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泼绿水微波,万花掩映江之沱。

倾城看花奈花何,人人同唱樱花歌。”

1878年1月,著名诗人、学者黄遵宪自上海乘轮船至日本神户,出任清廷驻日第一任参赞。不久便赶上樱花盛开(日本3月15日至4月15日为樱花节),遂写长诗《樱花歌》,以上所引即出自该诗。此时黄遵宪还是坚定的保守主义者,《樱花歌》颇有留恋德川幕府、反对明治维新之意。

《樱花歌》在中日均有一定影响,国人由此关注日本独特的赏樱习俗(此前明代诗人宋濂已有“赏樱日本盛于唐,如被牡丹兼海棠”)。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人也热衷于赏樱。疫情前,每年赴日赏樱人数已达600多万人次,国内赏樱第一大城武汉单日接待看花客达30万人次。

随着樱花的热度提升,也产生了一些有争议的说法,如:

称武汉东湖(一说是无锡太湖)、日本青森县弘前公园、美国华盛顿波托马克河畔为“世界三大赏樱地”。

称樱花原产于中国,宋代传入日本。

称武汉大学的樱花是中国种,不是日本种。

称日本人也承认栽培种樱花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

虽有专家多次澄清,至今误会流传。又是一年赏樱季,愿种种无稽之谈终将消散。

历史记载浪漫樱花(古人喜欢赏樱吗)(1)

《千駄木团子坂花屋敷》歌川广重(日本)

古人种樱是为吃

樱花是蔷薇科植物,中国、日本、俄罗斯称它是李属的樱亚属,美国、西欧称它是樱属,至今无共识,但均认定,樱花是多种野生植物的合称,全球共150多种,中国有50多种,日本仅10种到11种。

野生樱花皆源于喜马拉雅地区,学者刘夙在《樱花起源之争》(本文多处引用该文,不再一一标明)中写道:“请务必记住这些事情(指樱花传向全球)发生在几百万年前的渐新世(始于3400万年前)和中新世(终于533万年前),那时候中国和日本作为两个国家还不存在——连人类都根本不存在。”

中国可能是最早人工栽樱的国家。

《礼记·月令》载:“是月(仲夏之月)也,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雏是小鸡;尝黍即旧黄米;羞同“馐”,即进献食物;含桃即樱桃。称含桃,因黄莺喜含食,故又称莺桃、樱桃。樱桃比诸果先熟,所以入祭典,应已人工栽培。

从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距今8000年的樱桃核,此外,在湖南临澧县胡家屋场新石器遗存(距今8000—7000年之间)、河北藁城县台西村商代古墓(距今3600年)、湖北江陵战国古墓(距今2300年)中,均发现樱桃核。

西晋左思《南都赋》中有“朱樱春就,素柰夏成”句,柰即柰李,一种水果,可证“朱樱”也是水果。樱在古代中国一直是“实樱”,食果为主,兼及看花。明人王世贞称“樱桃成岁得一解馋,花亦足饱目”。

学者推断秦朝宫中种了樱花,也无不可,但绝非今天的观赏樱。

历史记载浪漫樱花(古人喜欢赏樱吗)(2)

花美却被梅花压

樱桃的花也很美,且有香味,白居易曾写道:“樱桃昨夜开如雪,鬓发今年白似霜。”可为什么在中国没发展成观赏植物呢?

推测原因有四:

首先,樱桃树不易成活,所谓“樱桃好吃树难栽”。公元六世纪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写道:“樱桃,二月初,山中取栽;阳中者,还种阳地;阴中者,还种阴地。”对土质要求高。

其次,野生樱桃种类多,欠美观。野生种高者可达20多米,且垂枝型少。樱桃花齐开才见效果,可不同种的樱桃树花期不一,早的在2月,晚的在5月。

其三,观赏用樱桃无法食用,暴殄天物。樱花树的果实黑而小,直径只有0.7—1厘米,味酸涩。

其四,遭遇梅花的强力竞争。梅花比樱桃花的花期早,树型矮,造型美,香味浓。据《说苑》记,春秋时越国使节诸发出使梁国,手执一枝梅为见面礼,此时梅花已成文明的象征。汉初,梅花发展成观赏树种,《西京杂记》称:“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

唐人赏梅亦赏樱,李商隐在诗中曾写“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元稹也写过“樱花树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但诗中提到的樱花都没传到日本。当时海路艰难,直到明代,日本船仍不用铁钉,只以麻绳或水草将木头连接在一起,且船底扁平,不利于航海。况且,当时日本尊奉唐风,以梅为贵,没必要送地位不高的樱花去日本。

历史记载浪漫樱花(古人喜欢赏樱吗)(3)

歌川国贞的1852年浮世绘作品《樱花树下》

赏樱之俗来自赏梅

在日本最古老的史书《古事记》(成书于712年,同年唐玄宗继位)中,记女神木花开耶姬,美丽却短命,是富士山守护神,乘雾而起,在那里播下花种。

日本学者将此传说解读为:与水稻栽培仪式有关。古人无日历,只能依据物候,樱花开放便开耕。所以樱花被视为谷神,又称“种子樱花”。此时木兰亦开放,日本农村也有祭木兰的习俗。

此说未必准确。《古事记》《日本书纪》中提到樱花,皆非农事,常与祭祀相关。

学者胡稹认为,樱花可能发轫于辟邪。春季多病,此时樱花飘落,或有拘束瘟疫之意。日本《作庭记》(世界上最早的造园专书,完成时间相当于中国的唐末)称:“惟古人云,樱树应种在东面,枫树应种在西面。”或源于中国的五行学说,东是青龙位,与春相关,恰是樱花花期,植树以镇压。

