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的星形发动机、方脑壳座舱、双翼间复杂的支柱与张线、后三点固定式起落架,无不显露出浓浓二战风。没错,它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唯一的活塞动力运输机飞机——运-5,虽然其古老的气质与解放军现役先进运-9涡桨和运-20涡扇动力运输机显得格格不入,却因自身良好的低空性能和低廉的操作和维护费用在解放军装备序列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突破了多少米(蛟龙水上飞机再度腾空)(1)

在今年6月的世界环境日,央视对西部战区空军某团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进行的飞播造林进行了报道,该团装备的就是运-5B运输机。在中国空军于2016年用运-12接手了运-5的伞兵跳伞训练任务后,该团作为空军唯一一支执行飞播造林任务的部队,装备的运-5B可能是解放军最后的运-5。

运-5的前身是著名的安-2“柯尔特”双翼农用机,该机由安东诺夫设计局在1946年开始研制,于1947年8月31日首飞。因安-2具有良好的低空低速性能,对跑道条件也不挑食,所以被广泛用于轻型运输和伞兵训练。安-2创造了世界飞机生产史上的奇迹,从1947年一直持续生产到1991年,总产量超过18000架。

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突破了多少米(蛟龙水上飞机再度腾空)(2)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大力发展航空工业,实现了从修理到自行制造的跨越式发展。我国从1954年开始引进安-2装备民航和空军,由于该机结构简单适应性好,所以被选为国产轻型运输机的参照对象。我国与苏联谈判后取得了该机的生产许可证,并在1956年10月接收了该机的全套生产图纸,成为苏联以外首个获准生产安-2的国家。1957年1月一批苏联专家抵达南昌飞机制造厂(320厂)和株洲航空发动机厂,协助建设机身和发动机生产线。

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突破了多少米(蛟龙水上飞机再度腾空)(3)

全面试制工作在1957年2月初启动,首架原型机(序列号0032001)在同年10月初下线,该机在11月完成全机静力试验后于12月10日首飞成功,1958年3月通过鉴定验收后投入批量生产。这种国产轻型运输机最初被称为“丰收-2”号,直到1964年11月1日才被正式命名为运输-5型,简称运-5。运-5安装一台1000马力的活塞-5发动机,也就是株洲厂于1956年开始按许可证制造的什韦佐夫ASh-62IR九缸气冷星形活塞发动机。早期生产型运-5安装波兰制造的AV-2四叶螺旋桨,随后更换成国产J12-G15螺旋桨。

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突破了多少米(蛟龙水上飞机再度腾空)(4)

运-5投产后曾三次转移生产场地,南昌厂到1968年共生产了727架运-5,随后生产线被搬迁至哈尔滨。但就在哈尔滨生产出首架运-5前,该机的生产又在1970年5月被转移到石家庄红星机械厂。该厂在1996年12月25日推出了第1000架运-5,到2016年仍在低速生产该机。我国在运-5的悠久生产历史中发展出运-5甲客运型、运-5乙农业型、运-5丙水上型、运-5丁领航轰炸教练型、运-5B多用途型、运-5C跳伞训练型、运-5电战型等多种型号。其中最著名的是数量最多的运-5B,以其上翼翼尖的“多片开裂式帆片”而闻名,这种类似翼尖小翼的结构能大幅降低诱导阻力,提高爬升性能。而其中最为默默无闻的就是运-5丙水上型了,该机由于数量稀少而鲜为人知。

运-5丙水上型的原准机型是安-2V。为了适应苏联辽阔国土的多变环境,满足苏联民航在卡累利阿、科米共和国和其他湖泊密布的苏联北部地区的客运需求,安-2V取消了固定式起落架,改为在机身下方安装两个浮筒,通过主起落架支柱以及后部支架与机身连接,该铝合金结构浮筒长7.32米,吃水很浅只有61厘米,为了便于地面机动,浮筒上可安装后三点式滑轮。为了便于水面机动,安-2V安装有可逆桨螺旋桨,浮筒尾部也有与方向舵联动的尾舵。这套螺旋桨和浮筒套件适用于改装任何型号安-2,4人仅需20小时就能完成改装。由于浮筒增加的阻力和重量,安-2V的有效载荷约减少了270千克左右。

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突破了多少米(蛟龙水上飞机再度腾空)(5)

1964年南昌厂应海军要求,用苏联提供的原装浮筒改装出了两架运-5水上型,该机同年在青岛试飞成功,1966年南昌厂又改装出3架水上飞机并正式命名为运-5丙。为了减轻浮筒的重量并提高其耐海水腐蚀的性能,南昌厂从1965年开始研究玻璃钢浮筒,在1967年8月完成研制并装机试飞,鉴定合格后向海军交付了另外6架运-5丙,使该机的总数量达到11架,成为我国海军装备的第一种国产水上飞机。

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突破了多少米(蛟龙水上飞机再度腾空)(6)

但由于运-5丙在航程和载重上的限制,该机在海军中并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大概只能执行一些轻型水上运输和近海搜救任务。直到水轰-5于1976年4月3日在湖北省荆门市漳河水库首飞后,我国才拥有了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国产水上飞机。由于该机数量稀少,加上服役后期有些可能被改装回陆上型使用,导致目前仅有一架运-5丙被保存在北京昌平小汤山空军航空博物馆,堪称孤品。

作者:阿姆斯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