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亮“绿码”乘坐出租车长江日报记者雷衎 摄,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地铁巡检上夜班吗?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地铁巡检上夜班吗(地铁上岗员工每天)

地铁巡检上夜班吗

乘客亮“绿码”乘坐出租车。

长江日报记者雷衎 摄

地铁工作人员引导乘客扫码进站。

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摄

压实“四方责任” 做好疫情防控

中秋假期的最后一天,武汉市内交通格外繁忙。长江日报记者探访公交、地铁和出租车等市内交通看到,运营方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严查乘客健康码,督促乘客规范佩戴口罩,对车内定期进行消毒。乘客也纷纷表示,严格遵守乘坐交通车辆的防疫规定,既保护了自己又保护了大家。

■ 公交:

严查乘客健康码 按规范佩戴口罩

长江日报讯(记者雷衎 陶常宁 通讯员涂举学 产启斗 彭婧)“请提前准备好健康码,佩戴好口罩,再上车。”9月12日13时,一辆502路公交车在青山区黄州街道附近准备发车,司机胡霞提醒着车下的乘客。

这里是公交起点站,七八名乘客在此等候上车。在胡霞的引导下,乘客一边展示健康码一边走上公交。排在后面的乘客提前调出健康码,有序排队。

不一会儿,车行至和平大道余家头,车厢内都坐满了。等红绿灯的间隙,胡霞瞟了一眼后视镜,发现一位老年乘客没有按规范佩戴口罩,胡霞立刻提醒:“前排的老师傅,麻烦您戴上口罩。”听到劝导后老人马上戴好口罩。

为了方便乘客,胡霞还自备了一些备用口罩放在车内。在解放大道解放公园站,一位男性青年乘客上车时发现自己忘记戴口罩,红着脸问胡霞:“不好意思,师傅,我忘戴口罩了!”

“没事,车上的爱心袋内有免费口罩,你拿一个赶紧戴上吧。”

17时10分,胡霞的这趟车驶入终点站沿江大道粤汉码头站。乘客散去,她拿起了酒精喷壶,开始了车辆的消杀工作,为下一趟出车做好准备。

武汉市公交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中秋假期,武汉公交严格检查上岗员工核酸证明,驾驶员负责查验上车乘客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并督促乘客佩戴好口罩及测量体温,筑牢公共交通的“防疫墙”。

■ 地铁:

扫码、测温、消杀一个不少

长江日报讯(记者雷衎 陶常宁 通讯员涂举学 产启斗 彭婧)9月12日,记者探访武汉地铁,发现车站均严格执行“乘客实名扫码进站、测温、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每天进行全面清洁消杀。

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徐家棚地铁站,这是一座三线换乘车站,记者从R口进站,从站厅一直到安检处,沿路都有车站二维码,手机扫描后,显示车站信息和本人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地铁工作人员查看后,记者再经过测温门,语音提示体温正常,然后通过安检进站,整个过程快速流畅。记者观察一段时间,发现乘客基本都自觉佩戴口罩,即使有个别口罩佩戴不规范的乘客,工作人员也会主动提醒。

地铁5号、8号线徐家棚站值班站长胡珊珊介绍,除了严格落实乘客扫码、测温进站等措施,车站对于员工管理也十分严格。“车站包括员工、安检员、保洁人员在内共120余人,每天进行核酸检测,上岗员工进行‘三测温’,即到岗前、班中、班后要测三次体温。”

随后,记者跟随保洁人员查看车站消杀,进出站闸机、自动售票机、手扶电梯扶手、垂直电梯按钮、站台座椅、卫生间等乘客经常接触的设备设施及场所,全部要进行消毒。据了解,车站每天至少进行三次消杀,早上第一次消杀在6时30分至7时30分完成。

在进站口等地方,记者看到还有手部消毒凝胶等,方便乘客自助消毒。

武汉地铁运营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地铁全线网282座车站严格执行“实名扫码进站、测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车站安检处,工作人员严格查验乘客扫描车站二维码同步显示的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或已采样信息,乘客通过测温门检测体温正常后方可进站乘车。武汉地铁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指南》标准,分区分级、落细落实地铁车站和列车的清洁、消毒、通风等工作。

■ 出租车:

乘客下车立即开窗通风

长江日报讯(记者雷衎 陶常宁 通讯员涂举学 产启斗 彭婧)9月12日5时30分,联海出租车公司的哥喻后洪早早起床,简单收拾过后下楼走到出租车旁。“体温36.2℃,一切正常。”他自测体温,向公司报备后就开始出车前的消杀工作。

在车内,他将座椅、台面、门把手、脚垫、后备厢等位置挨个用消毒水浸湿的抹布来回擦拭两三遍,这一系列动作早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6时,戴上口罩,他开始一天的营运。15分钟后,他迎来了今天的第一单,一位乘客在中北路拦车,要去武汉火车站。

“本车已经消毒,请您出示健康码并佩戴好口罩,后排就座。”检查过后,他与乘客在车厢内聊了起来。了解到这名乘客要去湖北黄石走亲戚,喻后洪及时提醒对方:“火车站人流量大,请一定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他说,现在每天都会在手机上关注武汉防疫政策和形势。“我们的哥每天要接触很多乘客,给市民做好防疫提醒很有必要。”

车辆到达目的地,他递给乘客几张酒精湿巾:“拿着随身备用。”乘客点点头,表示感谢。

待乘客下车后,他立刻打开窗户换气通风,随后将车停好,拿出装满酒精的喷壶,对着后排座椅、脚垫、车门扶手等重点部位一阵喷杀。“每次乘客下车后都会对乘客接触过的地方进行消毒,不仅对下一位乘客好,对我们的哥来说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近期,全市多家出租车公司组织疫情防控专题会议,要求在运营中驾驶员全程佩戴口罩,并提醒、督促乘客戴好口罩;提醒乘客扫码乘车,并查验健康码为绿码后才能载客;经乘客同意,尽量做到开窗通风。此外,随车配备酒精类消毒用品等。

来源: 长江日报