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秦暮楚典故解读(秦楚情仇故事梗概)(1)

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各诸侯国虽对天子按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但对内拥有统治权,君位世袭。后来,诸侯权势益重,亲缘远化,皇纲失统,致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侯纷争,互为仇敌,战乱不止。

秦、楚是战国七雄中的两个强国。千古一帝秦始皇,太祖母宣太后是楚怀王熊槐的妹妹,楚顷襄王熊横的姑姑,楚考烈王熊完的姑奶奶;奶奶华阳太后是楚怀王熊槐的侄女,楚顷襄王熊横的堂妹,楚考烈王熊完的堂姑。秦始皇第二任丞相昌平君熊启是楚考烈王熊完在秦国做人质时娶秦昭王女儿生在秦国的儿子,是秦昭王的外孙,华阳太后的外甥,秦始皇的表叔。熊启的爷爷是顷襄王熊横,父亲是考烈王熊完,母亲是秦始皇的姑奶奶。秦、楚两国亲上加亲,却又战火连绵。熊启继因反对秦始皇灭楚,被免相出京,迁徙至已被秦国占领并被改名为淮阳的原楚国国都郢陈。秦灭楚的重要战役在淮阳打了一年多,熊启被逼无奈,起兵反秦,并被拥为第四十五代楚王。昌平君做丞相十二年,《史记》等史书却没有记载,两千多年来这段历史一直是个谜。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了大量战国时期的秦简及木牍。几十年后,随着这些秦简和木牍的解读才发现,昌平君父楚母秦,秦楚两心,他与秦始皇的恩恩怨怨,秦楚两国的爱恨情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本书还原被尘封的历史,再现两千年前的生死之战,抒写个人感情难御国家统一之悲壮,令人扼腕,催人泪下。

朝秦暮楚典故解读(秦楚情仇故事梗概)(2)

(上卷:秦灭楚)

上卷 :秦灭楚

梗概:秦昭王的时候,其母亲宣太后(出身楚国国王的妹妹)专权,秦国大举进攻楚国,楚国为求和,派太子熊横入秦为人质。熊横为人质的第二年杀死秦国大夫逃回楚国,秦国设计把楚国国王囚禁在秦致死,熊横继任楚王,为楚顷襄王。秦又攻楚,楚顷襄王被迫把都城从鄢郢迁都被楚国灭掉的原陈国的国都——陈(前278年。今河南淮阳)。前272年,楚国在新都立足未稳,秦国打败韩魏,又联合韩魏伐楚。楚一边筑城迎战,一边派谋事黄歇赴秦以两国利益为重说服宣太后、秦昭王罢兵,却以楚国派太子熊完和黄歇入秦为人质为条件,并让初入秦的范睢(后秦丞相)到楚国监督把太子熊完和黄歇带回秦国。两国友好结盟。

太子熊完和黄歇在秦被扣十年,秦昭王把小女儿嫁给太子熊完,并生子熊启。前263年,顷襄王病危,秦昭王却不让太子熊完回国看望父亲。黄歇设计偷梁换柱,太子熊完回楚后顷襄王死,熊完任考烈王。黄歇、熊完回楚的路上,被秦昭王派人截杀。

考烈王即位不久,秦报复考烈王,出兵伐楚,楚割地求和。秦昭王的女儿嬴为怕熊启有不测,把儿子熊启交给秦昭王太子安国君的正妻华阳夫人抚养。(华阳夫人是楚国顷襄王胞弟的女儿,安国君为秦国的孝文王。三天后孝文王被毒死,秦庄襄王嬴异人,又名子楚( 前249年-前247年)在位3年,秦王嬴政之父。)

秦昭王欲统一天下,于前258年攻打赵国,毛遂自荐到楚国说服考烈王联合攻秦。

昭王死后,秦国内乱,秦昭王的女儿赢为看到秦国骨肉相残,思念考烈王,抛下熊启偷偷去楚国找考烈王。这时,楚国的黄歇被考烈王拜为令尹,考烈王担心考烈王无子,以后楚国无太子继承人,就把自己喜欢的赵国人李园的妹妹李嫣送考烈王为妻。考烈王与赢为、李嫣又一段感情纠葛。前241年,楚与韩、赵、卫、魏共击秦国,失败,楚国被迫迁都寿春。嬴为留在陈,独居。说依据自己是秦国的公主身份,要为考烈王抵挡边境。

