漠无情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一个由许多对生活、对生命无动于衷的人组成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心死,就是失去了生命的气息,对情感、世事冷淡、冷漠,甚至冷酷。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没有任何想法。

没有远大志向且罢了,但作为一个人,丧失基本的情感与道德,就是教育的悲哀了。

孩子厌学经典语录(孩子哀莫大于心死)(2)

曾是“申奥大使”,多才多艺的李天一参与轮奸斗殴;曾是武警部队上等兵的孙小果变态侮辱女性,强奸数名未成年少女;湖北宣化16岁少年刘某开轿车朝路人无情碾压……

这些人的心已完全死了,空有一具皮囊,只有兽性毫无人性。当然,他们是个别的极端范例。而在我们身边,广泛的“心死”更为可怕。

对自己的生活没有期待,没有追求,对周遭的人事无动于衷。在他们身上,难以看到爱和温暖、感动与怜悯、敬畏与规则。

前段时间,北京大学22岁学霸吴谢宇残忍弑母一度刷屏。身为教师的母亲含辛茹苦独自将他抚养长大,送入顶尖名校北京大学。谁能想到她却被亲生儿子残忍杀害呢?令人唏嘘。

孩子厌学经典语录(孩子哀莫大于心死)(3)

百善孝为先,一个孩子对养育自己的父母没有任何感恩,没有理解体谅,不懂关怀疼爱,又何谈爱情婚姻与事业?何谈社会与国家呢?

然而,无论是无志的中学生,还是颓废的大学生,亦或是几十岁了仍没有目标惶惶度日的成年人,他们的“无知与心死”,恰恰是父母和我们教育工作者一手经营出来的!

3

前几天,有个题为“浮躁的我们离初心越来越远了”的抖音视频很火。

爸爸问女儿:“姑娘,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女儿说想当医生。爸爸说:“医生地位高,受人尊敬。”妈妈说:“当医生好啊,能赚钱,吃穿都不愁。”爷爷说:“当医生以后能遇到很多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奶奶说:“当医生好找对象。”爸爸又问女儿:“那你为什么想当医生啊?”女儿说:“不是说医生可以治病救人吗?”

虽然只是个小视频,内容却令人深思。浮躁的我们离初心越来越远,并将这种浮躁遗传给下一代,教育之路也越走越远。

时下,在“高考”制度之下,绝大部分老师和家长将“考上好大学”作为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教师不再“传道受业解惑”,重点在于成绩;很多学校为了聚集名气,争抢生源,疯狂补课;家长为了提高孩子成绩,焦虑中盲目报各种辅导班、培优班。

孩子小小年纪,懵懂未知,就开始在紧张的节奏中被迫奋斗,仅仅五六年级的孩子每天就要做至少三份试卷,才几岁大的孩子就戴上了厚重的镜片。本该是玩耍、探索的年纪,却被锁在试卷的牢笼里。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

孩子重压的背后,是父母与教师的焦虑,更是全民教育的焦虑。

《少年派》中闫妮饰演的王胜男可以说将这一焦虑演绎得淋漓尽致:“上不了好初中就考不上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

孩子厌学经典语录(孩子哀莫大于心死)(4)

这就是我们的教育观念。高考与好工作成为了孩子奋斗十几年的终极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孩子所过的生活、所做的事,都是父母全权选择安排的。因为父母觉得这对孩子“有用”,可以用来与人竞争!

孩子所过的人生,是父母选择的,而非自己。所以尽管当他们考入了好大学,但没有人为他们安排规划生活,便开始浑浑噩噩虚度时光。

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养成什么爱好,也对万事万物没什么想法,“心死”了。到了大学,二十几岁的年纪,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有何志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巨婴”就这样产生了,不能主动选择自己的生活,不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4

高考的确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一种途径,也确实培养了很多人才,但它不是全部。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道:“人的一生,最终目的是获得幸福”。我很认同这句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自己幸福,身边人幸福。

幸福包括经济生活上的充足,更有精神上的富足。这包括了工作、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婚姻家庭等多方面的内容。

我们教育孩子,就是希望他们能有好的工作,有一个圆满的家庭,过快乐的生活。

孩子厌学经典语录(孩子哀莫大于心死)(5)

然而我们的教育,在“功利主义”观念的影响下,似乎变得越来越狭隘了。金钱与社会地位独占鳌头,对孩子心灵、精神上的情感等教育变得越来越薄弱。“心死”成为了必然。

没错,好的工作与高薪能给人很多东西,但它不代表一切。那些属于物质层面的东西是冷的、静止的,而情感、感知、思想与品质却是暖的、活跃的。物质层面的东西固然重要,但精神上的东西更不能缺。

不要让孩子的“心”死了,不要让孩子在进入大学以后才意识到自己心灵的匮乏,可悲的是很多人在二三十岁仍然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那就太晚太可悲了。

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

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

哀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无志。一枝一叶总关情,世界上最悲哀的事莫过于对周遭的人事无动于衷。

未来,在教育孩子时,请不要单纯强调学习、竞争……除了这些,孩子更要学会对人的尊重、关爱,对生命的敬畏,对自身的认知,对社会对世界的感知探索。

我们教育的目的应是让孩子拥有追求自己幸福的能力。当孩子各方面都健全发展时,努力工作,认真学习,经营家庭等等,都将会是自觉自愿自主的行为。

与此同时,为人父母为人师表的我们更要学会坚守初心,理性认知与对待教育,正确引导孩子去发现自我,自觉自主地选择自己的人生。

更重要的是,在拯救孩子的同时,父母要学会自我救赎,这样才不会导致一代的问题遗传给下一代,造成恶性循环。

教育之路,任重道远,希望我们都做个“有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