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大家书画艺术院为普及甲骨文常识,提高广大书画爱好者对古文字及汉字演变的认识,不定期地刊载文字学者、著名书法家范永庆先生的文章,一起和大家探讨研究中国文字。

人字甲骨文演变过程的故事(大家书画国学经典讲堂)(1)

范永庆,1953年生于天津市。幼承家学,向祖父范明甫学习书法、甲骨文。后,得拜学者李鹤年、华非、王千诸先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于书法和文字学用功最勤。曾有《说文部首》发行全国。

“身”字原指怀孕

古人造字,诉诸象形。所谓 “远取万物,近取诸身” 。人的身体就是造字的极好素材,头、头发、眉、眼、鼻、耳、口,乃至身体各部分,各种动作,都造出许许多多的象形文字来。

侧立的“人”字,头部和足部被省略,线条极为简练。这个字就是当今汉字里的偏旁“单立人”。

人字甲骨文演变过程的故事(大家书画国学经典讲堂)(2)

在侧立人形上添加一笔,勾画出“大腹便便”的样子。

人字甲骨文演变过程的故事(大家书画国学经典讲堂)(3)

在腹内添加“子”字,以确指孕妇。

人字甲骨文演变过程的故事(大家书画国学经典讲堂)(4)

甲骨文的“女”字,体现出女人屈膝交手之形。

人字甲骨文演变过程的故事(大家书画国学经典讲堂)(5)

对“女”字的改造,大腹,腹内有小人。

这个字造出后,字形和字义的演进就一直没有停止。字义的演进主要体现在不断的引伸上。由初始的怀孕,引伸到躯体: “身长七尺” 。又引伸物体的主要部分: “树身” 、 “船身” 。再引伸到生命: “舍身取义” 。引伸第一人称: “老身” 。又引伸名节: “身败名裂” 、 “明哲保身” 。还有本领: “危难之处显身手” 。还有量词: “一身新衣服” ,等等。随着不断引伸,大大地扩展了这个字的使用范围,也省去了重新造字的麻烦。

人字甲骨文演变过程的故事(大家书画国学经典讲堂)(6)

“身”字字形演变图

在字形的演进中(见上图),随着朝代更替,书体在有序地发生变化。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也产生一些无奈和遗憾。比如图中的金文部分,本来甲骨文表现的人而腹大,腹内有子,使人一望而知怀孕之态,已很完美。金文却凭空加一横画,毫无道理。如果说代表地平的一横还算有点道理,那腿上的一横实在是无理可讲了。金文的这一改动,文字学上称为“形讹”。字形讹变后,直接影响了后面的小篆、隶书、楷书、行草书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