考烈王的儿子熊启在秦国受出身楚国血统华阳夫人的扶植,被秦国重用。秦始皇继承王位后,在评定嫪毐叛乱等熊启起了重用作用,吕不韦被罢相后,成为秦国丞相,被封为昌平君。

熊启辅佐秦始皇完成一系列大业,赢政在昌平君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昌平君建议秦始皇发展农业,牛开始代替人力耕田。粮食富足,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物质基础。并建议实施在秦国登记户口,实行普遍的征兵制,男子17岁就是成人,开始服兵役。从17岁到60岁,不论次数,只要国家需要,所有的成年男子随时都要奔赴战场。为秦国聚集了兵力。

前230年灭掉韩、魏、赵。并占领楚国旧都陈,并把陈划为淮阳郡。华阳夫人听说秦占领了郢陈,说昌平君:楚国是我们的母国,你怎么辅佐秦攻楚啊?气绝身亡。在秦始皇要灭楚的时候,楚国血统的昌平君反对,被免相,贬到被淮阳为淮阳郡守。

昌平君在淮阳与楚国秘密接触,操练士兵,准备伺机反秦。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始皇派大将李信帅20万大军攻楚,昌平君起兵反秦于淮阳。昌平君杀死李信。

前224年,秦始皇又派大将王翦率60万大军攻楚,首先攻打淮阳。淮阳城四面环水,城墙高大,易守难攻。战争历时一年。秦始皇亲自在淮阳督战,淮阳失守,昌平君的母亲嬴为大骂王翦,被射死。昌平君在淮南被拥为楚王,定都兰陵,以长江为屏障,据吴越之地。秦军蒙武来攻,昌平君兵败自杀。楚国灭亡。

朝秦暮楚典故解读(秦楚情仇故事梗概)(3)

(下卷:楚灭秦)

下卷:楚灭秦

第四十五代楚王昌平君熊启率余部逃到江南,被秦军杀死,楚国灭亡。项梁率百余骑兵逃亡江东郡。

王翦完成承诺欲收兵回咸阳,接到秦王嬴政的诏令:乘胜追击,进江东,攻百越,尽占楚地。

在秦军的追击下,项梁又逃到了会稽郡。最后战到剩下自己一人,弃马化妆成百姓逃回老家下相。这时,家中正安葬着他的哥哥和嫂子。未几日,秦军追到下相。项梁带着侄子项羽逃往吴县,潜伏起来。

被秦军打散未能渡江的张良和仓海君不期而遇,他们不知道昌平君熊启战死,千方百计渡过长江去寻找昌平君。当得知昌平君熊启战死、项梁率余部逃向江东郡时,便去寻找项梁,以继续抗秦。当意外遇到项梁时,项梁感到恢复楚国无望,放弃反秦。

张良无奈,带上仓海君以卖艺为生,准备返回淮阳这一“根据地”,继续组织反秦活动。他们途经淮阴时,遇上了以乞讨为生的韩信。途径沛县,结识了做亭长的刘邦。但都无力和他一样反秦。

这时,秦王嬴政灭掉齐国,在咸阳称帝,举行盛大的庆典,并实行郡县制和统一文字,收兵弱民。

张良、仓海君回到淮阳,遇上秦军收缴兵器,但还是取出了藏在城墙边的飞锥,准备去咸阳刺杀秦始皇。他们感到带飞锥的目标太大,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他们到了咸阳,恰好秦始皇西巡。他们在咸阳等待时机。秦始皇回到咸阳不久,又开始东巡。他们一路追赶,终未成功。他们回到到陈县(淮阳),躲到陈县南的阳城训练飞锥技艺,遇到了为人佣耕的陈胜,在阳城做起了反秦宣传。

秦王政二十九年,也就在张良、仓海君要再次去咸阳刺杀秦始皇的时候,秦始皇再次东巡,他们埋伏在博浪沙。结果,刺杀未遂。仓海君被杀。张良难逃时,在淮阳北部的阳夏被吴广营救。

张良逃到下邳,更名隐姓,遇黄石公,圯桥三试,得到治国秘书《素书》。并在这里遇上了因为杀人逃到这里的项羽的叔父项伯,成为至交。伺机反秦。

这时的秦始皇因为“改革”,遭到不少想被“封地”的大臣的反对,一些从六国来的方士,也“宣传”六国的“邪说”,南方的南越也起兵反秦,北方的匈奴也趁机南侵。内忧外患。秦始皇“焚书坑儒”,派兵南攻南越,北击匈奴。