不过,日本整个奈良时代(710年-794年,相当于唐代中后期)提到花,均指梅花,当时日人崇唐风,贵族聚饮都在梅花下。

在《万叶集》(成书于8世纪后半叶,但有些作品写于4世纪)中,关于樱花的歌曲仅44首,关于梅花的达110首。794年,天皇迁平安京(今属日本京都市,至明治天皇迁东京前,一直是天皇居所),紫宫前院便栽梅花。

据日本史料,直到812年,佐贺天皇才举办日本历史上第一次赏樱会,可能是从唐风的赏梅会转化而来。自831年起,天皇每年举办赏花会,此时花已从专称梅花变为专称樱花,贵族们也开始在园中植樱。

历史记载浪漫樱花(古人喜欢赏樱吗)(4)

日本现行使用的年号“令和”,也出自《万叶集》中的《梅花歌卅二首并序》。

赏梅为何转向赏樱

为什么从赏梅转向赏樱?与894年日本废遣唐使有关。

日本自645年起模仿唐朝,开始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律令制国家,但未最终成功。日本无科举,没形成有效的文官系统,致基层失控。比如模仿均田制建班田令,原计划6年一班,实际只执行6次,最长隔了23年。

农民无地权,便不愿开荒,粮食产量下降。天皇无奈,发布《垦田永世令》,原本新垦地只许三代私有,至此成永远私有。贵族趁机拓展庄园,成为“国中之国”,动摇了中央集权。到后来,拥有大庄园的武士阶层崛起,天皇丧失实权。

唐末中原动荡,震惊日人,开始鄙夷唐风。据估计,日本共派出遣唐使船约48艘,其中12艘沉没,损失达1/4,且在贵族挤压下,天皇收入减少,也无力支持。

到平安时代(794—1192年),日本贵族仍热爱中国文化,但宋代中日交流以商船为主,日人生轻视之心。

古代日本商人地位极低,据黄遵宪记:“初来泊平户时,循塍(音如程,意为田埂)而行,夕阳红处,麦苗正青。过民家,有马铃薯,欲购之,给予值,不受。民风浑朴,如入桃源……盛哉此风,所谓人崇礼让,民不盗淫者邪?闻二三十年前,内地多如此。今东京、横滨、神户民,半狡黯异常矣。”这也是黄遵宪反对明治维新的原因。

没了遣唐使,日本开始用本土文化替代中国文化,即以国风代唐风,在《古今和歌集》(成书于905年,2年后,唐朝灭亡)中,樱花歌达70首,梅花歌仅18首。

“源于韩国”说不成立

镰仓时代(1185年—1333年,相当于中国的南宋初年到元朝中期)初期,赏樱从贵族转向民间,《徒然草》称:“贵族优雅地欣赏樱花,而乡下人则在樱花树下嬉戏。”

江户时代(日本最后一个封建时代,1603年—1868年,相当于中国的明末到清末)时,德川吉宗下令在河的两岸种植樱花,加固堤坝,以应对洪水,意外地形成了两岸樱的景观,至今在其他国家仍不多见。

江户晚期,有人在染井村(现属东京都丰岛区)发现新型樱花,它易栽培、生长快、花型美,被称为“染井吉野”。到明治维新时期开始普及,二战时,大量古樱被当成劈柴,战后植树多用“染井吉野”,占如今日本樱花的80%,亦是全球种植最多的品种。

“染井吉野”用扦插法,有全球“染井吉野”来自同一母树之说。1932年,日本学者小泉源一提出“染井吉野”可能源于韩国济州岛的永秀樱(又称王樱)的猜想,引起漫长的口水战,每年樱花盛开,便有韩国学者提出樱花源自韩国。直到1995年,DNA检测证明,永秀樱虽形似“染井吉野”,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品种(2007年,该检测进一步被证明)。“染井吉野”是大岛樱、大叶早樱的杂交种,大岛樱乃日本独有野生种,不仅韩国没有,中国也没有。

日本现有500多个培育种樱花(一说700多个),来自5个野生种(大岛樱、大叶早樱、钟花樱桃、霞樱、山樱花),只有钟花樱桃可能源于中国华南,但培育种均由日本人完成,且中国没有栽培樱花的“灵魂”大岛樱。

历史记载浪漫樱花(古人喜欢赏樱吗)(5)

大岛樱

怎么看待樱花之争?

有学者指出,日本权威书籍《樱大鉴》中承认樱花来自中国,其实《樱大鉴》是一本图集,相关内容译成中文是:“日本樱花最早是从中国的喜马拉雅山脉传过去的。樱花的传播像所有生物一样,呈放射性传播……”作者指的是野樱源头,而非培育种。况且,该书是1975年出版的。

武汉大学的樱花最初是1939年日本侵略军所种,树苗来自日本本土,当时武汉大学成伤兵医院,种樱花是为抚慰思乡之情。日寇战败后,武汉大学师生反复讨论,主张保留樱花的意见占了上风,与此同时,日寇在杭州西湖周边种的4500株樱花被砍伐。

1972年后,随着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友好团体向武汉大学多次赠送樱花,武汉大学也购入数种中国种樱花。1997年,最后一棵日军种樱花也死掉。现存樱花皆是中日友好的背景下栽种的。

“染井吉野”风靡全球也带来一大问题,它寿命短,仅60年,而日本一些古樱已上千年。

日本樱花大多栽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品种单一。有学者担心,不久可能会出现“第三次樱花大灭绝”(前两次与灭佛、战争有关)。

把握当下比建构历史更有意义。英国人发明了乒乓球,如今却成我们的“国球”。中国是目前种植樱花面积最大的国家,相关产业已达万亿元,且野生种丰富,无需过多看重“樱花是我们的”,培养出好品种、做出好景观才是硬道理。(责任编辑:沈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