秦始皇想完成成仙之梦,东巡寻找长生不老药,一路险象丛生。

秦王政三十七年十月开始第五次巡游,次年七月秦始皇的车队行至沙丘平台,绝命。在赵高、李斯的合谋下篡改遗诏,胡亥称帝。

胡亥一方面只知道享乐,另一方面又实行暴政,在楚地大量征发徭役,修建阿房宫和秦始皇陵。张良、项梁、韩信在不同的地方被官府征发,对秦王朝进一步仇恨。

这时,东北的东胡人得知秦朝内乱,起兵侵犯秦地,胡亥知道楚人最恨秦,胡亥下令在楚地陈县(淮阳)一带征发戍卒。陈胜、吴广都在征发之中。因遇雨无法按时到达,受张良反秦思想影响的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得知陈胜、吴广起义,群雄奋起:刘邦在沛县与萧何、曹参、夏侯婴、卢绾、樊哙起兵,项梁和侄子项羽杀死郡守也起兵反秦。

陈胜、吴广占领陈县,在陈城点兵,与秦军奋战,抢夺地盘。第一路军,以武臣为将军,召骚为护军,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率军三千,战车百乘,轻骑二百,北征原赵地,要占领原赵国都城邯郸。第二路军,以楚人邓宗为将军,率军二千,战车百乘,轻骑一百,向南进攻九江郡,首先攻取原楚国故都寿春,以震九江。第三路军,以周市为将军,率军二千,战车百乘,轻骑一百,向北攻取魏地,占领原魏都大梁。第四路军,以广陵人召平为将军,率军二千,战车百乘,轻骑一百,向东进攻广陵县。另外,令周文率兵进攻咸阳,张贺等率军守卫陈城。

不久,各国纷纷复国,后战国时代到来。

这时,在秦王朝内部,赵高和李斯龙虎相争,赵高指鹿为马,杀死了很多良将。在胡亥要接受赵高的建议杀死李斯时,因为各国起兵,胡亥不得不派章邯率徭役

周文率兵三十万到达骊山东北与章邯交战,西进受挫。周文求陈胜派兵增援,因为派出的各路军都据地称王,都不增援,陈胜指挥不了。这时,吴广因为不懂兵法,攻打荥阳时与守城将军李斯的儿子李由僵持不下,被部将田臧杀死。

周文由于没有援兵,节节败退,全军覆没,秦军攻到陈县,陈胜在东撤的路上被车夫杀害,成千古遗恨。

陈胜、吴广虽然死了,但天下纷纭。张良带着项伯到沛县投靠了刘邦。不久,项伯又到吴县投靠了哥哥项梁。不久,项梁带项羽、项伯北上攻秦,并与刘邦会和。群雄聚首,并拥立楚王后裔熊心为楚怀王。

张良见各国都复国了,唯有韩国没有复国,请求楚怀王让韩国复国。楚怀王、项梁、刘邦都支持。张良回到韩国,找到韩王后裔横阳君韩成,拥立他为韩王,韩国复国。楚怀王项梁领军北上攻打章邯,派刘邦率兵西进攻打秦国其他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不料,项梁轻敌,战死。秦军围攻赵国邯郸,项羽代替叔父项梁领军继续北上,打败了章邯率领的几十万秦军。刘邦西进途中与张良再次相遇,并一同西进从武关进攻咸阳。

这时,秦二世胡亥听信赵高谗言,对李斯施以酷刑,杀死了李斯。赵高篡夺了丞相,独揽大权。并杀死了胡亥,拥子婴为秦王。

刘邦采用张良之计,很快攻到咸阳。子婴投降。刘邦以张良计,退出咸阳,据守在霸上,等待刘邦。

章邯投降了项羽。待他率军到了秦地,得知刘邦先入关中,很为恼火。鸿门宴上,因为张良与项伯有旧情,项伯提前把项羽要报复刘邦的消息告诉了张良,张良又献计给刘邦。刘邦得以生还。

鸿门宴后,项羽率军进入咸阳,杀掉子婴下令把秦王的所有宫室,及正在修建的阿房宫,一律放火烧掉,就连珍藏各国史书经典的殿宇也没放过,唐尧、虞舜三代之法制,古先圣人之微言,最终都化为灰烬。整个咸阳城浓烟滚滚,不见天日。大火三个月不熄。

咸阳城及秦地的人们对项羽非常失望,但又害怕,不敢不服从他。

至此,雄霸四方,威震海内,统一中国仅十五年四十七天的大秦帝国灭亡了。而灭掉大秦帝国的力量则是来自昔日的楚国。

秦灭楚,楚又灭秦,秦楚情仇从此了。

朝秦暮楚典故解读(秦楚情仇故事梗概)(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